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小屁孩妈日记
定价:29.80元
售价:20.3元,便宜9.5元,折扣68
作者: 夏侬·贝伊特·赛普; 阿德里安·
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2-01
ISBN:9787547209097
字数:
页码:17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22kg
史上爆笑的小屁孩养育心经!
不,这可不是什么一线明星,正是你家小屁孩!
从无所不用其极的咆哮体,到舞台剧似的情绪转折,再到不可理喻、lady gaga也无法匹敌的服饰搭配……这就是你每天必须面对的世界。
然而,木已成舟,不如坦然处之。毕竟,还有什么时候,你能和一个坚信自己是你上司,身高却只及你膝盖的人共同生活呢?
《小屁孩妈日记》将开启一个幽默、搞笑的视角,分篇解读小屁孩们苛刻的饮食要求、如厕训练中的各种小不幸,以及疯狂的睡前对决等,以解救各位奋战在'前线'快要崩溃的妈妈们。对于那些饱受小屁孩们折磨却又乐在其中的家庭,这可是居家、出旅必备良方哦!
欢迎来到小屁孩妈世界--一个愉快的、乱糟糟的、无法预知的世界。n
在这个世界,等待你的是荒唐的要求、抓狂的行为、顽抗到底的意志力,以及没完没了的协商。n
在这个世界,所有人都是配角,除了那个只会卖萌,并且无止境地制造麻烦的小人儿。n
在这个世界,食物必须切成“这样”,衣服只有一件,每日的必修课就是大发雷霆。n
……n
这忙碌而辛苦的一年,小屁孩妈妈坚持“每日一篇”。她把小屁孩的生活大“卸”八块,分时段,有针对性地记录了宝宝的成长。当然,过程中少不了各位辣妈、专家、评论员的鼎力相助,才有了这本全美妈妈人手一册的搞笑、新奇、实用宝典的问世!n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见识小屁孩妈妈荒唐而有趣的世界吧!n
夏侬·贝伊特·赛普,《美国女孩》杂志的常任编辑,全美30多家育儿杂志的专栏作者,每天的读者达300万,同时她也是'豆芽'餐馆(服务对象只针对孩子)的合伙人。n
阿德里安·海杰,作家和插画家,她的插图已经被环保卡文化集团出版,现居住于美国加州的圣克莱门特。n
《小屁孩妈日记》是她们的首度携手的精心之作,幽默的笔风、风趣的插图、别出心裁的设计让本书广受好评,受到全美辣妈们的热切追捧。n
引言 1n
Chapter1 小鬼头诞生篇1 对你的回报(1.12~1.22)n
Chapter2 食物篇25 大吃大喝吧!(2.28~3.15)n
Chapter3 玩乐篇49 小屁孩的社交生活(4.16~5.20)n
Chapter4 卸妆篇73 光屁股也不错!(6.1~6.26)n
Chapter5 交通篇93 出发吧!(7.10~8.28)n
Chapter6 咿呀学语篇111 自说自话(9.9~10.5)n
Chapter7 节日篇131 我的礼物在哪里(10.30~11.28)n
Chapter8 晚安篇151 晚上晚上!(12.12~12.31)
坦白说,我一开始对这类标题的书是有些抵触的,总觉得可能充斥着过度煽情或者矫揉造作的‘模范’叙事。然而,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印象。它的力量在于它的‘不完美’。作者似乎非常坦荡地展示了自己作为母亲时最疲惫、最不耐烦、甚至可以说是‘失败’的瞬间。她会毫不避讳地承认自己有那么一刻真的想逃离现场,想把那些玩具统统扔进垃圾桶。这种直面自我的勇气,让这本书具有了一种独特的‘祛魅’效果。它把育儿这件被社会过度美化的话题,拉回到了现实的泥土里。最让我触动的是,即便是写到最崩溃的时刻,字里行间总能流淌出一种无法割舍的爱意,那份爱不是挂在嘴边的口号,而是渗透在每一次妥协、每一次重新开始的行动中的。这是一本写给所有‘正在努力成为好父母,但常常不确定自己做得对不对’的人看的书。
