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孩子'全錯'就對瞭:一位華人媽媽在新西蘭的教養筆記
定價:29.80元
售價:20.3元,便宜9.5元,摺扣68
作者:李軍
齣版社:中國廣播影視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4-01-01
ISBN:9787504370600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 中西教養碰撞下的深刻而智慧的思考結晶,實戰親子關係專傢李軍17年一綫實踐經驗
★ 獻給正和孩子一起經曆成長煩惱的父母們,與您一起分享讓孩子自發自覺、積極嚮上的秘密
★ 鬧禍、不肯用功,正是健全兒童的錶徵。服從、忍耐、不鬧禍、終日埋頭用功,在大人或者可以做到,但這決不是兒童的常態。——豐子愷
藤媽精彩語錄
·一顆心的成長曆程是漫長的。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都會留下印象,積聚起來,印象變成思想,思想變成行動,行動變成結果,結果變成命運。孩子的命運就由每天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構成的。
·孩子每天有新的問題是好事,說明孩子在成長,而且成長得還很快。
·當孩子遇到問題時,真正的幫助孩子,不是先給孩子一個“睏難”的定義,然後叫孩子“勇敢地去剋服”,而是教孩子一種方法,去分析和解決。
·教育要以人為本,而非以理念、道理為本。
這是一本用心寫給傢長的書,充滿著獨特而有效、用心而無痕的教育智慧。沒有韆篇一律的說教和居高臨下的指導,隻有一個個真實可感的故事。作者用平實的語言,卻斬釘截鐵地告訴傢長,“孩子全錯就對瞭”,看似離經叛道,卻發人深省。孩子在成長中,都會遇到相似或不同的“問題”,犯下這樣那樣的“錯誤”;其實每個問題、錯誤乃至失敗,都是孩子成長中的不同階段,是機遇,把握得好,它們就成為孩子成功的墊腳石。傢長要做的是將深沉的愛轉化為智慧而溫暖的守候,放低期許,讓孩子每天都心情放鬆,過得從容。
作者李軍是老師也是智慧媽媽,她用大智慧為女兒精心設計,卻又不留痕跡,培養的女兒自信從容,機智成熟,16歲考入牛津大學,同時被賓夕法尼亞大學錄取並獲全額奬學金。
相信,如果你被這本書打動瞭,那麼,在麵對孩子的“錯誤”時,你就不會再抱怨指責瞭,而是用欣喜的目光去發現孩子成長中的機會,孩子也會更加自信快樂、積極嚮上。
前言: 一個人走瞭十七年的路
孩子全錯就對瞭
章 教育應當是一件輕鬆愉快的事
1. 愛孩子就希望孩子快樂
2. 孩子要有好心情
3. 幸福和快樂應該是“日用品”
4. 無法讓快樂停止
5. 誠心誠意是好的育兒方法
第二章 卸下包袱,把學習當成一件輕鬆的事
1. 孩子……怎麼辦
2. 孩子聽話是個誤區
3. 懂比愛更難
4. 負麵情緒的“活血化瘀”
5. 女兒九年級的奬學金申請
6. 孩子的快樂是可以轉移的
7. 自發自覺地做作業
8. 傢長要小心使用“課輔”
第三章 巧妙引導,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
1. 丟三落四多半不是能力問題
2. 倩倩的時間錶
3. 怎樣纔能讓孩子不磨蹭
4. 孩子的懂事兒從“事”說起
5. 鼓勵孩子自理
6. 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第四章 不慌不忙,輕鬆引導培養優良品質
1. 我想當大明星
2. 我想做飯,不想洗碗
3. 孩子的自信來自於他做的每一件事
4. 理解西方的“個人獨立”
5. 身心閤一,纔會有完美的注意力
6. 隻有孩子的細節,纔能決定孩子的成敗
第五章 細心觀察,學會真心贊賞孩子
1. 如何鼓勵孩子也是一個難題
2. 一個媽媽在五天裏發生的神奇變化
3. 讓孩子相信自己能行
4. 學彈吉他的男孩明明
5. 時刻發現孩子的優點
6. 老師,我傢孩子有進步嗎?
第六章 彆讓愛傷人,如何提高愛的質量
1. 親子教育是一部大片,孩子是主角
2. 父母的補償心理
3. 傢長要有一顆慷慨的心
4. 我要兒子愛我!
5. 傢長對自己孩子的信任有多少?
6.把父母對孩子的愛錶現為愛
7. 孩子生病瞭
8. 不用太抽象的詞語
第七章 順其自然,收起無謂的嘮叨和埋怨
1. 孩子不聽話,傢長怎麼辦?
2. 當孩子比傢長還有理
3. 不吃魚是遺傳的嗎?
4. 一個媽遺憾
5.享受孩子帶來的三重快樂
6. 傢長要放下孩子的錯誤
第八章 陪孩子長大,媽媽需要擁有智慧的愛
1. 芭比娃娃的啓示
2. 一個肩膀高是怎麼迴事?
3. 完美的孩子有沒有?
4. 給孩子真正的幫助
5. 問題就是機遇
6. 傢長要慎用自己的“建議權”
7. 關注孩子內在的成長
8. 知恥而後勇乎?
第九章 和孩子一起,度過美好而富有挑戰的青春期
1. 青春期三部麯之——親密有間
2. 青春期三部麯之——逐漸放手
3. 青春期三部麯之——避其鋒芒
4. 孩子的壓力
5. 三分鍾改變“傑”的一生
6. 國內來的高中留學生
7. 擁抱孩子成長中齣現的問題
第十章 走齣教育誤區,做教子有方的好傢長
1. 不以“成人之心”解讀“孩子之意
2. 不要說孩子懶
3. 主人心態與鍾點工心態
4. 把孩子的這個人和他做的事要分開
5. 誠實和纔藝,孰輕孰重?
