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内容简介
当孩子打开便当盒,就能看到各种可爱的小动物、童话里的小人物、创意十足的造型、应景的节日主题……每一次都是惊喜!即使是再挑食的孩子,也会爱上吃饭。利用蔬菜中的天然色素染制彩色饭团,用蔬菜做配菜,让孩子不知不觉中吃进了蔬菜中的营养。每一道儿童餐都详细介绍了所需材料、制作方法和清楚明了的步骤图,让你一次就上手,做出视觉与味觉双重享受的亲子便当。
作者简介
古露露,素食主义者,因为想和大家分享蔬食的美好,所以开始在博客中记录吃过的餐厅,也喜欢自己动手做料理,尤其喜欢把点心做成可爱的造型,兴趣是摄影、绘画、养猫。
内页插图
目录
作者序
基本小道具
缩短制作时间的小诀窍
造型的基本功
必须注意的事项
为饭团上色
变出超可爱表情
基本奶油白酱
免揉面包
Part 1
超人气小人物!人物造型便当
卷卷头炒面
音符女孩
红发女孩
神秘忍者
温馨小家庭
小男孩与玩具汽车
丸子头妹妹
番茄小妹
熊猫帽子
双胞胎粉丝
阳光外国人
纯真小学生
老爸看书
快乐小婴儿
大眼睛青蛙帽
Part 2
生活中找灵感!创意造型便当
快乐高铁
黄色笑脸
三角饭团
酸甜草莓
炒面小熊
数字饭团
不甜的甜甜圈
微笑苹果
疗愈系栗子
现采小蘑菇
热血足球
魔幻扑克牌
转运骰子
清凉冰棒
缤纷丸子串
荷包蛋
晴天娃娃
风味丸子烧
迷你三角饭团
Part 3
创造属于自己的动物园!动物造型便当
熊猫与黑熊
短耳小白兔
汪汪吐司沙拉
天然呆小黑猫
忙碌小蜜蜂
温驯小老虎
黄色小象
松鼠沙拉吐司
乳牛素柳饭
亮眼小瓢虫
熊猫宝贝
黑鼻绵羊
熊熊汉堡
汪汪便当
活泼大耳猴
紫色小熊
小鸡与小熊
粉红小兔
顽皮小海豹
Part 4
迎接特别的日子!节庆造型便当
花火节
生日蛋糕
樱花季
儿童节/万圣节糖果
万圣节幽灵
运动会啦啦队
中秋节玉兔
元宵节汤圆
端午节龙舟
端午节粽子
圣诞小雪人
圣诞老公公
新年财神爷
Part 5
有故事的简餐!超人气儿童餐
兔子餐包
淘气吉娃娃
白考拉烩饭
意大利酱小猫
粉红小猪菇排饭
乳牛咖喱饭
小白狗烩饭
欢乐河童餐
企鹅番茄豆腐汤
河马风味餐
猩猩比萨
素肉臊头娃娃
小狗焗烤鲜蔬
小鸡麻婆豆腐
粉红小羊蔬食餐
白海豚轻食餐
Part 6
女孩最爱的甜美礼物!造型小点心
奶油涂鸦小饼干
冰淇淋蛋糕
熊猫汤圆
小太阳盆栽布丁
蛋糕甜甜圈
无蛋小熊松饼
精彩书摘
缩短制作时间的小诀窍
常用的配件如果可以事先准备好,就能有效地缩短制作便当的时间。即使是早上才开始制
作便当,也不用太慌张!以下提供一些缩短时间的小方法,供大家参考:
◎提前构思内容
事先想好便当造型和菜品、整体颜色搭配及配菜口味,并备好材料。这样制作便当时就不用再花心思构想,可以更专心地快速完成便当。
◎整齐的收纳工具
把常用到的工具用收纳盒整齐地收纳好,制作便当时就不会手忙
脚乱、找不到工具。其他不常使用的工具,放在工具箱里收好就可以了。
◎备好基本海苔配件
海苔配件的制作,有时比捏饭团还花时间。一些常用的配件(如五官),可以事先准备好,放入密封容器里。但一定要记得放入干燥剂一起保存,以免海苔受潮变软。
◎事先压出造型蔬菜
装饰菜品或制作背景时,经常会使用到造型蔬菜。此时,可先将蔬菜压出造型,放入密封袋中,置于冰箱保存。当然,这些蔬菜必须尽快食用完毕,以免变质。
◎炸好意大利面条
常被用来连接饭团的意大利面条,可事先炸好保存。料理后剩余的油刚好可以用来炸意大利面。把干燥的意大利面条折成小段,放入油锅炸,炸好后放入密封容器中保存备用即可。
便当配置的秘诀
◎圆形便当盒
