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教养孩子从旅行开始 |
| 作者 | 景蕾 |
| 定价 | 39.80元 |
| 出版社 | 漓江出版社 |
| ISBN | 9787540767211 |
| 出版日期 | 2017-05-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16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身为一名央视前导演,作者在双胞胎女儿6岁前,几乎已经带她们看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在父母亲的故乡感受亲情的环绕,在异地他乡体会路人的温情,更在人头攒动处体察人情冷暖;曾徒步丈量标志现代文明的大都市,曾勇敢翻越陡峭的大山,也曾领略大海的浩瀚辽阔,更曾亲历*气候的挑战……如今9岁的双宝贝,已经出落成两位出口成章、秀外慧中、人见人爱的小淑女。作为一名辣妈,作者积累了很多的话想要跟广大父母分享。本书尤其适合0—7岁孩子及其父母 |
| 作者简介 | |
| 景蕾,亲子教育专家、作家,曾是央视少儿频道导演,现为央视网特约主持人,新教育的特约讲师,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艺术人生影视联盟副会长。双胞胎女儿出生后,她辞去令人艳羡的工作,回归家庭做了全职妈妈。她坚信“旅行是好的教养”,两个女儿6岁前,已游历众多名山大川。在她陪伴下,两个女儿获得喜人的成长,表达、写作、涵养等各方面表现不俗。她是一位真正用心陪伴孩子成长的妈妈。作为亲子教育专家及新教育的特约讲师,作者已受邀在全国各地做讲座超过100场。作品有《灵子的生活》《青春菩提——看夕阳的灵子》等。 |
| 目录 | |
| 序言:陪伴是好的爱,旅行是好的教养/1 准备篇 亲子旅行那些事儿/ 1 旅行不是旅游/ 2 在日常生活中旅行/ 2 慢一点,学会浪费时间/ 3 慢一点,请用合适的方式给成长以时间/ 4 慢等花开/ 4 不要心疼孩子的小脚丫/ 5 行走中的善行养善心/ 5 手机、相机、摄像机、书、涂鸦本、伴侣玩具和人民币, 一样都不能少/ 6 每个旅行都有主题/ 7 一半尊重孩子,一半尊重自己/ 8 返璞归真是旅行真谛/ 9 出发篇 小朋友的旅行从身边认知开始/ 11 八角游乐园的流年/ 12 周岁八角游乐园的旋转木马/ 12 6岁的攀岩/ 15 潭柘寺——乐呵呵爬山/ 18 青龙湖——北京的海/ 23 行走篇 不到两岁开始远行/ 27 一 每个人都有故乡/ 28 妈故乡在延安/ 30 紫小猫粉小猫次远行/ 30 爱老人就是爱孩子/ 33 在世界的角落连接世界/ 35 延安中学/ 37 学会别离/ 39 并没有结尾/ 41 回爸爸的故乡/ 43 不是爸爸他是谁?/ 47 麦兜的烦恼/ 48 外婆在十三朝古都西安/ 50 二 世界那么大,我们去看看/ 54 黄河边上的碛口古镇和李家山村/ 55 的水母/ 73 美丽的单细胞动物会/ 73 不论东西,都是人类的小孩子/ 80 天蝎是个笨小孩儿/ 89 小红白/ 91 南戴河 3 对双胞胎的友谊/ 96 两去上海/ 100 初来乍到,已被人性关照/ 103 世博会精力充沛的小孩儿/ 105 黄浦江上坐过来坐过去的轮渡/ 109 雷雨中洗澡澡的小孩儿/ 111 温暖的告别/ 117 人民广场吃莲子/ 119 朱家角的小乌龟/ 123 深度旅行之小长山岛/ 130 帽子被美人鱼借走了/ 130 边防哨卡/ 135 欢乐的金沙滩/ 140 2 个妈妈 3 个娃娃/ 142 妈妈害怕了/ 144 小长山岛上的朋友,会再见/ 147 你的大连我的小连/ 149 圣亚海洋世界里有趣的动物/ 149 小朋友可以一起拍照吗?/ 154 沿着海岸线行走/ 156 穿雨衣的快乐小孩儿/ 161 3 点起床的天蝎等在 6 点的站台/ 171 七月的三亚会变魔术/ 173 大东海的六一/ 173 夕阳下的亚龙湾/ 179 犯法的猴子/ 185 民族的风情浓缩在景区和舞台/ 189 三 仁者爱山之赏名山种仁爱 / 194 九华山别有洞天/ 195 九华山后山很清静/ 196 在危险里打了个转儿/ 203 驴友的矿泉水/ 211 山高水暖黄山行/ 213 好心的摄影师/ 213 带路的夫妻/ 221 黄山日出/ 223 沐浴在玉龙雪山的一米阳光里/ 228 不是收尾的尾声:/ 236 |
| 编辑推荐 | |
| 央视少儿频道前导演的亲子旅行手记 家庭教育专家、知心姐姐 卢勤 央视新闻频道主播、《我的一本课外书》主持人 顾国宁 郑重推荐 旅行,让孩子变得丰富、自信、坚韧、强大! 本书作者曾供职于央视,在生下双胞胎女儿之后,为了给孩子更好给孩子陪伴,放下工作,带着双生子行走在中国的天地间。 |
| 文摘 | |
| 序言 | |
这本旅行主题的书简直是为我这种“说走就走”的灵魂量身定制的!它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感,反而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友,拉着你的手,在你耳边分享着那些关于路上的故事和心得。我尤其喜欢作者描述那些突如其来的小插曲,比如在异国他乡迷路后遇到热心路人,或者因为一场突发的阵雨而发现了隐藏在小巷里的绝美咖啡馆。这些片段读起来真实得让人心头一热,完全不是那种精心策划、完美无瑕的“样板游记”。书里对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生活细节的捕捉特别敏锐,那种细微的差异和碰撞,让人在阅读时仿佛也置身其中,体验着文化冲击带来的那种既陌生又亲切的感觉。它让我重新审视了“旅行”的意义,不再是打卡拍照,而是深入体验和接纳未知。特别是对于那些带娃出游的家长,这本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让你明白,真正的教育,很多时候并不需要刻意的说教,而是发生在那些不期而遇的瞬间里,比如教孩子如何用简单的手势和当地人沟通,或者如何尊重不同饮食习惯。那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远比一堂课本知识来得深刻和持久。它激发了我立刻打包行李的冲动,仿佛只要踏出家门,下一站的惊喜就在等着我。
