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I秘而不宣的阅人术,中情局秘密运用的洞察术。FBI、西点军校、全世界的情报机构都在研究的心理学。
★一本令你欲罢不能的心理学读物,只需一本书,读懂他人心,俘获所有人!
★没有看不透的人,没有搞不定的事!任何人都无法保守内心的秘密,因为他的身体会说话。
★人心难测,但再深的伪装也敌不过人的本能!只要你能学会“读懂”与“控制”,你就能由外及里,看穿他人的内心,掌控局面,掌控人生!
本书给你一双识人的慧眼,一把度人的尺度,让你灵活运用微表情心理学,以便从体态上辨认人的性格,从谈吐中推断人的修养,从习惯中观察人的心机,从细微处揭秘隐蔽的心理秘密,洞悉微妙的气质真相!
人人都学得会的读心术,轻松识别他人脸面真假,做心灵的捕猎者,让你的工作和生活更加得心应手。本书适用于:营销、管理、情感、谈判、识人……
挖掘隐秘,洞悉微妙。任何人都无法保守内心的秘密,因为他的身体会说话。从脸部到脚趾,从语言到身姿,从表面到内心,让你读懂人心,看懂人性。从此,交对人、跟对人、用对人 。
戴琦,中国讲师网品牌课讲师,湖南株洲人。多年的公安工作练就了其火眼金金,商海的沉浮令其看破人情冷暖,教育培训则成就其系统思维,于是才有了本书的一气呵成。主讲课程:《顾客心理》《两性心理》《儿童心理学》等。
送你一把读懂他人的钥匙,
打开无数心理的大门!
你为什么要读这本书:
为什么每次谈判,你十分谨慎、步步为营,可最后仍被人看穿底细?
为什么每次约会,你费尽心思都无法弄清他在想什么,导致最终不欢而散?
为什么你明明很努力却得不到应有的赏识和回报,而那个比你“懒惰”的人却能步步高升?
他的眼睛不敢与我直视,他是在说谎,还是害羞?
她时常摆弄自己的头发,这到底说明什么?
他规规矩矩地坐在我面前,心里在想什么?
她在不停地东张西望,是不是对交谈感到厌烦了?
……
其实,这一切都源于你不懂得如何揣测他人的内心,无法掌握他人内心的真实想法。
脸部正在泄露
内在灵魂的意愿
额头真的没有“表情”吗/002
眉毛如何“传情达意”/004
为什么眼珠要转来转去/007
瞳孔的扩大和缩小暴露了你的秘密/009
那些不同的视线在“说”什么/012
蒙娜丽莎到底是紧张、快乐还是悲伤/015
鼻子胀大是在表达不满/017
瞧!TA的耳朵有点“发烧”/019
嘴的表情,你读懂了吗/021
牙齿和下巴“说”的话/024
你以后还敢随便吐舌头吗/026
“红”并不只是脸部的一种色彩/028
第二章
听到的不一定是
事实,不要轻信
你的耳朵
常说“我……”“我们……”的人/032
向你询问第三方意见的人/034
特意强调“偶然”的人/037
喜欢说“我是为你好”的人/039
“告诉你个秘密”所隐藏的秘密/041
问你“令尊还好吗”的人/044
引述第三者赞词的人/046
嘴上说“欢迎提意见”的人/048
总在说“这不是钱的问题”的人/050
爱说大话背后隐藏的心理动机/052
第三章
习惯性动作
出卖人心,
不经意之处
露出马脚
不经意的撇嘴动作暴露你的内心/056
点头就是“YES”,摇头就是“NO”吗/058
用食指和中指指尖夹烟的人踏实/061
习惯把手插在兜里的人/063
双手叉腰是捍卫领地的“内心独白”/066
搓手不一定是因为天冷/068
双手一摊以示服从与妥协/071
双腿交叉是自信舒适的表现/073
双腿并拢站立的人/075
习惯大步向前的人内心坦荡/077
身体前倾表示感兴趣或愿意/081
第四章
看透身体微
反应,让真相
水落石出
轻松揭开假笑的面具/084
眨眼动作变快,表明他可能在说谎/086
手摸鼻子是因为鼻子痒吗/088
盯着眼睛真能看出别人撒谎吗/090
左脸比右脸更“诚实”/092
语气坚定却不自然低头的人往往在撒谎/094
