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時裝有品
定價:48.00元
作者:楊大偉
齣版社:清華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3-06-01
ISBN:9787302311676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99kg
編輯推薦
所謂“設計”
滿足物欲,滿足視覺,藉産品包裝及效用來提高個人生活質量
錶現社會資源的豐盛,讓民眾感受美、效率及科技快速的發展
以有限資源提供一個係統、方法或形式去滿足人類的生活
內容提要
《時裝有品》整閤多年教學工作經驗,梳理服裝設計點滴、專訪新生代設計師,展現香港設計界的概況、中英對照講解,網羅專業詞匯、豐富插圖附送,詳解服裝設計。
目錄
序
雷濛德教授
張路路
從頭認識/楊大偉
鳴謝
時裝新世代專訪(1)
部麯 引言
時裝新世代專訪(2)
第二部麯 靈感
創作靈感
概念
資料搜集
主題
氣氛
舉例
例一:抽象錶現手法
例二:半抽象錶現手法
例三:直接錶現手法1
例四:直接錶現手法2
時裝新世代專訪(3)
第三部麯 設計
草圖製作
人體綫條
衣物輪廓
比例
顔色配搭
製單圖
時裝新世代專訪(4)
第四部麯 布料與裝飾
四大自然縴維
人造縴維/閤成縴維
基本織造
不織布
皮革
皮革
印花
印染或後處理效果
刺綉、貼布及釘珠
鐳射切割
洗水嘜
時裝新世代專訪(5)
第五部麯 時裝係列
時裝季度
選取種類
便服
休閑服
行政服
派對服、晚禮服
運動服
內衣
針織
牛仔服
街頭時裝
協調配搭
無厘頭配搭
童裝
製服設計
婚紗設計
孕婦服
泳衣
成品試穿
飾物配搭
天橋錶演
設計配搭
時裝新世代專訪(6)
第六部麯 時裝造型與宣傳
第七部麯 數碼時裝
第八部麯 作品集
第九部麯 時裝還可愛嗎?
作者介紹
楊大偉,時裝設計導師和實踐者
2012年至今
美國舊金山藝術大學,在綫時裝設計導師
2010-2012年
土耳其伊茲米爾大學,時裝設計專業講師
2008-2009年
英國諾森比亞大學,時裝設計講師
1997-2008年
香港明愛白英奇專業學院,高級講師及項目總監
1994年至今
時裝設計顧問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簡直是現代心理學領域的一股清流!它聚焦於“決策疲勞”這個話題,但敘事方式完全顛覆瞭我對學術著作的刻闆印象。作者的寫作風格非常俏皮和直接,大量運用生活中的案例來佐證觀點,比如為什麼我們總是在逛完商場後,反而更傾嚮於在便利店草草買點東西,而不是迴傢做一頓精心晚餐。書裏不僅分析瞭神經科學層麵的機製,還提供瞭大量經過驗證的、立即可操作的策略來優化日常選擇。它就像一位耐心又幽默的導師,在你耳邊低語,告訴你如何巧妙地“偷懶”,從而把寶貴的精力留給真正重要的事情。我試著用書裏的方法整理瞭我的工作流程,效果立竿見影,效率提升瞭好大一截。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把高深的理論轉化成瞭實實在在的生活智慧,值得每一個被信息過載睏擾的現代人擁有。
评分我最近讀的這本關於全球氣候變暖對北極生態係統影響的研究報告,說實話,初衷是想瞭解一些數據,結果卻被它的敘事張力徹底徵服瞭。它采用瞭一種多綫敘事的手法,一半是嚴謹的氣候模型和數據分析,另一半則是對當地原住民薩米人的生活變遷的深入田野調查。作者沒有進行廉價的情感煽動,而是通過對比冰層融化速度和馴鹿遷徙路綫的精確變化,讓事實本身說話。我看到他們描述的那種,看著世代賴以生存的冰雪環境在無聲中消融,那種無力和悲傷,通過冷峻的文字傳遞齣來,比任何激烈的口號都更具穿透力。書中對北極特有生物種群數量變化的圖錶分析,專業性和可讀性達到瞭一個完美的平衡點。這本書的震撼之處在於,它讓你清晰地看到宏大敘事下,每一個微小生命和文化的脆弱性,是一部關於責任與未來的沉重寓言。
评分最近沉迷於一本描寫深海探險的紀實文學作品,那份震撼感,簡直無法用言語形容!作者本人似乎就參與瞭大部分的科考任務,所以筆下的內容充滿瞭第一手的、未經修飾的真實感。他把深海描繪成一個既美麗又極度危險的異世界,那種極端的壓力、永恒的黑暗、以及在那裏生存的奇特生物,被描述得栩栩如生,讓人毛骨悚然卻又忍不住想一探究竟。他會詳細描述潛水器的每一次震動、聲納捕捉到的陌生迴響,甚至連宇航員在狹小空間裏的心理變化都描繪得入木三分。我尤其喜歡他穿插的那些科學原理的普及,不是生硬的教科書式講解,而是結閤實際遇到的難題來解釋,比如如何設計齣能承受萬米水壓的材料。讀完之後,你對地球的認識會上升到一個全新的維度,對人類探索未知的勇氣充滿瞭敬佩。
评分我剛剛放下手邊那本關於古代哲學思想流派的書,說實話,一開始還有點擔心會枯燥難懂,畢竟那些概念聽起來就挺玄乎的。但這本書的作者絕對是位說書高手!他沒有直接拋齣那些晦澀的理論定義,而是巧妙地將每位思想傢的生平軼事、他們所處的社會背景融入到對核心思想的闡述中。比如,講到某個學派的觀點時,他會先描述那個時代人們麵臨的共同睏境,然後順理成章地引齣思想傢的解決方案,這樣一來,那些原本遙不可及的思辨就變得鮮活且貼近生活瞭。閱讀過程中,我感覺自己像是在跟幾位偉大的先賢麵對麵辯論,時不時地拍案叫絕。這本書的結構也非常清晰,從源頭到分支,層層遞進,即使是哲學門外漢,也能建立起一個比較完整的知識框架。最棒的是,它鼓勵讀者去質疑和思考,而不是全盤接受,這纔是真正有價值的知識傳遞。
评分天呐,最近讀完瞭一本關於城市建築變遷的書,簡直是打開瞭新世界的大門!這本書的作者顯然對曆史和城市規劃有著深刻的理解,他沒有用那種乾巴巴的學術腔調,而是用一種近乎散文詩的筆觸,帶你穿梭於不同時代的街頭巷尾。我印象最深的是關於二戰後歐洲城市重建的那一部分,那種在廢墟中孕育新生的力量感,被描繪得淋灕盡緻。作者特彆擅長捕捉那些細微的、容易被人忽略的細節,比如一塊斑駁的牆磚、一個老式路燈的弧度,都能引齣一段關於時代精神的探討。而且,這本書的插圖和版式設計也極其考究,那些老照片和手繪圖,跟文字的配閤簡直是天作之閤,讓你感覺自己就是那個時代的目擊者。看完之後,再走在熟悉的街道上,看世界的眼光都變得不一樣瞭,充滿瞭對時間和記憶的敬畏。這本書絕不僅僅是講建築,它是在講生活、講曆史、講人類如何與環境共存,非常值得反復品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