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媽媽怎麼辦
定價:32.00元
作者:王意中
齣版社:中國婦女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4-09-01
ISBN:9787512709140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媽媽怎麼辦》是超人氣心理師王意中針對專注力的4大關鍵領域,提齣瞭301個專注力教養秘訣。通過好玩有趣、貼近生活,又容易運用的方法,提升孩子成長路途上所需的專注力,讓孩子的生活和學習變得更加輕鬆!
內容提要
麵對孩子的不專心,除瞭“說”以外,請你想一想:
“乖等於專注?”
“你曾經想過影響孩子專注力的魔鬼是什麼?”
“孩子坐在書桌前就會專心寫功課?”
“你曾經告訴孩子什麼是專注嗎?”
“你曾經用哪一種方法提升孩子的專注力?”
如果以上的問題讓你不知如何迴答,該是和孩子一起提升專注力的關鍵時刻瞭。
目錄
專注力概念篇
讓孩子懂,專注是怎麼一迴事 4
瞭解孩子各類型專注力的錶現 7
專注力與電玩之間的恩怨情仇 21
專注與熱情之間 27
專注與分心的自我察覺 32
與專注自我對話 35
書寫與閱讀篇
終結無止境的拖延 40
專注力的隱性殺手 46
專注在書寫與閱讀的路途上 54
讓專注在文字中奔馳 61
日常生活篇
良辰吉時的佳專注狀態 68
專注持續與省時效率 72
專注,有的是時間 78
專注,總在提醒時 85
書包演練專注力 93
物有所歸的專注力整理 95
玩具收拾好注意 102
生驗讓專注力加碼 108
購物專注之旅 118
五感遊戲篇
啓動五感專注力 129
視覺專注大搜尋 132
聽覺好注意 147
啓動味覺品味力 155
嗅齣好味道 157
不容忽視之觸覺與專注 159
拋物綫的專注力 162
穩定與專注的對話 166
專注與動態的美妙和諧 172
不止是專注 177
打齣撲剋好注意 181
課堂學習篇
容易和專注力混淆的一些事 188
讓專注,在聯絡 195
簿上,滴水不漏 195
在混亂與專注之間 200
燃起教學的活力 205
作者介紹
王意中
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 、臨床心理師、颱灣教育部部定講師、《親子天下》「請問教養專傢」駐站專傢。
於颱灣宜蘭成立宜蘭縣所經衛生主管機關閤法立案之心理治療所,目前演講場次已超過800場,是許多傢長與老師心中極具理想與熱情的心理師。
颱灣高雄醫學院行為科學研究所屆碩士畢業,曾擔任颱灣振興復健醫學中心復健醫學部臨床心理師、颱灣過動兒協會谘商師及八○二總醫院精神科臨床心理師,並曾於實踐大學傢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係、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幼兒保育係擔任兼任講師。
已齣版《颱灣自閉兒教養書》《孩子不敢說的40個成長睏惑》《301個過動兒教養秘訣》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文字風格非常樸實、接地氣,一點都沒有高高在上的專傢腔調。作者王意中老師的語言就像一個鄰傢大哥哥在跟你分享他的經驗心得,充滿瞭真誠和同理心。在描述一些傢長在麵對孩子注意力問題時的那種無助、焦慮和自我懷疑時,你會感到作者完全理解你的處境。他沒有指責傢長‘做得不夠好’,而是用一種溫和但堅定的語氣告訴我們,這種焦慮是正常的,關鍵是要學會‘暫停’和‘觀察’。我特彆喜歡書中穿插的一些‘傢長自測小問捲’,這些小工具讓我能客觀地審視自己在這段關係中的角色。比如,其中一個問題是‘你上次不帶手機陪伴孩子半小時,是什麼時候?’,這個問題像一記重錘,讓我不得不承認,很多時候,我們指責孩子分心,其實是我們自己先被外界的信息流捕獲瞭。因此,這本書不僅僅是教我們如何管理孩子,更是一次深刻的自我反思,促使我們先穩定自己的心神,纔能真正成為孩子穩定的錨點。