耸肩背后的心理玄机/096
别对我说谎,声音会告诉我真相/098
男人和女人究竟谁更擅长说谎/100
让说谎者显露原形的蛛丝马迹/102
喜欢用消极情绪来掩饰谎言的人/105
所有的口误都是潜意识的流露/107
第五章
瞬间的表现
告诉你他是否
值得深交
一个人值不值得交,吃一顿饭就知道/112
到处给名片的人有较强的自我表现欲/114
敲门声有说道,不信你来听一听/117
打电话时不断移动的人喜欢自由/119
举起手打招呼的人性格率真/121
阅读时烦躁不安的人没有耐心/123
第六章
恋爱的小动作
里,藏着对方不
告诉你的秘密
暗恋你的人啥时候向你表明心意/128
对方高不高兴,听听脚步声就知道/130
抱一抱就知道他爱你有多深/132
约会时抢先坐左边的男人/134
喜欢挽着男友胳膊的女孩/136
约会时,他的笑骗不了你/139
眼神在游移,必定有问题/141
这些蛛丝马迹证明他背叛了你/142
第七章
捕捉面试官的
微妙变化,判断
他对你是否满意
摇头叹息是在表达不满意吗/148
对方不断看手表,说明你超时了/150
面试官偶尔与你对视的眼神/152
咬手指是为了缓解紧张/155
不自觉地抖腿表明内心紧张/156
“我带你看看会议室吧”,表示你被录用了/159
面试官大吐苦水暗示面试失败/161
“关于我们公司,你有什么需要了解的吗”/164
第八章
上司和同事隐
瞒了什么?看
细节就知道
转笔是因为上司无聊吗/170
下属靠近时马上跷起二郎腿的上司/173
双手背在身后的上司显得有气势/175
搞“一言堂”的上司控制欲强烈/177
重复按电梯的同事性子急躁/179
受到表扬就害羞的同事比较敏感/182
抓挠脖子的同事口是心非/184
把玩领带或项链的同事心神不宁/186
喜欢用专业术语的同事不自信/188
总在说“很忙”的同事真的很忙吗/190
为什么有的同事不愿意接电话/192
第九章
拥有敏锐的
洞察力,看清
对手心中的鬼
叫出对方的名字,建立良好关系/196
握握手就可探知对方内心的秘密/198
环抱双臂意味着拒人千里/201
抚摸下巴表示正在思考/204
让你“二选一”,最好两个都不选/206
对方说“考虑考虑”时是在说什么/208
客户像鸡啄米一样点头是在说什么/211
注意与对方做眼神交流/213
对你微笑并不一定会与你合作/215
坐椅子时踮脚尖是想合作/218
很多人都觉得,在微表情心理学中,额头没有太多意义。真的是这样吗?俗话说:“将军额头可跑马,宰相肚里能乘船。”额头和肚子一样,都是衡量一个人心胸是否开阔、是否有办大事的气魄的重要“指标”。所以,如果我们想知道一个初次见面的人是否思维敏捷、行动迅速,就可以遵循“看脸先看额头”的理论。
在我们小时候,身边有些老人看到一个孩子就会说:“看看,这孩子额头这么高,将来肯定会有大出息。”或者说:“唉,这孩子额头扁,一看就没什么创造力,将来成不了大事。”
在这里,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额头的界定:眉毛以上到头发之间的部分属于前额。但如果我们面前的人是秃顶或者光头,那么他的额头部分则是其眉眼上扬时出现皱纹的部分。此外,额头的宽度一般是其高度的两倍左右。
我们在观察额头的时候,一般都有几个衡量的要素,比如一个人的额头是宽大还是窄小,是平坦还是相对突出,是光滑圆润还是布满皱纹。不同的额头所代表的内容也是迥然不同的。在风水命理学中,一个人的运势好坏,可以由额头推断出来。额头能统镇人的天庭、天中、司空等部位,从而可以决定人的财运、桃花运等。
前人们总结经验发现,额头偏高的人比较早熟,这种人的社会活动能力较强,交际广泛,能够较早地踏入社会,并且比较适合外向的工作;而额头低的人,则性格比较内向,不太擅长社交,比较适合技术类工作,进入社会的时间也较晚。额头比较宽大的人五官分明,脸上的轮廓比较清晰,给人的感觉是豁达、大度;而一个额头比较窄小的人五官则比较精致,给人的感觉是精明、细心。
