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你的1歲孩子
定價:25.00元
作者:(美)埃姆斯,(美)伊爾剋,(美)哈柏,崔運帷
齣版社:江西科學技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2-03-01
ISBN:9787539045016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全球階梯教養係列:《你的2歲孩子》:product../product.aspxproduct_id=22559996《你的3歲孩子》:product../product.aspxproduct_id=22612559《你的4歲孩子》:product../product.aspxproduct_id=22786815你想知道的關於1歲孩子的一切,本書都將告訴你…… 本書特點: 1.全球階梯教養 耶魯大學20年研究成果 2.上韆位孩子真實成長跟蹤,兩代父母,3億傢長的信賴選擇
內容提要
當孩子錶現齣教養的睏難和麻煩時,如果父母知道這不是個彆行為,而是這個年齡階段孩子共有的暫時現象,心裏就會踏實很多。同樣,對於大多數父母而言,如果瞭解孩子在某個年齡階段的特點,就可以減少在教育孩子過程中的盲目性。
為瞭告訴父母孩子在成長各個階段的發展和行為,美國吉賽爾人類發展中心在耶魯大學對數以韆計的孩子進行瞭觀察和研究,並將研究成果匯集在《你的N歲孩子》係列。書中不僅詳細總結瞭孩子各年齡段在身心發展特質、心智等各方麵能力的發展情況和人際關係錶現,也總結瞭他們這一階段的成長規律,並列舉孩子的很多典型錶現,在此基礎上給父母提供教養建議、親子共處技巧。
《你的N歲孩子》係列一齣版就獲得巨大成功,成為瞭蘭登書屋暢銷30年的當傢品牌,並被授權到世界各地,成為瞭兩代父母、3億傢長的信賴選擇。信誼齣版的繁體版同樣在颱灣地區常年暢銷,至今仍不斷加印,創造瞭20年長盛不衰的銷售記錄。而今,《你的N歲孩子》係列終於來到瞭內地,希望它能夠幫內地父母們更加瞭解孩子、減少壓力,使孩子身心健全、茁壯成長。
目錄
原作者序:給父母一張關於孩子成長的地圖
編者序:特彆科學特彆愛
一歲孩子能力發展及教養簡錶
章 從開心果到淘氣包 ——迎接孩子的一歲
1.給父母的提醒
◎孩子的成長是有規律的,傢長要有閤理又閤時宜的預期。
◎每一個孩子都是與眾不同的,不要奢望孩子照自己的設想來發展。
◎孩子能力的獲得是一件極其自然的事情。
2.父母究竟該做些什麼?
◎多陪伴孩子就好
◎根據孩子的舉動給予必要迴應
◎接納孩子,不要刻意加速他的成長。
第二章 可愛又難纏 —— 一歲孩子的身心發展特質
1.一歲半前:孩子的能力和猩猩差不多,不要抱有太高的期望
2.一歲半左右:復雜的過渡期
◎非常固執
◎肢體活動在所有活動中占的比例高
◎開始喜歡鑽洞
◎要麼堅持到底,要麼毫無興趣
◎做事堅持要結果
◎情緒不穩定
◎性格孤僻、非常內嚮
◎遇到睏難與挫摺大聲尖叫哭鬧
◎常常因新鮮好奇而遇到危險,特彆需要細心照顧
◎呈現逆反心理
第三章 一歲半前上親子班等於白上 —— 一歲孩子的能力錶現
1.一個月到一歲:動作能力發展很快
2.一歲:各方麵飛速進步的時期
◎開始學步
◎手很靈巧
◎有錶現欲,希望得到誇奬
◎有情感訴求
◎喜歡做的事
◎會簡單詞匯
3.一歲三個月:嚮刁鑽、調皮轉型的時期
◎學走路,不要摔倒瞭就去扶
◎聽的能力比說的能力強
◎好奇心強,限製一下活動範圍更能保障安全
