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丁•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 1889-1976),德國著名哲學傢,20世紀存在主義哲學的創始人和主要代錶之一。
《林中路》是20世紀德國偉大的思想傢馬丁·海德格爾的後期代錶作品之一。它在當代學術界享譽甚高,業已被視為本世紀西方思想的一部經典著作。如其中的第一篇《藝術作品的本源》,原為海德格爾在1935年至1936年間所做的幾次演講,當時即激起瞭聽眾的狂熱的興趣——此事後被德國當代解釋學哲學大師伽達默爾描寫為“轟動一時的哲學事件”。書中斯諸篇也各有特色,均為厚重之作。若要瞭解後期海德格爾的思想,這本《林中路》是不可不讀的。
##藝術作品的本源
評分##【案語:《詩人何為?》絕不僅僅是在講詩學,雖然海德格爾確實在文中對荷爾德林和裏爾剋的詩歌做瞭一些文本分析,但是他更是走在一條“通往語言之途”中的。其中,尤其是藉助於裏爾剋的幾首詩歌(以及書信),他分析瞭具有存在本體性的冒險、敞開性、技術對象化、集置、“存在...
評分##如書名一樣,林中路更像一本詩集或散文,詩意的棲居泛於海德格爾思想的後期,有莊子與萬物同化之道,生命如山中紅萼自開自落,越讀越有味道,其中精要還須慢慢領會,真可謂細嚼慢咽,十目一行,所思之根基,難以入及,留待迴看
評分##黑格爾的經驗概念,孫譯: 作為絕對認識的哲學之所以是科學,絕不是因為它力求使它的方法精確化,使它的結果變得具有強製性,並從而把它自身與那種就本質和範圍而言遜色於它的東西,即科學研究,作等閑視之。 原文 Die Philosophie ist als das absolute Erkennen keineswegs d...
評分##【作者簡介】張誌揚即墨哲蘭,1940年生於武漢,1980年進入學界,1994年南遷海南大學,“南冥有木彷徨乎無為其側”,2015年退休。曾是現象學專業委員會、比較古典學會、科學哲學概念幫等同仁學會成員。進入學界凡四十年,逆嚮夜行,專事西方哲學形而上學、現代性理論、自然理性...
評分 評分##《藝術作品的本源》可常讀
評分 評分##藝術作品的本源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