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我的本禮儀書
定價:29.80元
售價:21.8元,便宜8.0元,摺扣73
作者:(美)艾伯利,彭曉憶
齣版社:南海齣版公司
齣版日期:2010-10-01
ISBN:9787544249072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本書旨在幫助傢長在培養孩子良好的禮儀修養時開闊視野,同時也為傢長們提供瞭一套切實可行的培養方案。本書的內容並不隻是普通的禮儀規則,還包括如何將這些規則轉化為日常習慣的例子、建議和活動。
的起點
1月1日:應該從什麼時候開始讓孩子學禮儀
1月2日:傢裏傢外
1月3日:“請”“謝謝”“對不起”
1月4日:道歉
1月5日:恰當的稱謂
1月6日:鞠躬,親吻和握手
1月7日:尊重他人的感情
1月8日:接受贊美
1月9日:贊美他人
1月10日:守時
1月11日:尊重他人
1月12日:為他人開門
1月13日:體貼他人
1月14日:有藉有還
1月15日:損壞物品時
1月16日:當孩子不知所措時
閤傢歡
1月17日: 爸爸媽媽迴傢時
1月18日: 親屬關係
1月19日: 尊重繼父繼母
1月20日: 尊重異父異母的兄弟姐妹
1月21日: 當臨時保姆照看孩子時
1月22日: 當孩子的朋友對孩子的兄弟姐妹更感興趣時
1月23日: 當孩子的朋友不喜歡孩子的兄弟姐妹時
1月24日: 不要嚇唬他人
1月25日: 不要用力關門
1月26日: 看電視
1月27日: 用電腦
1月28日: 玩紙牌和棋類遊戲
1月29日: 愛護書籍
1月30日: 零花錢
1月31日: 孩子獨自在傢時
2月1日:傢務瑣事
2月2日:集中注意力
2月3日:孩子的臥室
和其他孩子交往
2月4日:友誼
2月5日:好的朋友
2月6日:做其他孩子的好朋友
2月7日:學做忠誠的朋友
2月8日:不要欺負弱小
2月9日:當孩子需要一個新朋友時
2月10日:搬到新地方
2月11日:舉傢喬遷
2月12日:當朋友搬傢時
2月13日:公共遊樂場
2月14日:做個好鄰居
2月15日:同鄰居禮貌相處
2月16日:使用鄰居的遊泳池
2月17日:傢有寵物
2月18日:送人寵物
2月19日:善待他人的寵物
2月20日:乘坐校車
2月21日:打斷他人的話
2月22日:換個話題
2月23日:令人討厭的舉止
2月24日:朋友的親人辭世時
2月25日:聽到朋友的壞消息時
2月26日:朋友的父母離婚時
介紹
2月27日:介紹的順序
2月28日:記住他人的名字
3月1日:念齣對方的名字
3月2日:介紹父母的姓氏及稱謂
3月3日:忘記他人的名字時
3月4日:嚮很多人做介紹
3月5日:起立相迎
電話交談
3月6日:打電話
3月7日:接電話
3月8日:記錄電話留言
3月9日:讓彆人在電話上等待
3月10日:在電話上等待
3月11日:孩子獨自在傢時接電話
3月12日:孩子不想聽電話時
3月13日:電話答錄機:錄音
3月14日:電話答錄機:留言
3月15日:打電話的時間
3月16日:結束通話
3月17日:打錯電話
3月18日:使用手機
3月19日:電話惡作劇
什麼人說什麼話
3月20日:積極的幽默
3月21日:如果孩子愛開玩笑
3月22日:不說髒話
3月23日:談論金錢
3月24日:方言
3月25日:拒絕和酒精
3月26日:悄悄話
3月27日:糾正朋友的錯誤
3月28日:不要用手指點他人
3月29日:碰上討厭的人時
3月30日:孩子不想和朋友玩時
3月31日:司機喝醉時
4月1日:有人和孩子說話時
4月2日:不友好的話語
4月3日:不要指責他人
4月4日:嚴肅的事情不能輕率對待
4月5日:使用不同凡響的語言
4月6日:身體語言
4月7日:目光接觸
4月8日:提齣引導性問題
4月9日:積極的說話方式
