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教養孩子從旅行開始 |
| 作者 | 景蕾 |
| 定價 | 39.80元 |
| 齣版社 | 灕江齣版社 |
| ISBN | 9787540767211 |
| 齣版日期 | 2017-05-01 |
| 字數 | |
| 頁碼 | |
| 版次 | 1 |
| 裝幀 | 平裝-膠訂 |
| 開本 | 16開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身為一名央視前導演,作者在雙胞胎女兒6歲前,幾乎已經帶她們看遍瞭祖國的名山大川:在父母親的故鄉感受親情的環繞,在異地他鄉體會路人的溫情,更在人頭攢動處體察人情冷暖;曾徒步丈量標誌現代文明的大都市,曾勇敢翻越陡峭的大山,也曾領略大海的浩瀚遼闊,更曾親曆*氣候的挑戰……如今9歲的雙寶貝,已經齣落成兩位齣口成章、秀外慧中、人見人愛的小淑女。作為一名辣媽,作者積纍瞭很多的話想要跟廣大父母分享。本書尤其適閤0—7歲孩子及其父母 |
| 作者簡介 | |
| 景蕾,親子教育專傢、作傢,曾是央視少兒頻道導演,現為央視網特約主持人,新教育的特約講師,中國電視藝術傢協會會員,中國電影傢協會會員,藝術人生影視聯盟副會長。雙胞胎女兒齣生後,她辭去令人艷羨的工作,迴歸傢庭做瞭全職媽媽。她堅信“旅行是好的教養”,兩個女兒6歲前,已遊曆眾多名山大川。在她陪伴下,兩個女兒獲得喜人的成長,錶達、寫作、涵養等各方麵錶現不俗。她是一位真正用心陪伴孩子成長的媽媽。作為親子教育專傢及新教育的特約講師,作者已受邀在全國各地做講座超過100場。作品有《靈子的生活》《青春菩提——看夕陽的靈子》等。 |
| 目錄 | |
| 序言:陪伴是好的愛,旅行是好的教養/1 準備篇 親子旅行那些事兒/ 1 旅行不是旅遊/ 2 在日常生活中旅行/ 2 慢一點,學會浪費時間/ 3 慢一點,請用閤適的方式給成長以時間/ 4 慢等花開/ 4 不要心疼孩子的小腳丫/ 5 行走中的善行養善心/ 5 手機、相機、攝像機、書、塗鴉本、伴侶玩具和人民幣, 一樣都不能少/ 6 每個旅行都有主題/ 7 一半尊重孩子,一半尊重自己/ 8 返璞歸真是旅行真諦/ 9 齣發篇 小朋友的旅行從身邊認知開始/ 11 八角遊樂園的流年/ 12 周歲八角遊樂園的鏇轉木馬/ 12 6歲的攀岩/ 15 潭柘寺——樂嗬嗬爬山/ 18 青龍湖——北京的海/ 23 行走篇 不到兩歲開始遠行/ 27 一 每個人都有故鄉/ 28 媽故鄉在延安/ 30 紫小貓粉小貓次遠行/ 30 愛老人就是愛孩子/ 33 在世界的角落連接世界/ 35 延安中學/ 37 學會彆離/ 39 並沒有結尾/ 41 迴爸爸的故鄉/ 43 不是爸爸他是誰?/ 47 麥兜的煩惱/ 48 外婆在十三朝古都西安/ 50 二 世界那麼大,我們去看看/ 54 黃河邊上的磧口古鎮和李傢山村/ 55 的水母/ 73 美麗的單細胞動物會/ 73 不論東西,都是人類的小孩子/ 80 天蠍是個笨小孩兒/ 89 小紅白/ 91 南戴河 3 對雙胞胎的友誼/ 96 兩去上海/ 100 初來乍到,已被人性關照/ 103 世博會精力充沛的小孩兒/ 105 黃浦江上坐過來坐過去的輪渡/ 109 雷雨中洗澡澡的小孩兒/ 111 溫暖的告彆/ 117 人民廣場吃蓮子/ 119 硃傢角的小烏龜/ 123 深度旅行之小長山島/ 130 帽子被美人魚藉走瞭/ 130 邊防哨卡/ 135 歡樂的金沙灘/ 140 2 個媽媽 3 個娃娃/ 142 媽媽害怕瞭/ 144 小長山島上的朋友,會再見/ 147 你的大連我的小連/ 149 聖亞海洋世界裏有趣的動物/ 149 小朋友可以一起拍照嗎?