除此之外,通过额头还可以看出一个人迄今为止经历的所有幸运与不幸的事情。比如说,额头比较饱满的人,通常是在父母关爱、环境优越、良好的教育氛围中成长起来的。而与此相反,一个生活贫困、没有受到亲情滋润、没有接受过完善的教育或者有着痛苦回忆的人,额头上则会显露一些忧愁的痕迹。
最完美的额头就是那种有光泽、稍微向前突出一点的。一个拥有这样额头的人,通常五官端正、仪表堂堂,而且成长环境良好,其性格中也会表现出相对积极乐观的一面,并且这种人的人缘一般比较好,很容易获得他人的帮助。
当然,以上只是一些大概的推断,而在科学领域中,也有额头反映性格的相关研究。例如,从人体结构上来讲,一般额头大的人脑容量也就相对较大,所以头脑比较灵活,有可能会成为顶尖人物。同时,因为一个脑子灵活的人,可以考虑的事很多,也就不会在一件事情上执拗,进而就会表现出豁达、大度的性格。
不过,一个额头宽大的人,除了具有头脑灵活、心胸豁达的优点外,还可能具有不太擅长自我控制的缺点,这种人在做事时,态度一般比较轻佻,或者大大咧咧,容易出现缺乏实干精神、不扎实的问题。
与额头宽大的人相比,额头比较窄的人则会给人一种温顺含蓄的感觉,但这并不代表这类人胆小怕事,而是因为他们骨子里就具有谨慎认真的态度。他们做事踏实、认真、有毅力,也比较擅长察言观色,但容易成为心机比较重、喜怒不形于色、对人怀恨在心的人;做事时,也会因为过于步步为营而表现出鼠目寸光、缺乏的一面。
如果我们想要和一个额头窄小的陌生人相处好,就要注意循序渐进,最好的办法就是先套交情,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要尽量少开过度的玩笑,这样等彼此熟悉之后,才能更好地打交道。
前额眉眼以上明显向后倾斜,从而使前额部位突出的人,通常具有敏锐洞察力及高速应对力。这类人天生就是一本《十万个为什么》,他们喜欢探究,并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发现问题,找到问题的答案。他们思维活跃,虽说有些冲动,但绝对是有理想、有追求的人。
前额凸出,眉眼比较平坦的人,通常比较喜欢推理分析,善于穷究事物,并且具备丰富的想象力。我们耳熟能详的富兰克林、哥白尼、莎士比亚、爱因斯坦……都是额头凸出的梦想者。
除此之外,额头还会出现长短不一的皱纹,可以配合眉眼、鼻子、脸颊等部位形成不同的表情,这些都是我们窥探他人内心想法的有效途径。
在美剧《别对我撒谎》中,男主角卡尔·莱特曼博士非常擅长通过分析一个人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声音的变化和说出的话语来察觉真相。比如,当一个人不经意地耸肩、搓手时,他就知道对方在撒谎。并且,他还可以读懂一个人从隐藏在心底的憎恶到性冲动,再到嫉妒的情绪。
在港剧《读心神探》中,重案组高级督察姚学琛同样拥有鉴貌辨色的才能,他能够透过别人细微的肢体语言、表情或声线,轻易看穿对方故意隐藏的事实真相,这让他成为警队破案效率最高的探员。
卡尔·莱特曼博士和姚学琛让很多人对微表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如果我们也能在生活中通过一些细微的、不经意的动作,判断出一个人的态度是真诚还是敷衍,那一定也是一件很奇妙、很有趣的事。
在孟非和郭德纲两位大腕主持的节目《非常了得》中,美女主持人柳岩曾对孟非、郭德纲进行过现场分析。她说:“和两位老师搭档这么久,我也能看得出两位老师的内心,知道最喜欢别人夸你们什么。孟老师喜欢人家夸他善良,郭老师喜欢人家说他一步步走来,太不容易啦!”