4月10日:不要說話散漫
4月11日:語音語調
4月12日:不聞不該問的問題
4月13日:迴答不該問的問題
4月14日:當成年人行為失當時
4月15日:尊重成年人
4月16日:糾正成年人的錯誤
4月17日:積極傾聽是良好交談的步
4月18日:十個敏感話題
4月19日:練習初級談話技巧
書麵用語:信件、感謝卡和電子郵件
4月20日:感謝卡
4月21日:寫感謝卡的時間
4月22日:感謝卡的內容
4月23日:送齣感謝卡的方式
4月24日:認真寫信
4月25日:給名人寫信
4月26日:撰寫商業信函
4月27日:感謝信
4月28日:悼亡信
4月29日:在同學錄上留言
4月30日:網絡禮儀之一:孩子需要遵守的規則
5月1日:網絡禮儀之二:保護孩子的安全
5月2日:網絡安全“九不要”
5月3日:電子郵件
5月4日:塗鴉
餐桌禮儀
5月5日:正確的用餐姿式
5月6日:日常用餐禮儀
5月7日:不能帶上餐桌的物品
5月8日:正確布置餐桌
5月9日:正式場閤中的餐桌布置
5月10日:宴會用餐禮儀
5月11日:不要朝食物吹氣
5月12日:餐桌上的廢紙
5月13日:正式宴會用餐指南
5月14日:感恩禱告:感恩的藝術
5月15日:感恩禱告:齣門做客時
5月16日:布菜的順序
5月17日:傳遞食物
5月18日:喝飲料
5月19日:清理餐桌
5月20日:正確的切肉方法
5月21日:如果客人是素食主義者
5月22日:如果你的孩子是素食主義者
5月23日:變質的食物
5月24日:勺子和刀叉的用法
5月25日:正確使用餐具
5月26日:刀叉的兩種擺放方式
5月27日:餐巾的用法
5月28日:餐桌禮儀“十不許”
5月29日:再來一份
5月30日:開始用餐的時間
5月31日:用餐過程中離開餐桌
6月1日:上菜
6月2日:淨化你的味覺
6月3日:洗手碗的用法
6月4日:在正式宴會中尋找指定座位
6月5日:正式宴會用餐結束時
6月6日:孩子不喜歡的食物
6月7日:如果孩子對某種食物過敏
6月8日:下午茶
6月9日:布置茶桌
6月10日:準備茶水
6月11日:製作烤餅
6月12日:吃烤餅
6月13日:喝下午茶的禮儀
6月14日:倒茶
6月15日:孩子是否能喝咖啡
避免用餐時的尷尬
男孩須知
女孩須知
邀請:接受與拒絕
公共場閤禮儀
在教堂做禮拜或參加其他宗教儀式
生日、婚禮、宴會以及其他特殊的場閤
禮尚往來
節日禮儀
度假旅行
做客之道與待客之道
做閤格的運動員
做模範的美國人
關懷特殊群體
個人衛生
這本書絕對是近期閱讀體驗中最為亮眼的一部。我一直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社交規範和行為準則抱有濃厚興趣,但很多市麵上的書籍往往流於錶麵,要麼過於學術化讓人望而卻步,要麼就是把一些常識性的東西反復咀嚼。然而,這本書的視角非常獨特,它沒有陷入那種僵硬的“你應該這樣做”的教條主義,而是通過大量的案例分析和曆史淵源,深入淺齣地剖析瞭“為什麼”要如此行事。例如,書中對不同國傢在商務宴請中關於座次安排的細緻描述,不僅交代瞭具體的規則,更闡述瞭背後蘊含的權力結構和尊重等級,讀起來讓人茅塞頓開,感覺自己獲取的不僅僅是知識,更是一種跨文化理解的鑰匙。它的文字流暢自然,像是與一位見多識廣的朋友在娓娓道來,而非冰冷的知識灌輸。那種娓娓道來的敘事節奏,極大地提高瞭閱讀的愉悅感。而且,作者在選取案例時非常考究,涵蓋瞭從正式的外交場閤到日常的傢庭聚會,真正做到瞭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閤,讓人感覺學有所用,而非紙上談兵。這本書的結構設計也相當精妙,每一章的過渡都銜接得天衣無縫,讓人忍不住一口氣讀完,生怕錯過任何一個細節。
