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楓,1956年生,重慶人,1986年以《詩化哲學》蜚聲學界,1988年發錶《拯救與逍遙》,破格晉升副教授。1993年取得瑞士巴塞爾大學博士學位,受聘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研究員,發錶《現代性社會理論緒論》、《沉重的肉身》,學界影響廣泛而深遠。2003年起擔任中山大學哲學係教授,博士生導師;2009年起任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古典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傑齣學者特聘教授。研究方嚮:古典詩學、古典政治哲學、比較古典學。
在當今“世界史熱”、“全球史熱”等種種思潮之下,中國的史學界也緊跟潮流,新作新論不斷湧現,在錶麵看起來“學術繁榮”的背景下,也存在諸多魚龍混雜的怪論。針對上述現象,近兩年來,劉小楓教授就政治史學問題撰寫瞭六篇長文,本書即這些論文的集結。
《安德裏亞與17世紀的“玫瑰十字會”傳說》和《如何辨識畸變的心靈》二文值得特彆提及。前者透過對西方近代時期“玫瑰十字會”傳說的考辨,厘清瞭科學、宗教與政治如何錯綜復雜地纏繞在一起,展示瞭作者的史學學養和敘事能力;後者通過細讀林國華為裏拉《擱淺的心靈》撰寫的長篇述評《靈知沉淪的編年史》,精細且巧妙地論述瞭西方自由主義思潮如何導緻一些知識人心靈畸變,讓我們看到作者直湊單微的哲學思考。
劉小楓,北大碩士,巴塞爾大學神學博士,人民大學教授。本書是劉小楓撰寫的一係列書評的結集,內容共有六篇文章,分彆是對於《史記》政治哲學的評述、《國王兩個身體》的評述,密教傳統、馬剋裏拉的批評,對於全球史的批評和對於廖平革命經學的批評。這六篇文章中,自然以國王的兩個身體的評述為主體,在這篇文章中,劉小楓一方麵發揮政治哲學的天賦,告訴我們國王和人民民主是一體的,而共和革命則砍掉瞭人民民主的頭顱,這感覺是在影射那本曆史若乾決議,更是給那位偉人翻案,熟悉隱微書寫的朋友,觀之自然會心一笑。至於史記和廖平的革命經學,其實劉小楓對於兩位作者都算是善意的批評瞭,七零後和八零後的作者們,自然熟悉民主政治,但是很顯然都是入戲太深瞭,所以被劉小楓批評說是走錯路的史學傢們。不過我們確實很難看到古典史學傢的作品瞭。
評分 評分 評分##很有趣 吃得太飽,隨便嘮點劉小楓教授的磕。 劉小楓嚮國內引進的西方古典ZZ理性主義,其實說白瞭就是天朝本土的天道德性,大體一迴事兒,就是洋人的“君子”。承認瞭人與人之間的心性和德性落差,是這一理念背後的根基,也就是說,在劉小楓看來,白癡就是白癡,有德性的人就是有德性的...
評分##去歲,劉小楓教授來學院做講座,當時劉老師對全球史進行瞭介紹,但內容又不皆是全球史,聽瞭三四。《擁彗先驅》讀起來還是需要一定功底的,本次讀瞭第一章,其他五章先有一定積澱再來讀。
評分##以書為媒的政治史學思考,融世界曆史上中西古今政史的對觀。
評分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