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20,30,40……从起跑到成功的女人
定价:28.00元
作者: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高层管理者培训与发展
出版社:水利水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03-01
ISBN:978750842704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到晚奔波在外,但我一点都不觉得辛苦,反而觉得很精神、干劲十足,因为我是在用自己的努力,开创自己的事业。
其实,*初创业时,我们没有什么资金,也没有什么经营知识,有的只是激情和勇气。当时正值改革开放不久的20世纪90年代初,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出来,而外国企业很想与中国合作发展。我们看到中外贸易交往中的这块空白地带很有发展潜力,于是就满怀热情地干了起来。
内容提要
这是一群精致的*女子。
20,30,40……无论年华几何,都一样活得精彩——工作之于她们,是乐趣;生活之于她们,是享受。
她们叱诧职场,睿智干练;闪现社交场合,优雅迷人;立身演讲台,大气从容;现身面前,温文尔雅,举手投足间,女性魅力尽显……
她们从容地在职场与家庭间游走,自如地转换角色,拥有成功的事业,也有着幸福的生活。
本书作者是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高层管理者培训与发展中心的学员,这些与成功有约的女人,将她们在创业、发展、管理和生活中的故事、感悟娓娓道来,尽情讲述中国商界女性从创业到成功的心路历程,以女性特有的细腻和感性,用智慧的语言,将自己生活中的点滴感悟悉数托出,教会你如何在事业与家庭间平衡,如何在“大女人”与“小女人” 间从容地转换角色,既有成功的事业,又不失去生活的乐趣,让自己在岁月的年轮里沉淀智慧、累积魅力,让自己的世界变得更大、更广阔……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引言部分,给我留下了一个非常深刻的印象,它似乎在探讨一种“延迟满足”的哲学,但又超越了简单的自律范畴。作者没有空泛地谈论坚持不懈,而是深入剖析了“等待”的艺术——即在漫长的积累期内,如何保持内在的火焰不灭,如何与时间做朋友而非敌人。我尤其好奇书中关于“心智的复利效应”是如何阐述的。一个好的作者能将复杂的概念用极其生活化的比喻表达出来,我期待这本书能提供一些新鲜的视角,比如如何将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日常习惯,转化为未来巨大的竞争优势。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不是提供了一个快速登顶的地图,而是提供了一套构建强大内心导航系统的工具,指导女性找到属于自己的、更稳健、更持久的攀登路径。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极其多样化,这一点从我随意翻阅的几个段落中就能明显感受到。有时,作者会用非常简洁有力的短句,如同宣言般掷地有声,给人以强烈的冲击感;而另一些篇章,则切换成了细腻婉转的叙事方式,描绘出女性在面对困境时的内心挣扎与细腻情感波动。这种游刃有余的文字驾驭能力,使得即便是探讨严肃的哲学或心理学议题时,阅读体验也毫不枯燥。我注意到,作者似乎非常善于运用对比和反差来突出重点,比如将外界的喧嚣与内心的宁静形成鲜明对照。这种富有音乐性和节奏感的表达,让文字本身就具备了感染力,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就完全沉浸在作者构建的世界观里,难以自拔。
评分我偶然在一家独立书店里翻阅了这本书的目录,那结构之精妙,简直令人叹为观止。它不是简单的时间线推进,而是围绕着几个核心的“转折点”来构建叙事。例如,其中一个章节标题提到了“破碎的镜面与重塑的自我”,听起来就充满了戏剧张力。我猜测,作者很可能采用了非线性的叙事手法,穿插使用大量的案例分析和理论探讨,使得整个阅读体验如同解谜般引人入胜。不同于那些只关注“如何快速达成目标”的书籍,这本书似乎更关注“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人是如何被重塑、被雕刻的”。这种对过程的深度聚焦,让我对书中呈现的“成功”定义充满了期待。那种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逻辑感,显示出作者在构思这部作品时,投入了巨大的心力和智慧,绝非一蹴而就的产物。
评分这本书的序言部分,用一种近乎散文诗的笔触,为整本书定下了一个基调:不是肤浅的成功学口号堆砌,而是对女性生命旅程中那些隐秘角落的深刻挖掘。作者没有急于给出“秘诀”,而是首先提出了几个极具穿透力的问题,直击现代女性在追求目标过程中常有的自我怀疑与外界压力。阅读时,我感觉自己像是在和一个经验丰富、洞察世事的知己进行一场深夜的促膝长谈。她的文字如同手术刀般精准,剖开了那些被美化或掩盖的真相,但又包裹着一层温暖的理解。特别是关于“如何定义自己的‘终点线’”的那一段论述,让我深思了很久。它挑战了社会既定的成功标准,鼓励读者去构建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价值体系。这绝对不是一本能让你读完就扔掉的书,它更像是一块磨刀石,能让你的思维变得更加锋利和清晰。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直是一场视觉盛宴,色彩的搭配大胆而和谐,让人一眼就被吸引住。特别是封面上那位女性剪影的姿态,充满了力量感和一种历经风霜后的从容,仿佛在无声地讲述着一个关于自我超越的传奇故事。内页的排版也极为讲究,字体选择既清晰易读,又带着一种复古的韵味,让人在阅读时感觉非常舒适。我特别欣赏作者在章节标题上的用心,每一个标题都像一个精心设置的悬念,勾人去探索其中蕴含的深意。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阅读,但仅凭这精美的装帧和充满艺术气息的设计,我已经能感受到作者对作品质量的极致追求。这绝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放在书架上本身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让人忍不住想去触摸和翻阅。这种对细节的关注,预示着内容本身也必然是经过千锤百炼的精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