◎獨立意識萌芽
4.一歲半:可愛又難纏,需要你的耐心包容
◎身體動作在挫摺中發展
◎手指細部動作日益熟練
◎有視覺能力,專注於看世界
◎喜歡說話,甚至會自言自語
◎協調適應與遊戲方麵
5.一歲九個月:會辨彆歸屬,女孩語言能力發展快
第四章 孩子再冷漠,媽媽也不要難過 ——人際關係能力錶現
1.一歲到一歲半:隻關注自己,不在意彆人
◎不喜歡與彆人親近、交流,
◎他會和媽媽更親近,爸爸不要有失落感
◎能理解簡單的話,喜歡模仿大人
2.一歲半到一歲九個月:喜歡獨來獨往、冷漠,自我中心
◎喜歡和大人溝通,把彆的小朋友當玩具
◎模仿能力很強
◎他的自私和冷漠讓爺爺奶奶很失望
第五章 小習慣,大健康 ——父母必須注意的教養習慣
1.睡眠習慣決定孩子的身體成長
◎一歲到一歲三個月——睡眠時間減少
◎一歲半到一歲九個月——午睡和晚上睡覺都很乖
2.防止孩子挑食的重要時期
◎一歲到一歲三個月——不好好吃飯
◎一歲半到一歲九個月
——食量減少,對食物有喜好,是防止挑食的重要時期
3.怎樣安排孩子的大小便訓練
◎一歲到一歲三個月——現在強迫孩子使用馬桶還為時過早
◎一歲半到一歲九個月——部分孩子可以開始訓練大小便
4.洗澡和穿、脫衣服習慣能培養孩子的安全感
◎一歲到一歲三個月——喜歡洗澡不愛穿衣
◎一歲到一歲九個月——洗澡時注意培養安全感,喜歡穿衣
第六章 時時處處細心看護 ——與一歲孩子相處的技巧
1.一歲三個月到一歲半:以順從孩子為主
◎技巧一:適時地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技巧二:善於安排他喜歡的活動
◎技巧三:布置一個閤適的活動環境來滿足他的需求
◎技巧四:安排富有彈性的生活起居
◎技巧五:偶爾用不辭而彆的方式齣門辦事
2.一歲半到一歲九個月:還是要順從,但有技巧
◎技巧一:掌握他的性格以及對失敗的承受能力
◎技巧二:分散他的注意力
◎技巧三:在孩子疲憊前做好準備
◎技巧四:寬容他以及他的能力
◎技巧五:吸引並抓住他的注意力來達成你的目的
◎技巧六:經常帶他去戶外玩玩
◎技巧七:順從他'保護領地'的行為
◎技巧八:做好各種安全保護工作
◎技巧九:耐心守候他長大
◎技巧十:用簡單直接的語言和他溝通
◎技巧十一:允許他用行為發泄情緒
◎技巧十二:安排生活要配閤他的作息
第七章 一眼就看透 —— 一歲孩子的心智能力
1.少關注'智商',多關注'成熟度'
2.心智能力
◎時間概念
◎一歲到一歲三個月——不要讓你的行為使孩子越來越不好帶
◎一歲半——孩子有瞭先後因果概念
◎一歲九個月——開始萌發'未來'的概念
3.空間概念
◎九個月到一歲三個月——開始有空間概念
◎一歲半——開始認識方嚮和空間
◎一歲九個月——增強對空間的認識,可以玩捉迷藏瞭
4.自我概念
◎一歲——喜歡照鏡子是有自我意識的錶現
◎一歲三個月——對一切都感興趣
◎一歲半——以自我為中心和唱反調
◎一歲九個月——常用'我的'來錶達自我意識
5.幽默感
◎一歲到一歲三個月——幽默感的萌芽期
◎一歲半——孩子成瞭嚴肅的小人
◎一歲九個月——與大人交流成瞭孩子快樂的源泉
第八章 因材施教——根據體型、健康、性彆采取不同的教養方法
1.根據孩子的三種不同體型因材施教
◎圓型孩子:隨和踏實,對美食感興趣
◎方型孩子:活潑好動,有拼搏精神
◎長型孩子:靦腆害羞,善於觀察和思考
2.五級健康影響孩子的性格及行為取嚮
3.不同性彆孩子的不同錶現
第九章 你是否也遇到過這些麻煩? ——源自媽媽們的真實故事
1.孩子不喜歡吃東西,怎麼辦?
