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隆场

兴隆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加拿大] 伊莎白(Isabel,Crook)
图书标签: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序言/伊莎白
鸣谢/伊莎白
引言/贺萧 韩起澜
上篇 本地人
第一章 场镇生活
兴隆场的早期历史
1940 年的场镇
赶场
茶馆与社交
第二章 靠山吃山:农业劳动
旧貌换新颜:从原始山林到密集耕种
田主与佃户:水田耕种概况
住房
衣食
家庭结构与分工
水稻种植
水牛
雇工
第三章 家门口的生财之道
农村原始工业与手工制造
深陷危机的家庭
土匪和受害者
结语
第四章 宗族、地主与地方政体
宗族和宗亲
地主:小池塘里的大泥鳅
大地主曹跃显
保甲制
第五章 袍哥与民间势力
袍哥的源流和发展
袍哥如何进入兴隆场
旧军阀蔡云清
袍哥的组织结构
地下经济
下篇 外来人
第六章 战时改革家
行政改革
教育改革
平民识字运动
唤醒国民意识
协进会"下乡"
协进会的乡建计划
教育实验
结语
第七章 公共卫生
四川公共卫生建设
传统中医
占卜
驱鬼
祷神
西医诊所
结语
第八章 新旧并存的婚俗
缠足与早婚
大操大办
包办婚姻
童养媳
常见离婚形式
结语
第九章 予取予求
税赋
营业税
包税人冯庆云的发迹史
屠宰税
征兵
抓壮丁
不情愿的新兵
壮丁队与民夫
改革呼声
第十章 交锋
禁烟运动
禁赌风波
食盐合作社的兴衰
尾声
参考文献
附录 县各级组织纲要
作者、编者简介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战时中国农村的风习、改造与抵拒——兴隆场(1940—1941)》是加拿大人类学家伊莎白(Isabel Crook)和国际著名汉学女性主义者、美国东北大学(Northeastern University)历史系教授柯临清(Christina Gilmartin)合著的关于兴隆场(今属重庆市璧山县大兴镇)的人类学调查专著。伊莎白生于四川成都的一个加拿大传教士家庭;1939年,经晏阳初介绍,参加兴隆场的乡村建设实验,并进行人类学调查;1948年,应中共中央外事组邀请,参加外事学校(北京外国语学院前身)的创建工作。

书稿以抗战时期在兴隆场挨家挨户的调研、访谈为基础,全面、客观地记录了有关当地历史沿革、政治、经济、婚姻、妇女、法律诉讼、民间信仰等方方面面的信息,保存了大量的鲜活事例,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学术调研与分析,读来让人仿佛置身于历史的现场。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资料收集比《袍哥》详细得多,而且是几位作者亲身在当地工作时所收录。

评分

##前两周看的了...*

评分

##有研究的框架,也有丰富具体的人物故事,一览百年前四川乡镇生活的淳朴、愚昧、灵活和悲惨。百年之后的现在,有些硬件进步发展走的很远,有些软件(观念和制度)还没有改变(父权制)。

评分

这书好牛逼啊。虽然我是人类学和历史学的门外汉,但是这本书里丰富的原始资料、生动的叙述、流畅的译笔让我果断打出五星推荐。学术价值和可读性都极高,内行看门道,我这样的外行看热闹。虽然封面让人无语凝噎,但定价只有58啊,犹豫啥啊。

评分

##把战时中国农村的情况能记载得如何详细,即便是中国作家可能也很难做到,对作者非常敬佩,除此以外,通本书内容并无什么新意。

评分

##就是那么一回事,比不上小镇喧嚣,问题意识太弱了,现象描述偏多,缺少思考和分析。总的来说,全书描绘的现象是当时大趋势下的普遍现象,这个个案,套到川南不少地方也能成立

评分

##“就像一个人站在齐脖深的水里,任何风吹草动,哪怕一丝涟漪也能将他淹没。”

评分

##非常珍贵的史料

评分

##国人的种种浓缩在一本书里。随便拿点出来可以拍拿奖电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