發表於2025-05-27
讓-呂剋•馬裏翁(Jean-Luc Marion),法國當代著名學者,法蘭西學院院士,巴黎第四大學索邦大學教授,芝加哥大學宗教學係、哲學係客座教授。作為德裏達的學生,他的主要研究領域為近代哲學和現象學,齣版過多部關於笛卡爾方法論、理性神學和形而上學的著作,對希臘和拉丁教父及中世紀哲學也多有研究,尤其以宗教領域的研究而廣受關注。主要著作有《無存在的上帝》、《偶像與距離》等多部,曾獲得法蘭西學院哲學大奬(1992)和海德堡大學卡爾•雅斯貝爾斯奬(2008),2008年入選為法蘭西學院院士。
譯者張建華,武漢大學哲學碩士、哲學博士。2001年7月至今任教於華中科技大學哲學係。主要研究方嚮為馬剋思主義哲學、社會認識論和當代法國哲學。主要譯作有《解構的共通體》《解釋學、現象學與宗教哲學》《現象學導論》《論柏拉圖的<政治傢篇>》等。
作法國當代哲學傢中不可忽視的人物,讓-呂剋•馬裏翁的國際聲譽正在逐步上升,國內學界對他的研究興趣也日漸增長。他的哲學思考與現象學、宗教密不可分,這一點也充分體現在這本關於繪畫的專著中。馬裏翁區分瞭繪畫中的可見者和不可見者,闡釋瞭聖像畫和普通繪畫的關係,聖像和偶像、觀看與凝視的關係,等等,論辯嚴密又極富洞察力,對於研究美學、藝術和哲學的人都有很高的研讀和參考價值。
可見者的交錯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可見者的交錯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清晰易懂
評分##感覺現象學派天天在凝視
評分##讀著Marion關於聖像的論述,想起中國古代用刀在額上黥字的刑法。按福柯所論,這一簽名迴溯到的是至高無上的皇權。不可見者在他者的麵容打上不可磨滅的罪孽/卑賤的印記,試圖取消他者的形而上學地位,把他者重新納入到同一的秩序之中。這仍然是一種錶象關係。而在聖像那裏展現的不是一種模仿關係,而是一種轉換關係,是不可見者敞開並構建起可見者。“聖像隻有一個賭注:諸多凝視的交錯,因此嚴格地說,就是愛。”【131】
評分##日光之下並無新事,我覺得。
評分##我對神學沒有什麼特殊的不滿,但作者預設瞭這麼強的神學立場並以此反對當下的“偶像”時代、呼籲“聖像”的復興也是挺讓人震驚的。剛開頭分析透視和聖像還算有趣,可惜隻是虛晃一槍,作者無意於心平氣和地討論超越維度在藝術傢、作品、觀眾的共同作用下湧現的過程,感覺通篇都是一個挺簡單的思想在車軲轆話來迴說。
評分 評分##馬裏翁希望在聖像的凝視中追溯不可見之物,復興圖像的倫理與神學,以此紆解景觀時代的熱病。然而這個不可見之物太單薄瞭,它不言自明的神聖性可以輕易地蛻為虛無的外殼,和景觀的界限其實很曖昧。對於這種理論睏難,馬裏翁隻能將不可見者作為絕對存在懸置起來,並將其臨顯寄托於無數可見/不可見交錯那電光火石的一瞥之間。但還是缺乏說服力。畢竟,作為一種臨場的形而上學,現象學綿延的意識/目光之流早已自我限製,因此它無以勘探凝視的深度,也很難考察圖像的層理,這是其內部的匱乏。
評分 評分可見者的交錯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