/ 154 沿著海岸綫行走/ 156 穿雨衣的快樂小孩兒/ 161 3 點起床的天蠍等在 6 點的站颱/ 171 七月的三亞會變魔術/ 173 大東海的六一/ 173 夕陽下的亞龍灣/ 179 犯法的猴子/ 185 民族的風情濃縮在景區和舞颱/ 189 三 仁者愛山之賞名山種仁愛 / 194 九華山彆有洞天/ 195 九華山後山很清靜/ 196 在危險裏打瞭個轉兒/ 203 驢友的礦泉水/ 211 山高水暖黃山行/ 213 好心的攝影師/ 213 帶路的夫妻/ 221 黃山日齣/ 223 沐浴在玉龍雪山的一米陽光裏/ 228 不是收尾的尾聲:/ 236 |
| 編輯推薦 | |
| 央視少兒頻道前導演的親子旅行手記 傢庭教育專傢、知心姐姐 盧勤 央視新聞頻道主播、《我的一本課外書》主持人 顧國寜 鄭重推薦 旅行,讓孩子變得豐富、自信、堅韌、強大! 本書作者曾供職於央視,在生下雙胞胎女兒之後,為瞭給孩子更好給孩子陪伴,放下工作,帶著雙生子行走在中國的天地間。 |
| 文摘 | |
| 序言 | |
這本書的文字風格就像一股清新的山風,瞬間吹散瞭我心中積攢已久的育兒迷霧。它沒有使用任何復雜的理論術語,全篇都是以一種娓娓道來的故事形式展開,像是一位年長的旅伴在茶館裏分享自己的見聞。我特彆喜歡作者對“意外驚喜”的解讀,她將每一次計劃外的變故都視為上天賜予的“加分項”,教導我們如何培養孩子麵對不確定性的能力和樂觀精神。這種心態上的轉變,比任何目的地推薦都來得重要。書中對異域風情的描繪極其細膩,無論是某個小鎮早市上食物的香氣,還是山間清晨薄霧彌漫的景象,都仿佛能穿透紙頁,直達讀者的感官。這種沉浸式的體驗,極大地拓寬瞭我的視野,也讓我對如何引導孩子觀察世界充滿瞭新的靈感。讀到一半時,我就開始在腦海中規劃下一次旅行的“非功利性”目標——不再是為瞭讓孩子學到知識,而是為瞭讓他們體驗到不同生存狀態下的可能性。這種視角的轉換,簡直是為我這個常年被應試教育壓力睏擾的傢長注入瞭一劑強心針。
评分說實話,我買這本書的時候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因為市麵上的親子旅行書籍實在太多瞭,內容大同小異,無非是推薦幾個“親子友好”的目的地。然而,這本書給我的驚喜是多層次的。它沒有給我一份現成的攻略清單,反而提供瞭一套思考框架。作者似乎在不斷地引導讀者去探索,去發現自己傢庭獨有的旅行節奏和教育重點。比如,書中關於“慢旅行”的論述讓我深有感觸,它挑戰瞭我們“必須看遍所有景點”的焦慮,轉而推崇在同一個地方停留更久,深入體驗當地生活。這種深入的體驗,對於孩子建立安全感和對社區的歸屬感非常有益。我尤其欣賞作者在描述旅途中遇到的小衝突和分歧時所展現齣的智慧,那種不是壓製,而是引導孩子錶達真實感受、尋找共同解決方案的處理方式,非常具有操作性。讀完這本書,我最大的收獲是,旅行不再是假期的“任務”,而是一種融入日常生活的教育方式。它讓我開始關注那些旅行中容易被忽略的細節,比如當地的手工藝品如何製作,或者食物背後的季節性變化,這些都是書本上學不到的寶貴知識。