饭团:把饭团放在便当盒的边缘,若便当盒大一点也可置于中间。
配菜:一般会将配菜围绕在饭团周围放置,只要集中在同一个方向就行了。
蔬果:为避免空隙造成食材移位,可用小番茄、胡萝卜、葡萄等体积较小的蔬果填补空隙。
◎双层便当盒
饭团:双层便当盒容量较大,若是放了一个饭团还有空位,就再多做几个放进去。
配菜:因为饭跟菜分开放,所以不需要考虑饭团的位置,也不必担心放置时会碰坏造型,可以安心地将配菜直接装进去。
蔬果:利用西蓝花、番茄等体积较小的蔬果来填补空隙。
◎方形便当盒
饭团:建议事先构思好配菜与饭团的位置,制作时再进行微调。
配菜:体积较大的配菜先装入。若担心配菜味道混在一起,可在配菜之间加上隔菜板区隔(有汤汁的配菜,可以放入耐热杯中)。
蔬果:便当盒中的空隙可能会让食物和造型移位,这时可用小番茄、玉米笋、西蓝花、秋葵等体积较小的蔬果填补空隙。
必须注意的事项
◎饭团尺寸
饭团大小需符合便当盒容量。饭团捏好、造型前建议先试着摆放在便当中比对尺寸,也别忘了留意便当盒盖的高度,才不会导致辛苦捏好的饭团放不下。
◎挑选适当菜品
便当中的饭菜比例,可依食用者的喜好作调整,需加热食用的便当要注意叶菜类变黄的问题,还要尽量避免油炸食物(可改用煎的方法),若配菜有汤汁,记得将汤汁收干。
◎便当的新鲜度
饭菜放凉后再装进便当中,才不会因闷热而腐坏(若马上吃则不在此限)。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饭菜会有不同的保存方式,但还是尽快食用完毕比较健康、美味。
◎内容物的耐热度
便当做完趁早食用是最好的,但如果是使用前一晚的剩菜,便当就需要充分加热。若便
当需要加热,须特别注意奶酪片等遇热会融化的食材,虽然不至于破坏整个造型,但介意的话仍可自行更换材料。便当盒与装饰物的耐热温度也需特别留意。若便当中有水果等不适合加热的食物,记得先拿出来再进行加热。
◎轻松愉快的心情
刚开始做造型儿童餐不用太过紧张、要求完美,尽量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当作是在做手工就好啦!只要事先构思好造型,提前做好备料,就能省下时间,让你在动手时不慌忙,从容地做出超可爱的爱心儿童餐。
……
前言/序言
大家好,我是古露露~
感谢你正在看我的书,很开心~
希望这本书的内容你会喜欢。
其实会出这本便当书还蛮意外的,刚开始只想多练习料理(觉得会做菜很贤惠),再加上喜欢把料理弄得可爱一点,所以研究起日本盛行的造型便当,在网络上分享小小成果,结果就获得了出版社的青睐,于是这本书就这样诞生了。再次感谢美丽的总编大人,还有协助我完成内容的所有出版社成员和支持我的亲友。
书店有不少造型便当书,但大部分都是日文书,中文的很少,没接触过的人或许会认为“做这种便当会很花时间吧?”但了解之后会发现,除非是复杂的造型,前置作业比较费时,有些步骤可以事先准备,制作便当时就能省下时间。
造型便当完成后会非常有成就感哦,可爱的东西人人爱,更不用说是小朋友,还能把小朋友不敢吃的菜,无形中藏于便当中。
这本书介绍的配菜以一个人吃的量为主,很适合装进便当,烹煮器具不需要太大,装起来差不多刚好就行,(食材少锅子大并不会煮得快),也因为分量少,调味料用量不多,有些只需一小撮就够,烹煮的水量跟时间也会影响味道和浓度,可以在煮的时候一边试味道、一边调整。
另外,我尽量将食材做不同的搭配,才不会煮一次就不晓得该做什么。特别说明一下,此书使用的食材皆不含鱼、肉、蛋跟五辛,无论是考虑健康因素还是会过敏的人都很适合,牛奶也可自行用水或豆奶替代。