评分我通常对那些打着“教育”旗号的书持保留态度,但这本书的叙事方式非常独特,它巧妙地将“教养”这个略显沉重的词汇,融入到了轻松愉快的旅途见闻之中。作者的文字功底扎实,遣词造句充满了画面感,读起来酣畅淋漓,完全没有传统教育类书籍那种枯燥的理论堆砌。最让我眼前一亮的是,书中对于“失败的旅行”的坦诚记录。很多旅行书都只展示完美的一面,但这本书却毫不避讳地写了计划被打乱、孩子情绪崩溃、预定落空的窘境。正是这些真实的挫折,才让后面的成长和收获显得如此珍贵。这让我意识到,教养孩子,不就是教他们如何在不完美的世界里保持韧性和幽默感吗?书中对不同地域自然环境的描写,也让我这位平时不太关注户外的读者,都开始对徒步、露营这些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它不仅仅是关于“去哪里”,更是关于“如何与世界相处”的哲学探讨。每次读完一个小章节,我都会停下来,思考自己最近在育儿过程中遇到的类似情境,然后试着用书中描绘的那种更开放、更接纳的态度去应对。这本书,更像是一本可以随时翻阅的“心灵急救包”,让人在感到育儿压力山大时,能找到一个喘息和重新充电的空间。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风格就像一股清新的山风,瞬间吹散了我心中积攒已久的育儿迷雾。它没有使用任何复杂的理论术语,全篇都是以一种娓娓道来的故事形式展开,像是一位年长的旅伴在茶馆里分享自己的见闻。我特别喜欢作者对“意外惊喜”的解读,她将每一次计划外的变故都视为上天赐予的“加分项”,教导我们如何培养孩子面对不确定性的能力和乐观精神。这种心态上的转变,比任何目的地推荐都来得重要。书中对异域风情的描绘极其细腻,无论是某个小镇早市上食物的香气,还是山间清晨薄雾弥漫的景象,都仿佛能穿透纸页,直达读者的感官。这种沉浸式的体验,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也让我对如何引导孩子观察世界充满了新的灵感。读到一半时,我就开始在脑海中规划下一次旅行的“非功利性”目标——不再是为了让孩子学到知识,而是为了让他们体验到不同生存状态下的可能性。这种视角的转换,简直是为我这个常年被应试教育压力困扰的家长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评分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其内在的哲学深度,它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亲子游指南”。它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放手”的教材。作者在分享自己的旅行经历时,非常坦诚地展示了自己从一个控制欲强的母亲,逐渐学会信任孩子、信任环境的过程。这种转变过程的描绘极具感染力,让我开始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过度的保护和干预。书中提及的一些“微冒险”概念,比如让孩子自己负责地图导航一小段路,或者让他们决定晚餐吃什么,这些看似微小的授权,实际上是在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心。文字的节奏把握得非常好,时而急促如赶路途中的心跳,时而舒缓如休憩时的宁静,读起来一点也不觉得拖沓。它没有强迫读者去模仿作者的旅行方式,而是启发读者去挖掘自己家庭的文化和兴趣点,从而设计出属于自己的“教养之旅”。这本书不仅是一本关于旅行的书,更是一本关于如何成为一个更放松、更具适应性的父母的指南。我已经忍不住开始研究世界地图,寻找那些能带来“意料之外的教育时刻”的目的地了。
评分说实话,我买这本书的时候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因为市面上的亲子旅行书籍实在太多了,内容大同小异,无非是推荐几个“亲子友好”的目的地。然而,这本书给我的惊喜是多层次的。它没有给我一份现成的攻略清单,反而提供了一套思考框架。作者似乎在不断地引导读者去探索,去发现自己家庭独有的旅行节奏和教育重点。比如,书中关于“慢旅行”的论述让我深有感触,它挑战了我们“必须看遍所有景点”的焦虑,转而推崇在同一个地方停留更久,深入体验当地生活。这种深入的体验,对于孩子建立安全感和对社区的归属感非常有益。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描述旅途中遇到的小冲突和分歧时所展现出的智慧,那种不是压制,而是引导孩子表达真实感受、寻找共同解决方案的处理方式,非常具有操作性。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收获是,旅行不再是假期的“任务”,而是一种融入日常生活的教育方式。它让我开始关注那些旅行中容易被忽略的细节,比如当地的手工艺品如何制作,或者食物背后的季节性变化,这些都是书本上学不到的宝贵知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