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妈妈做自己,孩子就能做自己
定价:35.00元
作者:黄淑文 /著 小红豆/绘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9-01
ISBN:978751941706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这是一本关于养育的书,其实更是关于生命探索的书。这是一位充满教育智慧的power教师,辞去教职之后远离喧嚣,把家安在了人家四月萤火虫满天飞舞的地方。后来,她又把家安在了中国台湾的淡水,那里有一个平房瓦屋,瓦屋左边有一条小河流流过,旁边旁边有几棵芬芳的柚子树,右侧后方有一棵很大的台湾朴树,屋子后面就是一片开阔的山谷……从那时起,她便赋予孩子成长的“有机教养”,她从自己的教养经验出发,把个体放在原生态家庭中去提升亲子之间的关系。透过17个真实易操作的沟通方法,结合3个令人省思的生命经验,为父母呈现教养的大智慧。特别加入具有艺术天赋女儿的漫画插图,一笑而过之后令人醍醐灌顶。
当我们用成人的眼睛去看待儿时的自己,就会发现,你越了解自己,就会越了解你的小孩。你儿时希望被对待的方式,正是孩子心中渴望的亲子关系。
目录
作者介绍
黃淑文,中国台湾心灵作家,心灵绘画老师、中国台湾百杰“文学创作奖”金奖得主,认证国际治疗师、YAI国际静心引导老师。 任职中学教师7年,被形容为“叛逆学生*的老师”,教学成果曾经获台湾“创造思考教学”奖。辞去公职之后,开始成为专栏作家。目前已出版《妈妈做自己,孩子就能做自己》《妈读心术》等多部著作,其中《妈妈做自己,孩子就能做自己》登顶畅销排行榜20周,先后接受过中国台湾飞碟、中广、教育电台、警察电台、汉声广播电台、台湾中央广播电台专访等各大媒体专访。中国台湾《联合报》《康健杂志》《妈咪宝贝》《生活教育》《绿主张》《中华日报》等媒体也做过大量报道。
有人说,读淑文的书,就如她牵着我们的手,和她一起走过生命的巡礼。淑文的文字,就如她的人,质朴温暖,真诚坦白。
文摘
序言
坦白说,我一开始对这类主题的书籍是抱持着一丝怀疑态度的,总觉得又是老生常谈。然而,这本书的视角非常独特,它避开了那些流于表面的“育儿锦囊”,而是将焦点牢牢锁定在“母亲自我成长”这一核心命题上。作者的文笔带着一种沉静的力量,读起来非常舒服,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在耳边娓娓道来,没有高高在上的姿态。书中对于“放下完美主义”的阐述,简直是为我们这些总想做到最好的妈妈们开了一剂良药。它告诉我们,允许自己不完美,恰恰是给予孩子最好的教育——那就是允许他们去探索和犯错的空间。这种解放感,让我觉得肩上的担子轻了不少,也让我有勇气去尝试一些以前不敢做的、更贴近孩子天性的互动方式。
评分这本书真是一股清流,读完之后感觉心灵被洗涤了一遍。它没有那些空泛的说教,而是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引导我们去思考家庭教育的本质。我特别喜欢作者对于“自我接纳”的论述,那种深刻的洞察力让人不禁拍案叫绝。我们常常把太多的期望和压力强加给孩子,却忘了,我们自己首先需要成为一个完整、快乐的个体。书里分享的那些小故事,虽然看似平常,但细细品味,却蕴含着为人父母的智慧。我以前总觉得教育孩子就是要“管教”,要严格要求,但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引导是润物细无声的,是榜样的力量。它让我开始关注自己的情绪管理,反思自己过去处理问题的方式,那种由内而外的改变,比任何教育技巧都来得实在。那种感觉就像是,终于找到了一个出口,可以让我卸下伪装,真实地去面对自己和孩子。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非常有力量,但并非那种咄咄逼人的说教,而是一种温和而坚定的引导。它不是告诉你“应该怎么做”,而是激发你去思考“我为什么会这么做”。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描述亲子关系时,那种细腻的情感捕捉。比如,书中关于如何处理孩子“不听话”的段落,没有一味地指责孩子的行为,而是深入挖掘了这种行为背后的需求和父母的反应模式。这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问题行为”,其实是我们自身未被满足的需求的投射。阅读过程中,我常常停下来,拿出一张纸,对照着书中的观点审视自己的日常言行,那种自我觉察的过程虽然有点痛苦,但绝对是成长所必需的。它像一面镜子,清晰地映照出我作为“母亲”这个身份之下,那个真实而复杂的“自我”。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非常巧妙,它不是那种章节之间逻辑死板的教科书,更像是一部循序渐进的个人成长日记,充满了真诚的分享和深刻的体悟。我特别喜欢其中穿插的那些哲学性的思考,它们将日常的育儿琐事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维度去审视。比如,关于“界限”的讨论,不再是僵硬的规定,而是基于相互尊重的动态平衡。每一次阅读,都能从中汲取到不同的养分,有时候是解决眼前难题的实用思路,有时候则是面对长期困境的心灵慰藉。它让我明白了,教育不是一个目标导向的工程,而是一个持续的、关于“成为谁”的旅程。那种被理解和被接纳的感觉,是阅读这本书最大的收获之一。
评分我向来对那些过于“鸡汤”的文字敬而远之,但这本书的文字却有着一种扎实的、基于生活体验的重量感。它没有用华丽的辞藻堆砌,而是用一种极其冷静和客观的笔触,解剖了现代母亲所面临的内在冲突。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自我价值感”的部分,作者用简洁的语言阐明了,当我们不再需要通过孩子的“优秀”来证明自己的价值时,亲子关系会发生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促使我开始重新定义“成功”,不再以外界的标准来衡量我的家庭生活。这本书读下来,感觉不是被灌输了知识,而是被唤醒了某种沉睡的直觉和力量。它让我更专注于如何做一个心安理得、自在呼吸的“人”,而不是一个时刻紧绷的“完美母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