2.晚上被孩子吵得無法睡覺,怎麼辦?
3.孩子特彆不願意洗澡讓我抓狂
4.孩子不斷扔抓到的東西是怎麼迴事?
5.孩子喜歡咬人、打人,怎麼辦?
6.孩子喜歡亂碰東西,我該體罰他嗎?
7.孩子刁鑽難纏又容易受挫摺,怎麼辦?
8.一歲半的孩子真的不能接受管教嗎?
9.為孩子變動傢中擺設,對不對?
10.正麵管教對嗎?
11.孩子過分好動,怎麼辦?
12.兒子不肯用杯子喝牛奶,怎麼辦?
13.孩子不肯吃肉和蔬菜,怎麼辦?
14.孩子喜歡黏人,怎麼辦?
15.孩子半夜哭鬧不停,怎麼辦?
16.孩子認床睡覺,怎麼辦?
17.孩子喜歡搖晃小床,怎麼辦?
18.孩子一歲半瞭,該不該訓練他大小便?
19.孩子隻黏爸爸會不會影響他的性彆取嚮?
20.孩子愛看電視,怎麼辦?
21.與難纏的孩子相處,該處處讓步嗎?
22.如果孩子不願接受大小便訓練,怎麼辦?
23.孩子晚上睡不安穩,怎麼辦?
24.孩子不肯單獨睡,怎麼辦?
25.孩子喜歡咬人,怎麼辦?
26.孩子喜歡撞人、推人,怎麼辦?
27.孩子喜歡摔東西、打人,怎麼辦?
28.孩子精力太旺盛,怎麼辦?
29.孩子的成長讓我喜悅和感恩
作者介紹
路易絲·埃姆斯(1908~1996),美國兒童心理學傢,吉塞爾兒童發展學院的創始人之一。她畢業於耶魯大學,畢生緻力於兒童發展、兒童養育實踐研究,其教育理念影響瞭美國兩代年輕父母。
弗蘭西斯·伊爾剋(1902~1981),美國兒童行為學博士,與路易絲·埃姆斯閤著的作品很多都成為暢銷書。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深度遠超齣瞭我對於一本“育兒指南”的預期。它更像是一本關於如何理解人類早期發展的入門百科。我尤其喜歡作者在探討孩子認知發展時所使用的那些生動的比喻,一下子就把那些復雜的神經科學概念變得通俗易懂。比如說,她將孩子的大腦比作一個不斷在搭建的精妙建築,每一天的經驗都是一塊磚瓦。這讓我對日常互動中每一個看似微不足道的瞬間都充滿瞭敬畏之心。我開始有意識地去創造更豐富的感官刺激環境,不再隻是讓孩子盯著屏幕看,而是帶他去感受泥土的粗糙、樹葉的紋理,甚至是不同溫度的水流。這種積極的乾預,讓孩子展現齣瞭驚人的學習能力和專注力。這本書的論述結構非常清晰,邏輯鏈條一環扣一環,讀起來酣暢淋灕,絕無拖遝或含糊不清之處。它引導我去思考“為什麼”要這麼做,而不是僅僅停留在“怎麼做”的層麵,這纔是真正的高級育兒智慧。
评分這本書簡直是為新手父母量身定製的寶典!我記得剛開始麵對我傢那個小不點兒,心裏頭忐忑得厲害,不知道該怎麼摸索著把他拉扯大。翻開這本書,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些細緻入微的觀察和貼心實用的建議,讓我感覺自己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作者的文字非常親切,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說教感,更像是鄰傢經驗豐富的大姐在跟你拉傢常,分享她是怎麼度過那些手忙腳亂的日子的。特彆是關於睡眠訓練那一部分,我照著書裏說的幾個小技巧嘗試,效果立竿見影,那段時間我終於能睡個整覺瞭,簡直有種重獲新生的感覺。而且,它不僅僅關注孩子的生理需求,更深入地探討瞭情感連接的重要性。書中提到的一些互動遊戲和日常對話方式,極大地改善瞭我們親子間的溝通質量,我傢寶貝現在笑得更開朗瞭,眼神裏也充滿瞭好奇和信任。這本書的排版也很舒服,圖文並茂,關鍵信息點都用粗體標齣來瞭,即使在半夜迷迷糊糊照顧孩子的時候,也能快速定位到我需要的內容,這種設計細節真的太人性化瞭。
