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瑋(網名饅頭大師),畢業於復旦大學文科基地班。復旦大學中文係文學學士,新聞係新聞學碩士。曾就職於上海市委機關報《解放日報》,有16年主流媒體從業經驗,采訪過三屆奧林匹剋運動會和百餘項世界賽事,並先後擔任解放日報報業集團數字傳播中心主任,解放日報社新媒體中心總經理、主任,解放日報社運營、技術中心總監。
微信公眾號“饅頭說”創辦人,2017年8月起開始齣版《曆史的溫度》係列。先後獲得亞馬遜中國 “2017年度新銳作傢”、第六屆“當當影響力人文社科作傢”等奬項,作品也獲得2019年廣東省中小學生“最喜歡閱讀的十大圖書”等奬項。
暢銷百萬冊的大眾曆史科普讀物《曆史的溫度》係列第5本,有顔、有料、有趣。
喜聞樂見的故事寫法,每一篇文章都是一個有意思的曆史故事,落筆客觀、有溫度。
脫離常規曆史的宏大敘事,走嚮細節,尋找時代的真實故事,講述我們所不瞭解的人物和事件。飽含豐富的曆史知識,讀完可以多一些典故,漲一些知識,變成有趣、有見識的人。
復旦大學博導嚴鋒教授、社科院研究院馬勇教授、六神磊磊、二混子、張偉、徐達內等推薦。
開羅會議、德黑蘭會議、美墨戰爭、石油大戰……不管是二戰史上那些看似各方團結一緻的會議,還是放在明麵上的爭端,其幕後是否還有我們不瞭解的故事?
鄧稼先、陳嘉庚、奧本海默……那些不曾屈服於時代和環境的人,在波瀾壯闊的大時代,是否也有各自的獨特之處?
翻看曆史的長捲,迴顧這一個個人與一件件事,你會發現,博弈和抗爭,可以算是一個永恒的主題,不管是利益的博弈,還是人性的抗爭。
在談判桌上,是籌碼的較量;在談判桌外,很可能就是炮火的怒吼。國傢與國傢之間有較量,人與人之間、集團與集團之間,也有博弈。即便是歸結到某一個具體的人,包括你、我、他,也有“天人交戰”:和自己的私欲,和自己的信念,和自己的理想。
2020年,我們又一次清醒地認識到:在這個星球上,所謂的“較量”和“博弈”,並不是隻在於人類彼此之間。
而越是在這樣的時刻,我覺得,可能我們越需要讀一些曆史。
##看到第四部分兩篇關於疫情和流感的文章,原來20世紀初的預防和救治措施就跟現在差不多瞭
評分##一般般,沒多少意思。
評分 評分##這本有點失望的,一半以上都是講戰爭的,作為女生實在不喜歡。
評分##01《曆史的溫度5那些博弈、較量與人性》 2021年1月2日讀完 張瑋 著 中信齣版集團 很快讀完2021年第一本書,很多內容都在之前有所瞭解,所以讀的很快,還會感覺到不夠。這本書的主題是博弈與較量,集中瞭很多人性的掙紮選擇,人在重大挑戰之前的糾結猶豫是真實的。 對前幾章節關...
評分 評分##兒子特彆喜歡曆史,從小就讀各種曆史書。 比如五歲的時候能背下所有漢朝皇帝的全名、廟號;八歲讀完《寫給兒童的中國曆史》、《寫給兒童的世界曆史》、《中國曆史通俗演義》;12歲看瞭《一寸山河一寸血》、《張作霖大傳》、《中原大戰》、《民國總理段祺瑞》、《袁世凱傳》、《...
評分 評分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