对于柳岩的“读心术”,微表情专家姜振宇老师赞口不绝。他分析道:“柳岩说得还是蛮准的,郭老师听的时候在沉思,确实有痛苦的回忆,稍候又马上回到了表演情境,确实说到了他的心坎儿里。孟老师听的时候脸上竟然出现了娇羞的表情。”
一个人的心理无论怎么掩饰,都会通过一些无意识的细微之处表现出来,心理学上就将这种无意识的表情称为“微表情”。虽然微表情的过程几乎只能持续0.04秒,但只要我们善于捕捉,那么别人的“心事”都将在我们面前暴露无遗。
所以,在当今社会,作为心理学的一个细分科目,微表情才会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进而逐渐兴起。在心理学热潮推动微表情心理学迅猛发展的同时,风靡一时的美剧《别对我说谎》、热播一时的脱口秀节目《非常了得》等,都让微表情心理学在我们的生活中得到迅速普及。
在现实生活中,只要我们与人打交道,微表情就会在无形中发挥它那独有而又神奇的作用。当然,还需要强调一点,我们这里所说的表情并非仅指挤眉弄眼、怒目圆睁等面部表情,它还包括我们的“语言表情”、“肢体表情”和“行为表情”。
比如,当我看到一个人突然抖了抖腿,如果对方不是身体上出现了什么突发疾病的话,就说明他内心的情绪一定发生了什么变化。同理,当一个平时沉默寡言的人突然变得滔滔不绝起来,那也一定是因为发生了什么不同寻常的事情。此外,一个人的习惯动作和语言,比如咬手指、口头禅等,都包含着一个人内心的真实反映。
法国文学家狄德罗曾说过:“一个人,他心灵的每一个活动都表现在他的脸上,刻画得很清晰、很明显。”因此,女人可以通过微表情洞悉男人的真情假意,面试官可以通过微表情判断求职者的职业素养,下属可以通过微表情了解上司的真实意图,销售员可以通过微表情摸清客户的心理活动……
通过观察和解读一个人的微表情,不仅可以掌握对方的情绪和想法,还可以深入了解这个人的性格特征和行事风格。在与人相处时,我们会通过一些微表情把自己的内心感受表达给对方看。同样,我们也可以从别人做出的不同表情中,找到对方无意间泄露出的信息,看到对方真实的一面。
这本书从破解他人微表情的一般准则和方法入手,给你一双识人的慧眼和一把度人的尺子,告诉你怎样将微表情这项高难度的技术化繁为简,并巧妙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以便你能从一个人的谈吐中推断其修养,从一个人的体态上辨认其性格,从一个人的习惯中洞悉其心机,从细微处察觉其内心。
一旦我们掌握了破解他人微表情的本领,就意味着我们可以轻松地看透身边发生的人和事,勘破一个人的真伪,了解他人潜藏在内心深处的玄机,如此一来,我们就会在对时局的把握上占得先机,进而非常容易地捕捉到成功的机会。
总而言之,只要我们观人于细微、察人于无形,就可以轻而易举地看破他人的内心,让我们轻松地绕过生活中的险滩,以非常从容地心态融入这个社会,游刃有余地面对人生的各种挑战,充分把握局面,把人生的主动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
最近在阅读圈子里,大家都在讨论这本书,尤其是它的副标题“没有看不透的人,没有搞不定的事!”,简直是太扎眼了,也太吸引人了。我本身就是一个对心理学,特别是对人类行为和情绪有浓厚兴趣的人。我一直觉得,人类的内心世界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宝藏,而微表情就是打开这个宝藏的钥匙。我常常观察身边的人,试图去理解他们行为背后的动机,但有时候总觉得隔了一层纱,无法真正看透。我尤其对那些表情管理大师感到好奇,他们总是能用完美的表情应对各种场合,让人无法捉摸。这本书的出现,我觉得正是满足了我这种好奇心,也给我提供了一个学习的契机。我希望它能让我从“看热闹”变成“看门道”,能够真正掌握识别和解读微表情的技巧。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科学的理论基础,让我明白为什么会有这些微表情,以及它们是如何产生的。同时,我也希望它能有大量的实际案例,让我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通过具体的场景去学习和练习。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提升自己的洞察力,让我能够更早地发现他人的真实想法和情绪,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判断和反应。我想要摆脱那种“当局者迷”的状态,能够站在一个更客观、更冷静的角度去分析问题。至于“没有搞不定的事”这个部分,我觉得这可能是有点夸张的修辞,但我相信,如果我能真正做到“没有看不透的人”,那么很多事情自然就会变得容易解决,因为很多问题的根源往往在于人与人之间的误解和沟通不畅。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提升自我、洞察世界的指南,让我能够在这个复杂的社会中游刃有余。