评分這本書的排版和設計簡直是視覺上的享受,這一點常常被忽略,但對於提升閱讀體驗至關重要。紙張的質感非常齣色,拿在手裏有一種厚重而踏實的感覺,油墨的印刷清晰銳利,即便是小字體的注釋也清晰可辨,長時間閱讀下來眼睛也不會感到疲勞。更值得稱贊的是,作者在書中穿插的那些古典插圖或復刻的舊式禮儀卡片,不僅起到瞭裝飾作用,更與文本內容形成瞭完美的互文關係,仿佛將讀者瞬間拉迴瞭那個講究慢節奏和儀式感的年代。它不是那種廉價的、為瞭湊頁數而印刷的工具書,而更像是一件精心製作的工藝品。這種對細節的極緻追求,本身就體現瞭作者對“禮”的尊重——即便是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也應當是一種儀式。如果說內容是靈魂,那麼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無疑是賦予瞭它一個極其優雅且恰當的軀殼,讓人愛不釋手,甚至願意將其作為案頭陳設,時不時地去翻閱和品味。
评分我接觸過不少旨在提升個人形象的書籍,但很多都側重於外在的修飾,比如著裝搭配、發型設計等“硬件”的提升。然而,這本書的視角是完全由內而外的。它強調的是內在的“體麵”如何自然地映射到外在的行為舉止上。書中關於“得體的謙遜”那一部分,讓我對如何恰當地接受贊美有瞭全新的認識。以往我總是習慣於過度自謙或略顯尷尬地接受,讀完之後纔明白,真正的禮儀高手,懂得如何既不辜負他人的贊美,又不顯得自大。作者用極具畫麵感的語言描繪瞭各種情境下的微錶情和肢體語言,這些都是其他書籍輕易略過的“灰色地帶”。它教導的不是死闆的套路,而是如何根據環境和對象靈活調整自己的“場域頻率”。對於我這種需要在復雜社交環境中遊刃有餘的人來說,這本書提供的是一套動態的、可變通的社交操作係統,而非一套靜態的腳本。
评分坦白說,一開始我以為這又是一本“快餐式”的禮儀指南,畢竟現在市場上這類書籍多如牛毛,大多都是拼湊而成,缺乏真正的深度和洞察力。但《我的本禮儀書》徹底顛覆瞭我的固有印象。它真正的價值在於它對“禮”的哲學層麵的挖掘。作者似乎並不滿足於教你如何正確地使用餐具或遞名片,而是探討瞭禮儀在維護社會秩序和人際和諧中所扮演的根本角色。書中關於“界限感”的闡述尤其令我印象深刻。它沒有簡單地把界限等同於距離,而是將其視為一種相互尊重的體現。這種深度思考使得這本書的價值遠遠超齣瞭“禮儀”的範疇,更像是對現代人際交往睏境的一種深刻反思。我特彆欣賞作者在探討現代通訊禮儀時所展現齣的審慎態度,沒有一味批判新技術,而是探討如何在效率與人情味之間找到平衡點。這種成熟、辯證的觀點,讓這本書在眾多浮躁的讀物中顯得格外沉穩有力,閱讀過程中常常需要停下來,細細品味其中的哲理,而不是囫蘆吞棗地翻閱。
评分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其跨越時空的普適性,以及它對“優雅”這個抽象概念的具象化詮釋。它沒有局限於某個特定的時代或國彆,而是提煉齣瞭禮儀中最核心的精神內核——對他人的關懷和對自己行為的負責。我尤其欣賞作者對“時間觀念”的論述。在如今這個“即時滿足”的時代,守時不僅是一種習慣,更是一種對他人生命周期的尊重。書中用一種近乎詩意的筆調描繪瞭準時抵達一個約會時,所展現齣的對生活和他人的尊重感。這種對細微之處的關注,讓這本書的格調瞬間拔高。它不是一本教你如何“取悅”他人的書,而是一本教你如何成為一個“更完整、更體麵”的人的書。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對待日常瑣事的態度都發生瞭微妙的變化,不再將任何一次互動視為理所當然,而是將其視為一次需要精心對待的“會麵”,這種由內而外的重塑,遠比學會幾個簡單的技巧來得珍貴得多。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