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梁漱溟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2020-1-1 精装 9787208159846

具体描述

梁漱溟(1893—1988)

20世纪中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社会改造运动者。生于北京,原籍广西桂林。原名焕鼎,字寿铭,又字漱冥,后以漱溟行世。

1917年入北京大学任教,七年后投身乡村建设运动。抗战中参与创建民盟促进国共团结抗敌,后又为和平建国参与国共和谈。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全国政协委员、常委及宪法修改委员会委员。

一生用心于人生问题与中国问题,即人为什么活着?中国往何处去?为此两大问题而思考而行动。主要著作有《印度哲学概论》《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乡村建设理论》《中国文化要义》《人心与人生》《东方学术概观》等。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初版于1921年,是梁漱溟先生对东西方文化本质的探讨,以及对东西方文化融合可能性的反思。在东西方交流日益频繁的今日,书中的许多思想与见解仍有借鉴意义。作者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提出并且回答了以下几个主要问题:何谓东方化?何谓西方化?中国文化、印度文化以及西方文化的特质为何?文化与生活有着何种关系?东西方文化能否融合,或者融合之道为何?世界未来之文化以及我们今日应持的态度为何?作者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对于西方文化及其带来的冲击,东方文化应该在保持自信的前提下,有选择性地学习有利于提升生活品质的东西,而非盲目否定自我、全盘西化。作者的观点在当时的东西文化论战中引起了思想学术界的高度重视。《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被认为是现代新儒学的开山之作。

用户评价

评分

##围绕“东西方文化融合”的问题展开论述,同样是青年人,人家却已经能写出逻辑清晰,反驳有力的论文。 “世界未来文化是中国文化的复兴”观点的提出,有它自己的时代背景,古化与新化也不必二者必选出其一。

评分

评分

评分

##人生困苦如屋漏,按照梁漱溟“三面向”的说法,面对这漏雨之屋,西方人采取前进的态度而去修补漏雨的屋顶,中国人采取持中的态度,不去理会屋顶漏雨而寻求内心的满足,而印度人则后退一步,认为屋子本身才是人生困苦之源,应该要取消屋子。这三种人生哲学孰高孰低,至今还没吵清楚 人是有限的,而人生的探问是无限的,以有限去认知无限,即使最聪明的脑袋如牛顿爱因斯坦杨振宁穷极一生也只能归之于造物主。而人的存在是否有终极意义至今也不是什么可靠的定论。人生之于人类之于个体,就像一团无限扩张的混沌,人要如何靠近、把握这团混沌,从哪进入都一样 所以,中西印文化之间本没有高低,都只是在自说自话自问自答自答自实践自圆其说。但成王败寇,战争让文化有了高低。战争定下的高低并非真高低,毕竟战争也抓不到“终极意义”这个云中鬼 梁漱溟的著作,我最近重读,与熊十力与马一浮的著作同时阅读,比十几年前方便了,因为有了陈来主编的北京大学出版社版本比照着,贺麟,金岳霖,洪谦,冯友兰。大致的印象是,马一浮的知识结构更正宗,也就是“主流”的意思,不论是外语还是国学,他都算是梁、熊、马三人的第一...  

评分

评分

##很钦佩梁漱溟先生的治学态度

评分

##以前只听罗志田老师讲各路人如何批评梁漱溟,说不仅要看胡适怎么批,还得看张东荪、汤用彤、吕澂怎么批,那才是杀人见血。而且梁漱溟一向谦虚,总说自己这本书错误颇多。本来只想快速翻一翻,没想到越读越放不下。梁老先生批中国传统是很犀利干脆的,但是等到第五章论世界未来之文化与今日态度时,难免又蹈传统中比附轻易、知识错乱、论述不求透彻的弊病。但梁老先生为人、为人生、治学术的风骨实在无疑,而态度更是尤其诚恳而凌厉,“否则,我们将永此不配谈人格,我们将永此不配谈学术。”

评分

##讲儒家形而上学部分启发颇多,但讲科学部分还是太浅泛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