评分最近因为工作上的一个项目,我真的被搞得焦头烂额。合作方那边总是模棱两可,谈判起来就像在绕圈子,你说了半天,他们总能找出各种理由推脱,或者给出一些似是而非的答复,让我觉得我好像在跟空气对话一样。我不是那种特别擅长“读心术”的人,平时更多的是靠直觉,但现在这种直觉好像越来越不靠谱了。尤其是当对方表现出一些细微的情绪变化时,我总是捕捉不到,也无法判断是真诚的还是故意的。每次项目胶着的时候,我都会陷入一种深深的挫败感,感觉自己付出了很多努力,但就是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有时候会觉得对方在故意刁难我。这种感觉太糟糕了。当我看到《微表情心理学:没有看不透的人,没有搞不定的事!》这本书名的时候,就像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我真的太希望这本书能够给我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让我能够洞察到那些隐藏在表面之下的真实意图。我期待它能够教会我如何识别那些关键性的微表情,比如眉毛的细微颤动、嘴唇的瞬间抿紧、眼神的闪躲或者停留,这些细小的信号可能就包含了对方真实的喜好、犹豫、甚至是抵触情绪。如果我能学会这些,那在谈判桌上,我就不会再那么被动,能够更主动地掌握局面,甚至能够预判对方下一步的行动。我更希望的是,这本书能让我摆脱那种“被操控”的感觉,让自己在人际交往中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对于“没有搞不定的事”,我虽然抱有期待,但更关注的是它如何帮助我理解“人”,因为很多事情的“搞不定”,归根到底还是人的问题。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的“秘密武器”,让我能够更自信、更有效地应对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评分最近在工作上,我总感觉和一些客户的沟通效率不高,有时候明明我已经把事情说得很清楚了,但对方的回应总是模棱两可,让我觉得难以把握。我不是一个天生就擅长察言观色的人,很多时候只能凭借自己的理解去猜测,结果导致一些误会和延误。我一直觉得,如果我能更深入地理解对方的真实想法,事情就会变得简单很多。而“微表情”这个概念,一直让我觉得非常神秘且充满吸引力。这本书《微表情心理学:没有看不透的人,没有搞不定的事!》的名字,简直就是直击痛点。我非常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和技巧,让我能够学会如何捕捉那些隐藏在表面的细微表情,例如一个人在思考时的细微动作,或者在表达否定时一闪而过的眼神变化。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教我如何去识别这些信息,并且理解它们背后的含义。如果我能够做到这一点,那在与客户沟通时,我就可以更准确地把握他们的需求和顾虑,从而提供更贴合的解决方案,提升沟通的效率和质量。我更希望的是,这本书能让我摆脱那种“被动猜测”的困境,能够更主动地去了解和分析,从而更有效地解决问题。至于“没有搞不定的事”这个副标题,虽然听起来有些理想化,但我相信,如果我能够真正做到“没有看不透的人”,那么很多原本棘手的问题,都会变得更加容易解决。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成为我提升职业技能和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工具”。