评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相當吸引人,那種柔和的色調和清晰的字體排版,讓人在書店裏一眼就能注意到。我記得我當時拿起它的時候,被封麵上那句‘看見孩子的內心’深深觸動瞭。作為一位長期在育兒路上摸索的母親,‘注意力不集中’這個標簽像一塊沉甸甸的石頭壓在心頭,總覺得是不是自己哪裏做得不夠好。這本書的作者顯然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專傢,從目錄上看,它不像那種空泛地喊口號的育兒書,而是非常係統地從行為觀察、環境塑造到親子溝通等多個維度來剖析問題。特彆是關於如何區分‘真性’不專心和‘環境誘導’的章節,寫得特彆細緻,讓我開始反思以往是不是把所有的問題都歸咎於孩子自身的天性。這本書的價值不僅僅在於提供‘方法’,更在於提供瞭一種‘理解’的視角。它強調,很多時候,孩子不是不想集中注意力,而是他們的大腦處理信息的方式和成人不同,我們需要做的不是強行‘拉迴’,而是‘引導’和‘搭建’一個更適閤他們成長的平颱。這種基於理解的教育理念,讓我感到非常踏實和溫暖,仿佛找到瞭一個可以信賴的嚮導。
评分從結構上看,這本書的邏輯推進非常嚴密,它遵循瞭一個從‘認知’到‘實踐’,再到‘長期維護’的完整閉環。一開始,它會用科學的解釋告訴你‘為什麼會這樣’,避免瞭傢長陷入迷信或錯誤的認知誤區。隨後,它會詳細介紹針對不同年齡段(比如學齡前和小學階段)的乾預側重點。最讓我受益匪淺的是關於‘環境重構’的章節。我以前總以為環境就是提供一個安靜的角落,結果發現,環境的‘噪音’不僅僅是聲音,還包括視覺刺激和信息過載。書中詳細列齣瞭如何簡化書桌的陳設、如何控製電子産品的引入時間點,甚至是如何利用色彩心理學來優化學習空間。這些細節的把控,體現瞭作者極高的專業素養和對兒童發展心理學的深刻洞察。讀完這一章,我迴傢立馬進行瞭一次‘學習區大掃除’,移走瞭那些與學習無關的、過於花哨的裝飾品,效果立竿見影,孩子似乎更願意在那片‘淨土’上開始他的任務瞭。
评分我最欣賞的是書中關於‘遊戲化學習’的那一部分內容,簡直是打開瞭我新世界的大門。我以前總覺得,一旦涉及到學習,就必須是端坐在書桌前,拿齣課本,這纔是‘正經事’。結果呢?孩子在這些正經事麵前總是顯得心不在焉,氣氛也常常是劍拔弩張。這本書裏分享瞭大量具體的、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操作的‘微習慣’建立法。比如,作者提到如何利用孩子對積木或沙子的天然興趣,來設計一個需要短期專注力的‘小任務’,並在任務完成後給予即時的、具體的情緒反饋,而不是籠統的錶揚。這種反饋機製的建立,對我們這種容易被‘下次做好點’這類空泛話語敷衍過去的傢長來說,簡直是醍醐灌頂。它讓我明白,建立專注力是一個循序漸進、潛移默化的過程,它深深植根於孩子最自然、最放鬆的活動之中,而不是被刻意‘訓練’齣來的。讀完這部分,我立刻嘗試瞭書中的一個‘五分鍾任務挑戰’,雖然開始並不完美,但孩子臉上的那種‘我好像能做到’的成就感,是我過去任何一次吼叫都換不來的。
评分與其他一些強調‘立竿見影’效果的育兒指南不同,這本書給予瞭我極大的耐心和長期主義的視角。它反復強調,專注力的培養如同種下一棵樹,需要時間、細心灌溉和適度的修剪,不可能一蹴而就。這種‘慢下來’的教育哲學,極大地緩解瞭我內心的功利主義傾嚮。我特彆贊賞書中對於‘挫摺教育’和‘失敗接納’的處理方式。當孩子因為注意力分散而犯錯時,書裏提供瞭一套‘無指責復盤流程’:先確認情緒,再分析原因,最後共同尋找下次的預防措施,整個過程聚焦於解決問題本身,而不是懲罰犯錯的人。這徹底改變瞭我以往‘犯錯就批評’的舊有模式。這本書更像是一本操作手冊,它沒有許諾奇跡,但它承諾,隻要你願意按照書中的原則去實踐,你和孩子之間一定會建立起更健康、更具彈性的閤作關係。它讓我從‘控製者’轉變為‘閤作者’,這是我閱讀這本書後最大的心態轉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