除了便当与餐盘上的造型餐之外,此书还附录了几种简单易做的甜点料理,使用烤箱需注意安全,可别像我一样,不小心让烘焙纸碰到加热管,结果烧起来了其他还有辣椒辣到手,结果手疼了六个小时,相机差点扑向烟火(煮菜兼拍照好辛苦),幸好最后平安无事地完成了这本书(好像也没这么严重),总之这本书付出了我所有心血,希望呈现的内容能帮助到购买此书的你,那我的辛苦就有价值了。
做料理是很开心的一件事,心情愉快做出来的便当最美味,家人满足的表情是最棒的鼓励,希望大家每一道造型餐都能够成功,开始动手料理吧!
《星辰的低语:宇宙的起源与演化》 内容提要: 本书是一部深入浅出、内容翔实的科普巨著,旨在带领读者穿越时空的洪流,探索宇宙自诞生之初直至今日的宏伟历程。我们从“奇点”的那个瞬间开始,详尽描绘了宇宙暴胀的惊人速度,以及早期宇宙中基本粒子如何孕育、恒星和星系如何艰难地从一片混沌中凝聚成形。全书不仅涵盖了现代宇宙学的标准模型(如Λ-CDM模型),更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剖析了暗物质和暗能量这两个宇宙学界最大的谜团。通过对引力波的最新观测、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JWST)的深空图像的解读,本书构建了一个生动、多维度的宇宙图景,揭示了我们存在的根源,并展望了宇宙的终极命运。 第一部分:万物之始——宇宙的黎明 第一章:虚无中的萌芽 本章聚焦于宇宙的起点——大爆炸理论的基石。我们首先回顾了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如何为现代宇宙学奠定框架。随后,我们将时间拨回到138亿年前的那个无限致密、无限炽热的“奇点”。详细论述了普朗克时期($10^{-43}$秒以内)的物理学空白,以及随后发生的暴胀理论——这个解释了宇宙均匀性和平坦性的关键机制。暴胀如何将微小的量子涨落放大为未来星系团的种子?我们通过清晰的图示和详尽的数学推导(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还原了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的炼狱景象。 第二章:轻元素的合唱团 时间继续流逝,宇宙冷却到足以发生核合成的阶段。本章深入探讨了太初核合成(Big Bang Nucleosynthesis, BBN)。我们不仅计算了氢和氦的丰度,还分析了锂的“丰度之谜”,它至今仍是标准模型的一个小小的挑战。通过对早期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MB)的分析,我们理解了光子与物质的耦合和最终的退耦——也就是CMB本身的起源。CMB的各项异性图谱(如由COBE、WMAP和Planck卫星绘制的地图)被视为宇宙的“婴儿照片”,揭示了早期物质密度的微小波动,正是这些波动最终塑造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宏大结构。 第三部分:黑暗的骨架——不可见的驱动力 第三章:暗物质的幽灵踪迹 尽管我们能观测到恒星、气体和星系发出的光,但这些“可见物质”只占宇宙总质能的不到5%。本章集中探讨暗物质——那个提供引力“胶水”的神秘物质。我们回顾了20世纪30年代弗里茨·茨威基对后发座星系团的观测,以及维拉·鲁宾对星系旋转曲线的决定性证据。本书详细分类并评估了各种候选者,从弱相互作用重粒子(WIMPs)到轴子(Axions),并介绍了地下深处的直接探测实验(如XENONnT)和太空中的间接探测尝试(如费米-伽马射线空间望远镜)。