评分我一直对人的行为背后隐藏的心理活动非常着迷。总觉得,人们在交流的时候,除了语言之外,还有很多非语言的信息在传递,而这些非语言信息往往更能反映出一个人真实的内心世界。尤其是一些非常细微的表情,它们转瞬即逝,但却能传递出丰富的情感信号。我曾经尝试过阅读一些心理学的书籍,但很多理论都显得比较晦涩,难以消化,也难以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当我看到《微表情心理学:没有看不透的人,没有搞不定的事!》这本书名的时候,我眼前一亮。这个名字非常直接,也非常吸引人。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以一种更加通俗易懂的方式,来讲解微表情心理学,并且提供一些非常实用、可操作的方法。我期待它能够教会我如何观察他人的微表情,以及如何解读这些微表情所代表的含义。比如,一个人在说谎的时候,脸上可能会出现哪些不自觉的表情?一个人在感到不舒服或者焦虑的时候,又会有怎样的微表情?如果我能够掌握这些,那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我就能更加自如,能够更好地理解对方,也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的一本“秘籍”,让我能够看透人心的“迷雾”,从而在工作和生活中更加游刃有余。如果真的能做到“没有搞不定的事”,那我相信,这一定是因为我能够真正做到“没有看不透的人”。我迫不及待地想通过这本书,来开启我的“读心之旅”。
评分我最近总是遇到一些很棘手的人际关系问题,特别是和一些表面看起来很客气,但实际上似乎并不太友善的人打交道,我常常会感到很困惑,不知道该如何应对。我是一个比较直性子的人,不太擅长揣摩别人的心思,有时候别人的一句客套话,我就会信以为真,结果被别人占了便宜或者被误解。我特别希望能够提升自己识别“言不由衷”的能力,能够从对方的微表情中捕捉到一些真实的信息。这本书的名字《微表情心理学:没有看不透的人,没有搞不定的事!》简直就像是为我量身定制的。我特别渴望它能教我一些实用的技巧,比如如何通过观察一个人的眼神、眉毛、嘴角的细微变化,来判断他们是否在撒谎,或者是否在隐藏真实的想法。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信号”,让我能够快速识别,并且知道如何应对。我不太希望它只是泛泛而谈,而是能够提供一些清晰、易懂的指导,让我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就能运用起来。比如,当一个合作方在拒绝你的时候,他可能脸上带着微笑,但眼神却流露出不悦,这本书能不能告诉我,这种情况下应该如何判断,又该如何继续沟通?或者,当一个朋友在安慰你的时候,他的肢体语言可能很到位,但你却能从他的微表情中看出他并不真的理解你的痛苦,这种时候该怎么办?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变得更“通透”,不再轻易被表象所迷惑,能够更准确地把握人际交往中的主动权。如果真能做到“没有搞不定的事”,那说明这本书的指导是多么强大!我非常期待它能够成为我的人际交往“攻略”。
评分最近在一次团队合作中,我感觉自己好像总是抓不住重点,对方的一些模糊不清的表态让我很难把握,导致项目进展受阻,也让我感到很沮丧。我一直认为,很多问题的产生,根源在于沟通不畅,而沟通不畅往往是因为我们无法真正理解对方的真实意图。而“微表情”这个概念,一直以来都让我觉得非常神秘,又非常具有吸引力。我希望《微表情心理学:没有看不透的人,没有搞不定的事!》这本书能够为我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系统性的学习方法,让我能够从零开始,逐渐掌握识别和解读微表情的技巧。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我学会如何观察他人的脸部表情,并从中捕捉到那些不经意间流露出的情感信号,比如一个短暂的鼻翼颤动可能代表着不悦,一个不自觉的舔嘴唇可能预示着某种渴望。如果我能够做到这一点,那在与人沟通时,我就可以更好地把握对方的心理状态,从而调整自己的沟通策略,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和冲突。我更希望的是,这本书能够让我摆脱那种“被动地猜测”的状态,能够主动地去了解和分析,从而更有效地解决问题。至于“没有搞不定的事”,这听起来确实非常诱人,我相信,如果我真的能够做到“没有看不透的人”,那么很多事情的解决都会变得更加容易。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成为我提升沟通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秘密武器”。
