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美到是自然
定价:28元
作者:张晓梅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10-01
ISBN:9787508616940
字数:100000
页码:19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40kg
编辑推荐
如果说现代美容化妆品更追求快捷的美丽效果,那么,自然美容法则是主张长久的“养护”,灌养美的“源”,呵护美的“泉”。
——张晓梅
内容提要
享有“美容女王”盛誉的业界专家张晓梅,带领她的专业团队,历时一年多,对大众中流行的上千种自然美容美体方法进行广泛的收集整理,对逾千名消费者进行深入跟踪访问,终筛选出140多个具代表性的方法,并请各方专家对这些方法一一进行分析和评价。
收入本书的这71个自然美容方法,涵盖美白亮肤、抗老除皱、去痘调肤、敏感修复等4个方面,无一不是简便的、经济的、有确切效果的。精心绘制的数百幅图示,尽可能详尽的关键词提示,更是本书堪称“全面和实用的自然美容宝典”的佐证。
目录
作者介绍
张晓梅女士,美容女王,中国修炼魅力人,中国美丽风尚的者。 全国政协委员,曾进修美国加州大学,留美归国人士。现任《中国美容时尚报》出版人、全国工商联美容化妆品业商会常务副会长、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协会副理事长、国家劳动社会保障部美容专业委员会副主
文摘
序言
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就被它散发出来的那种沉静的气质所吸引住了。我个人对那种故作高深、故弄玄虚的写作风格是敬谢不敏的,但这本书的标题和出版社的调性让我感到一种踏实感,仿佛作者是带着真诚与我们对话。我设想,作者在书中一定花了很多笔墨去解构我们对于“美”的固有认知,挑战那些被社会标准框定的审美枷锁。它可能不仅仅停留在对风景或艺术品的描述上,更深层次地,或许是在探讨一种生活态度——如何与自我和解,如何与周遭环境和谐共处。我尤其好奇它是否触及了当代人对“完美”的执念,以及这种执念如何反而阻碍了我们体验到真正的、流动的、充满生命力的美。如果这本书能帮助我放下一些不必要的比较和焦虑,让我能够以更放松、更接纳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不完美,那它就具有了非凡的价值。我期待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那种豁达和通透,是任何华丽辞藻都无法替代的。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真叫一个清新脱俗,初次看到“美到是自然”这几个字,就感觉内心深处有什么东西被轻轻触动了。我猜想,这本书里探讨的“美”一定不是那种流于表面的、刻意的修饰,而是深入到事物本真、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的、不假雕琢的境界。它或许会带领我们重新审视生活中的每一个寻常瞬间,去发现那些常常被我们忽略的、流淌在日常肌理之中的诗意与和谐。我特别期待作者如何用文字去描摹那些无需费力便能散发光芒的景象,或许是光影的交错,或许是季节的更迭,又或者是一种纯粹的心境。这种“是自然”的哲学,让人联想到返璞归真,是现代社会快节奏生活下,我们内心深处对宁静和本真的渴望的投射。它像一股清流,洗涤我们被过度包装的感官,引导我们回归到最原始、最舒服的欣赏模式。我希望能从中汲取一些力量,学会欣赏那些不需要滤镜就能打动人心的力量,让自己的生活也沾染上这份不加修饰的“自然之美”。
评分我总觉得,优秀的文学作品,无论题材如何,最终都会落脚到“人”的体验上。这本书的题目似乎在暗示一种和谐的生存状态,即人类不应是自然的主宰者,而应是其中的一部分,是共舞者。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平衡这种宏大的哲学思考与日常生活的琐碎细节的。会不会有章节专门讨论“不完美之美”,比如老物件上的包浆,或者皮肤上的皱纹,这些被现代工业文明所排斥的痕迹,恰恰是时间赋予的、最真实的自然印记?我希望能从中读到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温柔致意,而不是抗拒或恐惧。这本书如果能教会我带着一种敬畏之心去面对“变化”本身,那么它带给我的价值将是无法衡量的。它应该是一本让人读完后,会忍不住想关掉手机,走到阳光下去静静待一会儿的书。
评分最近读了不少关于心理健康和正念的书籍,感觉“美到是自然”这个主题恰好能与之打通。在我看来,“自然”的对立面往往是“人工”、“过度设计”和“焦虑控制”。这本书如果能成功地将美学与内心的平静联系起来,那它就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欣赏的书,更是一本关于疗愈的书。我猜想,作者一定在探讨,当我们不再试图“制造”美,而是允许美“发生”时,我们自身的能量场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需要一种极大的信任感,对生命过程的信任。我非常期待阅读那些关于“放手”与“接受”的篇章,看看作者是如何将这种哲学观融入到对具体事物的描述中去的。这种由内而外的审美转变,远比学习如何搭配颜色或线条要深刻得多,它关乎我们如何安放自己的灵魂。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被这本书吸引,纯粹是因为它的名字有一种古典韵味,带着一丝东方哲学的空灵感。我总觉得,能把“美”和“自然”如此简洁有力地结合起来的,其内涵必然是深邃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本引导手册,不是直接告诉我什么是美,而是教我如何去“看”世界。比如,它会不会深入探讨光线在不同时间对同一事物的改变,或者声音的纹理如何构建出一种听觉上的美学?很多时候,我们习惯于用眼睛去“占有”美,而不是用全部的感官去“体验”美。我期待作者能够提供一些非常具体的、可操作的观察角度,让我能立即在下一刻的散步中运用起来。这种实用性与哲思的结合,才是我认为一本优秀的非虚构作品应有的姿态。如果它能让我对窗外那棵老树的每一次叶动都抱持着新的好奇心,那就太成功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