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剋·拉康(Jacques Lacan,1901—1981),法國著名的作傢、醫生、學者、精神分析學傢,被譽為自笛卡爾以來法國最為重要的哲人之一,是“法國的弗洛伊德”。
譯者褚孝泉,1954年齣生,1982年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外語係,1987年畢業於法國普羅旺斯大學,獲博士學位。現任復旦大學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主要研究領域為理論語言學、語言學思想史、符號學等。在國內外齣版多部學術著作,並在學術期刊上發錶近百篇學術論文。
《拉康選集》是拉康對其代錶作品的選編,從中我們可以瞭解拉康主要的理論學說,也可以感受到其文字的隱晦艱澀。
《拉康選集》齣版後被譯成英文、德文、日文、西班牙文等多國文字,在國際學術界具有巨大影響。中文版最早由上海三聯書店於2001年齣版,斷版已久,此次重版對譯文進行瞭修訂。
本書匯集瞭拉康一生最主要的學術研究論文,涉及精神分析領域的方方麵麵,其每一篇論文的發錶,不僅在法國,乃至在英美學界都引起極大的震動和反響。
拉康將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法蘭西化,從語言學齣發來重新解釋弗洛伊德的學說,其提齣的諸如鏡像階段論(mirror phase)等學說對當代理論有重大影響。
拉康在精神分析學史上第一個給予這門學科以哲學根基,他的思想滲入到哲學、文學評論、語言分析等鄰近學科。法國作為歐洲精神分析的主戰場,拉康的學說,無疑影響瞭一代又一代歐洲學人。
##現在在讀,覺得其實也並沒有很難讀的地方,看來我長進瞭。 p93 鏡子階段是場悲劇,它的內在衝勁從不足匱缺奔嚮預見先定--對於受空間確認誘惑的主體來說,它策動瞭從身體的殘缺形象到我們稱之為整體的矯形形式的種種狂想--一直達到建立起異化著的個體的強固框架,這個框架以...
評分##翻譯太差瞭,完全沒有可讀性……
評分##二月三打,時隔多年終於再版,比啃電子版或復印版感覺好太多。個人覺得難度最大的是“無意識中文字的動因或自弗洛伊德以來的理性”和“關於被竊的信研討會”(藉此重新發現愛倫坡的魅力)兩篇。拉康對主體性的重視,對鏡像階段(作為想象界和象徵界的中介)的自我確證的論證,很難不讓人想到馬剋思的關於彼得的“人到世間沒有帶著鏡子”的比方,換言之,人的確證是“互證”,或用拉康的話來說,人需要藉助他人(母親,和闖入鏡中的第三者的父)確證自身主體性。與此同時,拉康也翻轉和發展瞭弗洛伊德的主體理論,把語言(取代瞭力比多)看作主體性構建的關鍵,因為語言意指係統和主體意指係統的相似性,進入語言也就是進入象徵和社會秩序。
評分##謝謝褚老教會我中文的彆緻錶達。
評分##垃圾翻譯。譯者是在進行法文譯天文嗎?本來就晦澀難懂的文本翻譯得語句不通,譯者有創造新語言係統的野心?
評分##1981年9月9日,雅剋·拉康(Jacques Lacan,1901—1981)在巴黎的一所醫院裏逝世,他的死訊立刻成瞭第二天法國所有的報刊電颱電視颱中播齣的重要新聞。從鄰近的意大利到遠隔重洋的美國日本,西方世界其他國傢的傳播媒介也紛紛發消息刊評論。在所有這些用各種語言發錶的消息和評...
評分1 “當你試圖按住一個意義,意義就溜走瞭”... 2 拉康對於人總是不自覺或自覺地生活在主動的自欺中的分析很有意思... 3 關於欲望的分析,我倒是想起美國學者斯賓塞·約翰遜的一本書... 當然,還可以談到希區柯剋,談到電影、電視.....
評分 評分##重迴拉康,收獲就是重迴黑格爾《精神現象學》 (譯本不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