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5-20
柏拉圖( 約公元前426年—公元前347年),古希臘哲學傢,也是西方文化中最偉大的思想傢和哲學傢之一。
譯者:王太慶,著名翻譯傢。
柏拉圖對話著作中的兩篇,《卡爾彌德篇》所討論的主題是“節製”(sophrosyne)。 《枚農篇》的對話人物是蘇格拉底和枚農,討論的主題是“美德是否可教” 。蘇格拉底認為必先清楚“美德是什麼”纔能確定地迴答與美德相關的其它問題。
卡爾彌德篇 枚農篇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卡爾彌德篇 枚農篇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卡爾彌德篇》論明智,結構和《泰阿泰德》類似,都保留瞭開放式的結局(沒證齣來)。第一個失敗的論證包含瞭關於速度的倫理學;第二個失敗的論證接續瞭《理想國》對“正義就是做自己的事”的探討,從而延伸到“工作”與“製造”的劃分(阿倫特的定義與之不同)。第三個論證和《泰阿泰德》的論證方式一緻。《枚農篇》(即《美諾篇》)以相論的邏輯論美德,也接續瞭《卡爾彌德》最後一個論證中隱含的認識論,將之延伸到“真意見”與“知識”的關係。美德若非一種知識,則是“真意見”。本篇,柏拉圖依舊沒有解決真意見與知識之間的斷裂。
評分##高山低榖。
評分 評分 評分##蘇格拉底沒有說清楚明智,但是俘獲瞭美少年卡爾米德的芳心。 美諾篇,兩個主題:何為美德?美德可教嗎? 何為美德並沒有講清,最後可以提取的觀點是美德即知道(有人追求壞誤以為是好結果遭殃——那就是無知即罪惡), 提齣知識即迴憶,引導小廝的數學直觀,後麵品德神授來的比較突兀,美德不可教,美德不是天生。知識和可靠的意見能夠引導人們走正確的路,有德之人隻有正確意見而不自知,那不是他們學會的,是神授的。
評分##從《談談方法》到《裴洞篇》再到這裏,我已經是王太慶先生的一枚小粉絲啦~,王老師翻譯的人物下總有一股莫名可愛的氣息,收獲學習就是迴憶以及品德是不可以傳授滴。 是這兩篇短的可以,談論的問題卻很大,事關明智是什麼,明智的作用;美德是什麼,是否可以傳授。結局是可以預見的,蘇格拉底不斷地使用反詰法,到頭來隻是把格裏底亞和枚農問不會瞭,讀者始終不知道關於這兩件事的肯定答案。我本人對古希臘哲學實在興趣不大,而古希臘哲學很多...
評分 評分 評分卡爾彌德篇 枚農篇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