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班扬(1628-1688),英国著名作家、布道家。出生于英格兰东部区域贝德福德郡的贝德福德。青年时期曾被征入革命的议会军,后在故乡从事传教活动。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当局借口未经许可而传教,把他逮捕入狱两次,分别监禁十二年、六个月。狱中写就《天路历程》,内容 讲述基督徒及其妻子先后寻找天国的经历,语言简洁平易,被誉为“英国文学中最著名的寓言”。
-
译者杨之宏(1918—1992),福建福州人,基督徒。笔名西海。1932--1935年就读于英国某中学,1935—1938年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政治经济系。1938 年回国到上海,曾于上海海关任职。1940年任沪江大学英语讲师。后移居家乡福州。国共合作时期任英语教官、福建省外事顾问。后因患肺结核,长年在家休养。1952年迁居上海。1954年进入上海平明出版社工作,担任英文编辑。公私合营之后,在上海新文艺出版社任英文编辑。1958—1980年调往宁夏。1980年调回原单位——已改称——上海译文出版社,任英文编辑。前后翻译出版了《天才》(合译)、《庞贝城的末日》、《天路历程》、《维莱特》(合译)等。
★ 被称为西方最伟大的三部宗教题材文学名著之一,与但丁的《神曲》、斯宾塞的《仙后》并列为世界文学中三大讽喻体作品。
★ 被奉为“人生追寻的指南”,“心路历程的向导”。
-
《天路历程》被誉为英国文学中史诗般的存在,为十七世纪英国作家约翰•班扬狱中心血凝成的杰作,被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不断再版,是除了《圣经》之外流传最广、翻译文字最多的书籍之一,为不同文化和宗教背景的人们所阅读。
此次出版的《天路历程(插图珍藏本)》采用了著名翻译家西海先生的译本,译文平实准确,再现了约翰•班扬朴素晓畅的行文特色。值得一提的是,这一版的《天路历程(插图珍藏本》选用了乔治•黑德、弗雷德里克•黑德和路易斯•黑德(George ,Frederick & Louis Rhead)三兄弟的插图作品百余幅,画笔细腻,生动再现了书中描绘的场景。
##“一副天然的幻境,真实和虚妄的对照。” ——莎士比亚《第十二夜》 《天路历程》的读法有很多种了:纯粹的宗教劝谕之作、寓言甚至是班扬的自传,比如Thomas Scott注释版的《天路历程》里,第一句话就被认为与班扬在贝德福德(Bedford)的牢狱生涯有关:“我在旷野里行走,来到...
评分 评分##上小学那会从邻居家借来这本书,当时年龄还小,居然能顺畅读完。到今天还大致记得书中讲了什么故事,回过头看,我感到人确实应该有信仰——无论是有神的还是无神的,并愿意为了信仰赴汤蹈火,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
评分 评分 评分##作品具有浓厚的基督教色彩,事实上就是一部“教训”人如何能够成为真正基督徒的作品。所以作品中的主人公的名字就直接叫“基督徒”和“女基督徒”。 本文有些拟人化,表现着一个人如何能够真正成为基督徒进入主的城市。本书分两部,上部是男性的“基督徒”的经历,下部则是其妻...
评分##小学就听说这部基督徒必修书,现在看来读晚了。作为讽喻文学价值相当高,喻体明朗易懂,故事曲折生动、结构精致。不过恕我还是没法认同加尔文教徒矫枉过正的苦修,约翰班杨和当年奥古斯丁一样,视真理之爱和世俗生活水火不相容,仿佛一旦入世就无法远离淫行。但我认为基督救世的本愿并不是叫人心无旁骛、抛下一切寻求宗教解脱,乃是叫人在充满苦难和的现实中做白昼之子,将圣灵的曙光播撒给世人,帮助人们脱离权力和情欲的桎梏,远离灾难。保罗岂不是在帖城教导过外邦人吗?“勉励灰心的人,扶助软弱的人,拔救有祸的人,人人不可以恶报恶,常要追求良善。”连身边的邻人都不关爱,对待手上的事业都不专心,又怎能爱真理本源?对上帝虔诚的最好方法并不是去修道院,而是做一个有爱心的凡人。
评分##?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要从娃娃抓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