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4-04
【美】蘇珊娜•卡哈蘭(Susannah Cahalan)
美國知名記者、作傢。
2009年,蘇珊娜作為《紐約郵報》的記者,擁有蒸蒸日上的事業與前途,卻因突然齣現的神經錯亂、幻視等癥狀被診斷為精神分裂癥。可是,精神類藥物不但沒有治好她的病,其癥狀反而越來越嚴重。之後,她被查齣患有罕見的自身免疫性腦炎(而非精神疾病),經過治療,蘇珊娜幸運地恢復瞭健康。
這番不同尋常的經曆讓她寫作並齣版瞭《燃燒的大腦》(Brain on Fire)一書。之後,她開始思考精神疾病的診斷標準,深度研究瞭精神病史,並對知名的羅森漢實驗進行瞭詳細調研。基於此,她撰寫瞭《精神病院裏的正常人》,帶給廣大讀者更多思考與啓發。
為何精神疾病會被輕易誤診?精神病究竟應該被如何界定和診斷?如何區分大腦疾病和精神疾病?
1972年,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戴維·羅森漢進行瞭一個驚人的實驗:他和其他7個正常人僞裝瞭幻聽等癥狀,結果被“成功”地診斷為精神病患者,順利進入精神病院接受“治療”。這項實驗對精神疾病的診斷和治療造成瞭深遠影響。
1973年1月,羅森漢教授在美國《科學》雜誌上發錶瞭一篇長達9頁、名為《精神病院裏的正常人》的文章。他在文章中說,“事實是,我們早就知道診斷常常是要麼沒用、要麼不可靠,但我們還是一如既往地使用它們。現在,我們知道我們無法區分正常人和精神病人”。三十年後,《神經與精神病人雜誌》上發錶的一篇文章說,羅森漢教授的結論“就像一把匕首插入瞭精神病學的心髒”。
在這本新書中,蘇珊娜·卡哈蘭基於其個人經曆及對精神病學史的深入調研,為我們打開瞭精神病學神秘的大門,讓我們對精神病史及精神病診斷標準有瞭更深的理解,也獲得瞭更多的啓發。
精神病院裏的正常人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精神病院裏的正常人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讀書筆記# 332 看到一半,主題變瞭,行吧。 審判一個已逝無法為自己辯護的人,沒啥意思。何況羅森漢揭露的問題(病人會因為精神病標簽受到不同的待遇)確實存在。而且即便麵臨齣版社的官司,也沒有齣那本書,本身就是一種反省瞭吧。 揭露學術欺詐,可這書本身也挺不嚴謹的。作者怎麼確認自己拿到瞭全部資料?甚至,她怎麼確認受訪者說的都是實話?羅森漢為保護實驗參與者修改瞭他們的個人信息,有啥不能理解呢?作者幾十年後尋訪,找不到參與者,就非說實驗是編造的?? 我其實一直質疑各項心理學實驗,一方麵參與人數太少,一方麵真的懷疑實驗參與者有傾嚮性。看津巴布的書就對監獄實驗的真實性打問號,纔5天啊,"異化"的也太迅速瞭。 至於精神病人應該如何治療,藥解決不瞭所有問題,心理醫生也一樣不行啊,真沒必要厚此薄彼。
評分###讀書筆記# 332 看到一半,主題變瞭,行吧。 審判一個已逝無法為自己辯護的人,沒啥意思。何況羅森漢揭露的問題(病人會因為精神病標簽受到不同的待遇)確實存在。而且即便麵臨齣版社的官司,也沒有齣那本書,本身就是一種反省瞭吧。 揭露學術欺詐,可這書本身也挺不嚴謹的。作者怎麼確認自己拿到瞭全部資料?甚至,她怎麼確認受訪者說的都是實話?羅森漢為保護實驗參與者修改瞭他們的個人信息,有啥不能理解呢?作者幾十年後尋訪,找不到參與者,就非說實驗是編造的?? 我其實一直質疑各項心理學實驗,一方麵參與人數太少,一方麵真的懷疑實驗參與者有傾嚮性。看津巴布的書就對監獄實驗的真實性打問號,纔5天啊,"異化"的也太迅速瞭。 至於精神病人應該如何治療,藥解決不瞭所有問題,心理醫生也一樣不行啊,真沒必要厚此薄彼。
評分 評分 評分##一個人的思想和態度不是從從某個時刻就確定的,而是邊走邊看,在發現與思考中逐漸發展的。這本書不是懸疑偵探故事,但是讀完全本卻發現並不比虛構故事乏味,相反,每當你自以為摸清作者的態度時,情況總會齣現變化:從心嚮往之、幸運發現、迷霧重重、抽絲剝繭、最後的謎團……在這個著名學術研究的颱前幕後,依舊是大塊的科學空白和人性的狡黠,人的復雜性裏未知遠遠大於已知。保持好奇、堅持學習、態度開發、接受變化。
評分 評分精神病院裏的正常人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