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梵澄(1909—2000)
年輕時遊學於魯迅門下,一生踐行先生的“精神事業”;1929年至1932年,留學德國柏林大學、海德堡大學;迴國後寄寓上海,受魯迅之囑係統地翻譯尼采著作;1945年赴印度,先後任教於泰戈爾國際大學和室利阿羅頻多學院;1978年底迴國,就職於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先生精通多種古今語言,貫通中、西、印三大文化,在詩歌、書畫、文藝評論上造詣精深,學術貢獻主要有四:
一、中國之最早最具規模地翻譯尼采著作,如《尼采自傳》《蘇魯支語錄》等;
二、係統地翻譯印度韋檀多一係古今經典,如《薄伽梵歌》《五十奧義書》等;
三、以英文完整地介紹中國傳統學術精華,如《孔學古微》《唯識菁華》等;
四、以精神哲學的進路重新詮釋吾華經典,如《陸王學述》《老子臆解》等。
中國第一本從德文迻譯的尼采原著,魯迅囑咐梵澄翻譯並親自校對;另收錄梵澄節譯尼采《人間的,太人間的》
##尼采首先是堅定的反基督教者,為破除舊的偶像,為反對貧弱的精神文化,他設立瞭兩個典型:查拉圖斯特拉和狄俄尼索斯。通過這兩個典型,尼采摒棄不健康的德國的精神,摒棄建立在虛僞之上的基督教教義,弘揚健康的希臘文化與精神。 尼采曾為叔本華摺服,卻又最終站在瞭叔本華的對...
評分 評分 評分##齣人意外的很多觀點其實很直接而有用,例如疾病其實是一種心理上的興奮劑。末尾強行對標元首減一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上個禮拜我看瞭一個非常有趣的書,叫《看哪這人》。可是不知道“尼采自述”這幾個字到底要放在書名號裏麵還是僅僅是個副標題。還有雖然封皮設計我不太喜歡,不過並不影響閱讀的樂趣。 讓我們先來看看他的章節題目吧: 第一章 我為什麼這樣智慧 第二章 我為什麼這樣聰明 第三章...
評分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