评分我一直对人的内心世界充满好奇,特别是那种隐藏在表面之下的真实情感和想法。我总觉得,人们在交流时,即使嘴上说着一套,但身体和表情却可能泄露着另一套信息。我尤其对那些能够洞察人心的人感到敬佩,他们似乎总能轻易地读懂别人的心思,从而在各种场合游刃有余。这本书《微表情心理学:没有看不透的人,没有搞不定的事!》的名字,简直是正中我的下怀。我希望它能够为我揭示那些“秘密武器”,让我也能学会如何通过微表情来“读懂”一个人。我想要学习如何捕捉那些几乎难以察觉的细微表情,比如一个人在紧张时会不自觉地做出哪些动作?一个人在撒谎时,面部会有哪些细微的信号?一个人在真心同意或反对时,又会有怎样的表情变化?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清晰的图文解析,让我能够直观地理解,并且能够通过练习来掌握这些技巧。如果我能够真正做到“没有看不透的人”,那么我相信,很多原本棘手的问题,例如工作中的谈判、团队的合作,甚至是人际关系的维护,都会变得更加容易。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提升情商、拓展视野的“敲门砖”,让我能够更自信、更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我渴望它能带给我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让我能够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去观察和理解这个世界。
评分最近工作上遇到了一些挑战,感觉自己好像总是在被动地回应,而不是主动地去解决问题。尤其是在与一些比较强势或者难以沟通的人打交道时,我总是显得有些吃力,不知道如何去打开局面。我一直觉得,如果我能更清楚地了解对方的想法和意图,事情就会变得容易很多。而我经常听说的“微表情”,似乎就是能够帮助我做到这一点的一门技术。这本书的名字《微表情心理学:没有看不透的人,没有搞不定的事!》给我一种非常强烈的启发。我希望它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方法和技巧,让我能够快速地识别出他人情绪的细微变化,并从中解读出对方真实的心理活动。我想要学习如何捕捉那些转瞬即逝的表情,比如一个短暂的皱眉、一个不自觉的撇嘴,或者是一个眼神的闪躲,这些细微的信号可能就隐藏着对方不愿意承认的想法。如果我能够识别出这些,那在沟通和谈判中,我就能占据更有利的位置,能够更好地理解对方的立场,也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去说服对方。我更希望的是,这本书能够让我摆脱那种“被动挨打”的状态,让我能够更加自信地去面对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并且能够有效地解决问题。当然,“没有搞不定的事”这个目标可能有点远大,但我相信,如果我能够真正做到“没有看不透的人”,那么很多事情的解决都会变得简单很多。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成为我提升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利器”。