评分這本書的魅力在於其內在的哲學深度,它超越瞭傳統意義上的“親子遊指南”。它更像是一本關於如何“放手”的教材。作者在分享自己的旅行經曆時,非常坦誠地展示瞭自己從一個控製欲強的母親,逐漸學會信任孩子、信任環境的過程。這種轉變過程的描繪極具感染力,讓我開始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對孩子過度的保護和乾預。書中提及的一些“微冒險”概念,比如讓孩子自己負責地圖導航一小段路,或者讓他們決定晚餐吃什麼,這些看似微小的授權,實際上是在培養他們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自信心。文字的節奏把握得非常好,時而急促如趕路途中的心跳,時而舒緩如休憩時的寜靜,讀起來一點也不覺得拖遝。它沒有強迫讀者去模仿作者的旅行方式,而是啓發讀者去挖掘自己傢庭的文化和興趣點,從而設計齣屬於自己的“教養之旅”。這本書不僅是一本關於旅行的書,更是一本關於如何成為一個更放鬆、更具適應性的父母的指南。我已經忍不住開始研究世界地圖,尋找那些能帶來“意料之外的教育時刻”的目的地瞭。
评分我通常對那些打著“教育”旗號的書持保留態度,但這本書的敘事方式非常獨特,它巧妙地將“教養”這個略顯沉重的詞匯,融入到瞭輕鬆愉快的旅途見聞之中。作者的文字功底紮實,遣詞造句充滿瞭畫麵感,讀起來酣暢淋灕,完全沒有傳統教育類書籍那種枯燥的理論堆砌。最讓我眼前一亮的是,書中對於“失敗的旅行”的坦誠記錄。很多旅行書都隻展示完美的一麵,但這本書卻毫不避諱地寫瞭計劃被打亂、孩子情緒崩潰、預定落空的窘境。正是這些真實的挫摺,纔讓後麵的成長和收獲顯得如此珍貴。這讓我意識到,教養孩子,不就是教他們如何在不完美的世界裏保持韌性和幽默感嗎?書中對不同地域自然環境的描寫,也讓我這位平時不太關注戶外的讀者,都開始對徒步、露營這些活動産生瞭濃厚的興趣。它不僅僅是關於“去哪裏”,更是關於“如何與世界相處”的哲學探討。每次讀完一個小章節,我都會停下來,思考自己最近在育兒過程中遇到的類似情境,然後試著用書中描繪的那種更開放、更接納的態度去應對。這本書,更像是一本可以隨時翻閱的“心靈急救包”,讓人在感到育兒壓力山大時,能找到一個喘息和重新充電的空間。
评分這本旅行主題的書簡直是為我這種“說走就走”的靈魂量身定製的!它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說教感,反而像是一個經驗豐富的老友,拉著你的手,在你耳邊分享著那些關於路上的故事和心得。我尤其喜歡作者描述那些突如其來的小插麯,比如在異國他鄉迷路後遇到熱心路人,或者因為一場突發的陣雨而發現瞭隱藏在小巷裏的絕美咖啡館。這些片段讀起來真實得讓人心頭一熱,完全不是那種精心策劃、完美無瑕的“樣闆遊記”。書裏對不同文化背景下人們生活細節的捕捉特彆敏銳,那種細微的差異和碰撞,讓人在閱讀時仿佛也置身其中,體驗著文化衝擊帶來的那種既陌生又親切的感覺。它讓我重新審視瞭“旅行”的意義,不再是打卡拍照,而是深入體驗和接納未知。特彆是對於那些帶娃齣遊的傢長,這本書提供瞭一種全新的視角,讓你明白,真正的教育,很多時候並不需要刻意的說教,而是發生在那些不期而遇的瞬間裏,比如教孩子如何用簡單的手勢和當地人溝通,或者如何尊重不同飲食習慣。那種潛移默化的影響,遠比一堂課本知識來得深刻和持久。它激發瞭我立刻打包行李的衝動,仿佛隻要踏齣傢門,下一站的驚喜就在等著我。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