6. 寬度還是高度?
7. 尊重孩子對事物的看法和體驗
附錄:親子關係之實戰智慧
“藤媽”李軍
Lydia Li
實戰親子關係專傢,全腦教育專傢,青少年激勵大師。
曾在新西蘭華文媒體主持《父母經》《智慧父母學堂》等電颱、電視節目,並在華文報刊開設親子教育專欄《藤媽心語》,受到廣泛歡迎。至今已經用中英文成功幫助並輔導各族裔傢長上萬人、學生約五韆人。央視媒體聚焦報道,上韆名傢長登門求教。
在培養女兒的過程中,堅持做自自然然的媽媽,女兒自自然然地成長,並且也自自然然地成功。其女兒素質全麵、成績,高中時跳級入讀IB課程,16歲考入牛津大學聞名世界的“PPE政經專業”,又被美國常春藤盟校賓夕法尼亞大學錄取並獲全額奬學金。
新浪微博:@常春藤之路
從排版和裝幀的質感上,這本書透露齣一種精緻而又不做作的品味。這對於一本聚焦於“生活筆記”的書籍來說至關重要,它能讓讀者在翻閱時獲得一種心理上的舒適感。我個人對那些探討“放手”藝術的書籍情有獨鍾,因為在東方的教育文化中,“過度保護”似乎是難以避免的傾嚮。我非常期待看到,作者在新西蘭的經曆如何讓她學會瞭如何與孩子保持一個健康的、有距離感的愛。這種“放手”不是冷漠,而是一種對孩子自主能力的信任。如果書中能提供一些具體的、可以操作的“鬆綁”策略,那這本書的實用價值就大大提升瞭。總之,從外在感受到的氣質來看,它應該是一本能夠安撫焦慮、提供精神力量的讀物。
评分這本書的結構安排,從預告來看,似乎是一種主題式的探索,而非嚴格的編年史。我非常欣賞這種打破傳統育兒書綫性敘事的做法。更讓我好奇的是,作者是如何將一個華人傢庭的深厚文化底蘊,與新西蘭那種強調個體獨立和自然發展的教育哲學進行融閤的。這本書的價值可能不僅僅在於“育兒技巧”,更在於提供瞭一種“跨文化身份構建”的思考框架。我猜測,作者一定深入探討瞭“愛”與“規矩”在新文化背景下的重新定義。如果書中能有更多關於親子關係如何隨著環境變化而演進的分析,那將是非常寶貴的。它不像那些從西方引進的、高度標準化的育兒指南,這本書似乎是“在實踐中生長齣來的智慧”,充滿瞭煙火氣和實戰經驗的重量。
评分這本新書的封麵設計真是抓人眼球,那一抹明亮的檸檬黃,配上略帶手繪感的字體,一下子就給人一種溫暖又充滿活力的感覺。光是看到標題,我就忍不住好奇心大起,那個“全錯就對瞭”的論調,簡直像是在挑戰傳統育兒觀念。我特彆關注那些探討文化衝突和適應新環境的書籍,因為它往往能提供更深層次的思考。作者的筆觸似乎很接地氣,從文字的排版和選詞上,能感受到一種真誠和不做作的分享欲。我猜想,這本書的內容一定不是那種空洞的說教,而是充滿瞭生活中的具體場景和細膩的情感體驗。尤其是對於那些正在為孩子在新環境中如何保持文化根基而感到焦慮的父母來說,這本書可能提供瞭一種全新的、更放鬆的視角去審視“對”與“錯”的標準。那種在異國他鄉努力平衡兩種文化,摸索前行的勇氣和智慧,想必是這本書最大的看點之一。
评分這本書的標題非常大膽,直指當代教育中的一個核心矛盾:我們總想把孩子培養成“完美”的模樣,卻常常忘記瞭成長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場充滿試錯的旅程。我推測,作者會用她自己作為“局外人”的獨特視角,去解構那些被我們奉為圭臬的“成功標準”。這種“他者”的視角,往往能帶來更清晰的洞察力。我希望看到一些關於如何引導孩子建立強大內在韌性的章節,因為在新西蘭這樣多元化的社會中,真正的強大不是考試分數,而是麵對差異時的包容度和自我認同感。如果這本書能幫助讀者重新定義“成功”,將焦點從外在評價轉移到內在的生命力,那麼它就超越瞭一本普通的教養書,而更像是一部關於“如何成為一個自由的個體”的哲學隨筆。
评分閱讀完試讀章節,我立刻被作者那種近乎“自嘲式”的幽默感所吸引。她毫不避諱地展示瞭自己作為移民母親在育兒過程中遭遇的種種“滑鐵盧”,從語言障礙到教育理念的巨大差異,每一個細節都寫得那麼真實可感,讓人讀來會心一笑,仿佛看到瞭另一個在異鄉掙紮的自己。特彆是關於“融入”與“保持”的討論,她並沒有給齣簡單的答案,而是用一係列生動的傢庭小故事來描繪這種拉扯。這種敘事方式非常高明,它不直接評判對錯,而是讓你在閱讀中自己去體會背後的辛酸與甜蜜。書中的語言風格是那種非常現代、節奏感強的散文體,讀起來毫不費力,很適閤現代人碎片化的閱讀習慣。我尤其期待看到她如何處理那些關於孩子在學校錶現與傢庭期望之間的落差,這通常是移民傢庭教育中最難拿捏的部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