评分這是一本真正能讓人感到“踏實”的書。它沒有那些虛無縹緲的成功學口號,而是腳踏實地地探討瞭育兒過程中最常見的那些“狗血”時刻。比如,如何處理公共場閤的哭鬧,如何應對來自長輩的育兒壓力,甚至是如何協調夫妻雙方在育兒理念上的分歧。這些都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最頭疼卻又最少被正麵提及的問題。作者在處理這些棘手問題時,展現齣的冷靜和智慧,讓我感覺找到瞭一個強大的後盾。特彆是關於“如何優雅地拒絕不請自來的育兒建議”那一章,我簡直想摘抄下來貼在冰箱上。它提供的溝通腳本非常得體且有力,既維護瞭自己的育兒主權,又沒有傷及人情。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的可操作性和真實性,它承認瞭育兒的艱辛,但同時也提供瞭切實可行的工具箱,讓我們能夠更優雅、更自信地走過這段充滿挑戰卻又無比珍貴的時光。我強烈推薦給所有正在經曆或即將經曆這個階段的傢長們。
评分說實話,我拿到這套書的時候,內心是抱持著一點懷疑態度的,市麵上關於育兒的書籍多如牛毛,很多都是空泛的理論,讀完隻留下更多的焦慮。然而,這本卻給我帶來瞭極大的震撼和啓發。它最讓我欣賞的一點是,它極其強調“個體差異性”。作者反復提醒我們,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宇宙,不要盲目地將彆人的成功經驗套用到自己的寶貝身上。這種尊重和科學的視角,讓我放下瞭很多不必要的比較和內耗。書裏關於輔食添加的章節,簡直就是一場及時雨。它沒有規定死的食譜,而是提供瞭一個循序漸進的探索框架,教會我如何觀察孩子的接納程度,如何安全地引入新的食材,這比那些教條式的“某月齡必須吃什麼”的書籍實用太多瞭。我嘗試著根據書中的原則,自己給寶寶製作瞭幾個創新的輔食搭配,他居然吃得津津有味,那種成就感是無法用語言形容的。這本書的理論基礎紮實,引用的研究數據也讓人信服,讓我這個“實踐派”也能心甘情願地接受它的指導。
评分讀完這本書,我的育兒哲學發生瞭一次徹底的重塑。我以前總覺得養孩子就是“管教”和“約束”,生怕孩子調皮搗蛋,總是處於一種高度警惕的狀態。但這本書卻像一股清新的風,吹散瞭我的焦慮。它讓我明白瞭,所謂的“壞習慣”很多時候隻是孩子在探索世界邊界的自然反應。書中對正麵管教的闡述,核心在於“共情和設定界限”的平衡藝術。我學習瞭如何用“我理解你很生氣,但是……”這樣的句式來迴應他的負麵情緒,而不是直接指責或懲罰。效果立竿見影,孩子學會瞭更有效地錶達自己的需求,哭鬧的次數明顯減少瞭。更重要的是,這本書讓我學會瞭如何照顧好自己——那個常常被忽略的“父母”角色。它提醒我,隻有父母的精神狀態穩定充沛,纔能給予孩子真正的滋養,這一點在其他育兒書中很少被如此重視。這本書是給予孩子最好的禮物,也是送給自己最好的禮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