暗物质如何形成星系和星系团的“神圣结构”(Halos)?这一章将深入剖析数值模拟如何再现了宇宙网的形成过程。 第四章:暗能量的加速推手 如果说暗物质是让星系团保持完整,那么暗能量就是推动宇宙加速膨胀的“反引力”力量。本章将时间线推进到大约50亿年前,那时暗能量开始占据主导地位。我们详细解析了1998年发现超新星Ia型亮度异常下降背后的故事,以及由此获得的诺贝尔奖。本书详细对比了暗能量的两种主要解释:爱因斯坦的宇宙学常数($Lambda$)及其与量子场论中真空能的巨大差异(“宇宙学常数问题”),以及更具动态性的标量场模型,如第五元素(Quintessence)。通过对大型星系巡天(如DESI和Euclid任务)数据的分析,我们试图精确测量状态方程参数$w$,以确定暗能量的本质。 第三部分:星辰的冶炼厂——恒星、星系与生命的摇篮 第五章:第一代恒星的诞生与死亡 恒星是宇宙中的炼金术士。本章描述了宇宙“黑暗时代”的终结,即第一代恒星(Population III Stars)的形成。这些恒星由纯氢和氦组成,体积庞大,寿命极短,但它们在自身超新星爆发中,首次将碳、氧、铁等重元素播撒到宇宙空间,为后续恒星和行星的形成创造了条件。我们探讨了这些“先驱者”可能留下的信号,以及它们如何“再电离”了早期宇宙中的中性氢云。 第六章:星系的演化与宇宙的相遇 星系并非孤立的实体,它们在引力作用下碰撞、合并,共同构建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宇宙网。本章重点讲述了星系演化的两大驱动力:内部过程(恒星形成、反馈、黑洞吸积)和外部过程(环境影响、并合事件)。我们细致分析了从矮星系到巨型椭圆星系的演变路径,特别是超大质量黑洞在星系核心的形成与共同演化。本书也融入了最新的模拟成果,展示了星系形成过程中的复杂反馈机制,例如恒星风和活动星系核(AGN)喷流如何调节恒星形成的速率。 第四部分:未来的远航——宇宙的终结与人类的视角 第七章:生命的概率与地球的独特地位 在理解了宏大的宇宙结构之后,本章将视角收缩到我们自身。我们将审视宜居带的概念,探讨系外行星的发现如何挑战或印证了我们对生命普遍性的理解。从费米悖论到德雷克方程的变体,我们探讨了智慧生命在宇宙中出现的可能性。地球的特殊性——月球的稳定作用、板块构造、液态水的存在——被置于宇宙演化的长期背景下进行考察。 第八章:宇宙的最终命运 宇宙的未来取决于暗能量的性质。本章分析了三种主要的长期预测: 1. 大冻结(Heat Death): 如果暗能量是宇宙学常数,宇宙将持续加速膨胀,所有星系最终会彼此远离,恒星耗尽燃料,宇宙趋于绝对零度,熵达到最大。 2. 大撕裂(Big Rip): 如果暗能量是“幻影能量”($w < -1$),膨胀的加速度最终会强大到撕裂星系、恒星、行星乃至原子本身。 3. 大挤压(Big Crunch): 只有在暗能量衰减或引力再次占据主导地位的情况下才会发生,宇宙最终坍缩回一个奇点。 本书在详尽描述科学证据的同时,也激发读者对人类在无限时空中所扮演角色的深刻思考。 作者寄语: 本书旨在成为非专业读者理解复杂宇宙学的桥梁。我们相信,了解我们从何而来,将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此刻存在的奇迹。每一个观测、每一个理论,都是人类心智试图触及无限的伟大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