评分我最近真的太需要这本书了!工作上,总感觉跟人打交道的时候,自己总是后知后觉,别人心里到底在想什么,我总是猜不透,这就导致有时候错失良机,有时候又惹出不必要的麻烦。尤其是那些看起来波澜不惊,但眼神里却藏着很多故事的人,我更是无从下手。生活里,跟亲近的人沟通也常常遇到瓶颈,明明是很小的事情,却因为理解上的偏差,搞得双方都不愉快。我不是那种天生就善于洞察人心的人,反而有时候会因为过于直白或者考虑不周,让关系变得微妙。我渴望能够提升自己的“情商”,更准确地说,是提升自己理解他人的能力。这本书的名字瞬间就吸引了我——“微表情心理学:没有看不透的人,没有搞不定的事!” 这个标题太有力量了,给我一种“终有解药”的希望。我希望它能教会我一些实用的技巧,让我能够从细微之处捕捉到信息,比如一个人不经意间露出的表情、肢体动作,甚至是说话的语气变化,都能成为解读他们内心世界的钥匙。如果这本书真的能做到“没有看不透的人”,那简直就是太棒了。我期待它能给我带来一种全新的视角,让我能够更从容地面对各种人际交往的挑战,无论是工作中的谈判、面试,还是生活中与家人朋友的交流,都能更加得心应手。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具体的案例分析,让我能够看到真实的场景,并从中学习如何识别和解读。我也不希望它只是空泛的理论,而是真正能够落地,让我在日常生活中就能运用起来。我感觉这本书的出现,正是我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它或许能让我摆脱过去的困惑,迎来一个更加自信、更加通透的人生。我迫不及待地想翻开它,探索那些隐藏在表情背后的秘密,期待它能够点亮我的人际交往之路。
评分我是一个天生就比较慢热的人,不太擅长在人群中显得特别活跃或者一下子就吸引别人的注意力。在很多社交场合,我都会感到有些拘谨,总觉得自己的表达不够到位,或者无法准确地捕捉到别人对我传递的信息。我渴望能够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让自己在人际交往中更加自信和得体。当我看到《微表情心理学:没有看不透的人,没有搞不定的事!》这本书名的时候,我感觉像是看到了希望。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给我提供一些具体的、易于理解的指导,让我能够学会如何通过观察他人的微表情,来更好地理解他们的情绪和意图。我想要学习如何捕捉那些转瞬即逝的表情信号,比如一个人在不经意间露出的轻微眉头紧锁,或者是一个短暂的微笑,这些细微之处可能就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信息。如果我能够掌握这些技巧,那在与人交流时,我就能够更准确地判断对方的感受,并做出更恰当的回应,从而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尴尬和误解。我更希望的是,这本书能够帮助我摆脱那种“不确定”的感觉,让我能够更加自信地去面对各种人际关系,并且能够更有效地解决问题。当然,“没有搞不定的事”这个目标可能听起来有些宏大,但我相信,如果我真的能够做到“没有看不透的人”,那么很多事情的发生和发展都会变得更加可控。我迫不及待地想通过这本书,来学习如何成为一个更具洞察力、更懂得与人沟通的人。
评分改变世界的20本书,不知道怎么样,还没看,感觉不错!应该是正版!支持京东!
评分我妈妈是那种下楼倒垃圾也要穿戴整齐的精致女人,在我12岁时,她和爸爸离婚了,就因为爸爸往她养的兰花盆里弹烟灰、扔烟头,多次劝阻无效……
评分第一次买京东完全是因为目前上班的地方只有京东物流能送上来,所以注册了新的账号,说起来以前没用过京东,发现跟其他的都不一样,不仅能送货上门,还能次日达,真的是出乎意料的体验好啊!还是比较满意的。陆陆续续买了很多东西都是用的京东,结果可能操作不熟悉,导致东西收了很久也没有评价,所以现在统一评价啦!以后只要工作不调动,还会一如既往地支持京东的!
评分纸张一般,文字简单易懂,案例丰富,内容较好,但是定价过高,不如买fbi的那本。
评分活动购买,真是不错!
评分1.非常感谢京东商城给予的优质服务,从仓储管理到物流配送等各方面都是做的非常好,配送员服务热情,商品送达也算及时,有时候收件时间冲突也会另行安排时间配送。同时在售后服务及管理上也非常好,能够专人负责,沟通顺畅,只要是合理需求的,定能够处理妥当,解虑无忧。
评分红黑配色的巧克力键盘手感尚可,WASD四个常用的游戏键采用了红色的处理,连背光模式也有都单独设计,可以独立亮起。更加突出了游戏本的属性。不过键盘键位i的整体设计非传统模式,对于键位我是还需要点时间适应。
评分排版很棒,纸张很棒,印刷也很好。我喜欢。
评分买太多书了,还没来得及一一细看,不过活动买很划算,书全新,大多有塑封,都是正版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