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孩子,别慌
定价:25.00元
作者:孙云晓
出版社: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7-01
ISBN:978751480675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41kg
编辑推荐
教育家孙云晓先生在微博上*用心写作的就是《教育感悟》专栏,这些教育感悟代表了孙先生近年来*重要的教育思考和建议。《孩子,别慌》这本书既选取了上述教育感悟的精华,又做了重要的扩充,提出了现代家庭教育的八大理念与方法。对于幼儿和中小学生的父母与教师来说,如果您希望了解一些现代的教育思想和具体可行的教育方法,《孩子,别慌》这本书值得一读。
内容提要
2009年底,教育家孙云晓先生在新浪开设微博 (weibo/sunyunxiao) ,其中的“孙云晓教育感悟”专栏,随时记录孙云晓体验、观察、阅读与交流的心得,达到600多条。这些“微语录” ,因其精辟、实用,成为*受博友欢迎的内容,关注的粉丝高达210万。《孩子,别慌!》应博友呼吁而出版,但它绝不仅仅是孙云晓的微博结集,而是根据广大父母读者的切实需要全新架构,提出了现代家庭教育的八大理念和方法。既有言简意赅的警言妙句,也有精辟独特的理论分析,更有实用可行的方法指导,涉及孩子的方方面面。能给父母全方位的家教指导,很快提升父母的家教水平,让亲子关系更加和谐,让孩子们健康成长。
目录
作者介绍
孙云晓,男,1955年出生于山东青岛,是当代中国具有影响力的教育专家,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会长,《少年儿童研究》杂志总编辑。1999年被国务院表彰为有突出贡献的教育科学研究专家。1993年发表报告文学《夏令营中的较量》震撼全国,引发热烈持久的教育大讨论,推动了教育改革。他的一系列教育观点影响重大,如“教育的秘诀是真爱”“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良好习惯缔造健康人格”等。教育代表作有《孙云晓教育作品集》(8卷)、《孙云晓家庭教育文集》(5卷)、《拯救男孩》、《拯救女孩》等。其中《藏在书包里的玫瑰》2004年出版后引起社会重大反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那种略带手绘感的插图,色彩搭配得非常和谐,一下子就能抓住我的注意力。翻开内页,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摸上去很舒服,而且印刷的清晰度极高,即便是字体很小的部分也能看得一清二楚,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也不会感到太累。装订也很结实,感觉能经受住反复翻阅的考验。我特别欣赏它在细节处理上的用心,比如扉页上印着的一段小小的引言,虽然内容可能跟正文关系不大,但它营造出了一种阅读前的仪式感,让人对即将展开的故事充满了期待。而且,书脊的设计也很有特点,放在书架上辨识度很高,很容易就能从一堆书里把它找出来。总的来说,从物理层面来讲,这本书的制作水平绝对是上乘的,这让阅读体验在未开始之前就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看得出出版社在成本投入上确实下了功夫,绝对值回票价。
评分坦白说,我一开始对这种“育儿/自我帮助”类的书籍抱有一丝怀疑,总觉得很多内容都是老生常谈,换汤不换药。然而,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印象。它的独特之处在于那种近乎“反直觉”的洞察力。它没有迎合大众对“完美父母”或“无忧无虑”的虚妄追求,反而大胆地探讨了那些我们通常试图隐藏或否认的脆弱时刻。我记得书中有提到一个关于“不确定性”的章节,作者并没有试图提供一个“确定无疑”的答案,而是赞美了在迷雾中探索的勇气。这种坦诚和真实感,让我感到极大的慰藉,仿佛作者是我的老朋友,毫不设防地分享着自己最深层的困惑,然后一起寻找出路。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生活中的小挫折的容忍度都提高了,不再那么斤斤计较于结果,更享受过程中的每一次挣扎与学习。
评分从文学性的角度来审视这本书,它的语言风格简直是一股清流。我平时偏爱那些文字功底扎实的作家,而这本书的作者显然也深谙文字的魅力。他的句子长短错落有致,富有音乐感,读起来有一种自然流淌的节奏感,让人沉浸其中,完全忘记了自己是在“学习”而不是在“阅读故事”。很多段落的措辞精妙到我忍不住要停下来,默默地在心里赞叹一番,甚至想要抄写下来。比如,他形容焦虑时使用的那个比喻——像是一只被困在玻璃瓶里的小昆虫,不断撞击着看不见的边缘,那种精准的画面感和强烈的代入感,让人立刻就能体会到那种无助与徒劳。这种高级的文字表达,使得即便是探讨严肃的心理议题,也变得赏心悦目,充满了美感。
评分这本书对我的影响是深远且结构性的,它不仅仅是解决了一两个具体的小问题,而是像对我的思维模式进行了一次彻底的“系统升级”。在此之前,我的应对机制可能更倾向于“逃避”或“强行压制”,总是希望问题能自己消失。但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开始建立起一套全新的“面对”机制。我开始关注问题的根源,而不是仅仅处理表面的症状。例如,书中关于“接纳失败”的部分,它并不是简单地叫人“接受”,而是提供了一套详尽的“心理重构”步骤,教你如何把一次挫折的能量转化为下一次尝试的燃料。这种强调内在能动性的教育方式,让我感觉自己真正拿回了生活的主导权,不再是那个被外界环境牵着鼻子走的旁观者。这本书,更像是一份人生使用说明书的深度修订版,每一页都充满了让你豁然开朗的智慧。
评分我最近读了很多关于心理成长和情绪管理方面的书籍,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非常独特,它不像那些生硬的理论说教,而是真正做到了将深奥的道理融入到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作者的叙事方式极其细腻,笔触温柔而有力,仿佛一位经验丰富、充满智慧的长辈在耳边轻声开导。我尤其喜欢它对“恐慌”这个主题的解构,它没有一味地去压制负面情绪,而是引导读者去正视、去理解情绪背后的真正需求和驱动力。其中有一段关于呼吸练习的描述,仅仅用几句话,却清晰地勾勒出了那种从焦虑到平静的微妙过渡,我尝试着在感到压力山大时运用了一下,效果出乎意料地好,那种被“抓着”的感觉瞬间松弛了不少。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套可以立即上手操作的“情绪急救包”,而不是空泛的哲学探讨,实用性极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