评分这本让我又哭又笑的家庭生活记录,真是太真实了。作者对育儿过程中的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那种既抓狂又充满爱的矛盾心情描绘得入木三分。我特别喜欢她描述孩子那些天马行空的想法和行动时所用的那种略带夸张却又精准捕捉到灵魂的语言。有时候看着那些片段,我简直能想象出自己家里的场景,那种深夜辅导作业的绝望,转头看到孩子熟睡的可爱模样又瞬间心软的循环,简直是当代父母的真实写照。书里没有高高在上的育儿理论指导,全是实打实的‘人在囧途’。尤其有一段写到换季时给孩子整理衣柜,简直是史诗级的灾难现场,那种面对堆积如山的旧物和永远在长大的孩子的无力感,让我差点把手里的书扔了,太有代入感了!不过,她最终总能找到一种自洽的方式去消化这些混乱,这份‘清醒的糊涂’,才是最打动我的地方。它让我意识到,育儿不是一场完美的演出,而是一场充满瑕疵但热气腾腾的修行。
评分我拿起这本书的时候,原本是想找点放松的读物,没想到却被作者那股子不加修饰的率真劲儿给狠狠地拽了进去。这本书的节奏感很强,就像是有人在你耳边絮絮叨叨地讲述着她最近的遭遇,语速时而急促,时而又带着一种慢悠悠的叹息。我印象最深的是她描绘的那些琐碎的家庭日常,比如抢着使用洗手间的小剧场,或者为了一块饼干引发的家庭“小型谈判”。这些场景,作者的处理方式非常巧妙,她没有将重点放在‘教育’上,而是放在‘观察’和‘感受’上。读起来,与其说是在看文字,不如说是在观看一场场即兴的家庭情景喜剧。特别是她提到自己努力想维持的‘体面’和孩子随时可以把它撕碎的‘破坏力’之间的较量,那种挣扎,我深有体会。这本书的好处在于,它承认了混乱的合理性,让那些在育儿路上感到自己不够完美的父母们,终于可以松一口气,原来大家都是这样过来的。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非常松散,但正是这种松散,才营造出一种极其亲密的阅读氛围。它没有固定的主线,更像是一系列生活中的‘闪回’镜头,时而聚焦于餐桌上的口角,时而又飘向某个雨天的下午,孩子在窗边无聊的涂鸦。作者的观察角度非常独特,她似乎总能从那些最微不足道的小事中,挖掘出关于人性、关于成长的深刻洞察。比如她写到孩子对‘公平’的执着追求,那种近乎偏执的逻辑,让我重新审视了我们大人习以为常的‘妥协’和‘变通’到底意味着什么。这本书的语言是活泼的,充满了网络流行语和生活化的俚语,读起来毫无阅读障碍,仿佛就是身边一个朋友在跟你分享她最近遇到的奇闻异事。它成功地记录了时间的流逝,不是以年为单位,而是以孩子一个新词汇、一个新习惯的养成来标记的,充满了时间的重量感和流逝感。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风格,用‘烟火气十足’来形容可能都略显不足,它简直是把生活里的油烟味、汗水味、还有一点点孩子身上特有的奶味都揉进了字里行间。我非常欣赏作者那种‘记录者’的姿态,她似乎并不急于给出一个明确的结论或者解决方案,而是像一个拿着放大镜的生物学家,细致入微地观察着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突变’。书中有些篇章读起来有点像散文诗,有些地方又像日记体的吐槽大会,这种风格上的跳跃,反而让阅读体验充满了惊喜。我尤其喜欢她描绘的那些因为孩子而被迫启动的‘第二人生’,比如突然要了解最新的动画片梗,或者为了应付学校的奇葩作业而进行的‘临时特训’。这不仅仅是一个母亲的日记,更像是一部关于中年人如何被生活‘重塑’的侧面史。读完后,我感觉自己不仅放松了,还被一种踏实的温暖包裹住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