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之我與今日之我

昨日之我與今日之我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楊念群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2020-11 精裝 9787220119224

具體描述

楊念群,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教授。主要著作有:《儒學地域化的近代形態:三大知識群體互動的比較研究》(1997)、《楊念群自選集》(2000)、《中層理論:東西方思想會通下的中國史研究》(2001)、《雪域求法記:一個漢人喇嘛的口述史》(閤編,2003)、《再造“病人”:中西醫衝突下的空間政治(1832—1985)》(2006)、《何處是“江南”?——清朝正統觀的確立與士林精神世界的變異》(2010)、《五四的另一麵》等,主持《新史學》叢刊(中華書局版)及“新史學&多元對話係列”叢書。主要學術興趣是中國政治史、社會史研究,並長期緻力於從跨學科、跨領域的角度探究中國史研究的新途徑。

本書為對當代曆史研的全麵反思與闡釋,以及反映齣西方各種史學思潮在中國史學界的應用狀況。本書不僅是作者近二十年對此一問題的持續思考的精粹集結,作者所提齣的拓展史學進境的新思路需從跨學科的角度藉鑒社會學的“中層理論”,更是史學界努力建立新研究範式的一次卓見成效的嘗試。作者藉對當代曆史研究的反思與闡釋,嚮更多學人分享瞭兼具全球視野的研究素養、剖析事物動態性和復雜性的研究思路和超越學科專業壁壘的研究方法,具體體現在宏觀上要思考當代思潮變動下的政治動態與社會發展,微觀上要帶著問題意識深入社會觀察生活,以此錘煉史學工作者通達的問題意識及超越局部事件的洞察力。

用戶評價

評分

##或許是受九十年代中葉留美的影響,作為親眼見證並且親身參與瞭那個年代思想大轉嚮的人,作者對於上世紀思潮的把握之敏銳令人嘆服,以至於我在讀到一半時纔注意到這是十數年前論文集的再版。楊念群先生對於理論旅行的執著與探索也頗有教益。 印象最深的是他論述近代醫學製度在中國建立以及其如何製造並規訓瞭一個醫療公共空間,其中對“四大門”信仰、頂香人行為與底層百姓信仰的研究甚至讓我聯想到瞭《奶酪與蛆蟲》(指的是這種探究普通人的信仰世界與信仰行為,以及其與官方規訓之間的衝突)——即使我寫下這段話時還未能讀到這本書。 感謝壹捲的贈書,讓我有機會嚮追趕者緻敬。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大佬就是大佬,敢為學界指點江山,對同行的揶揄也十分過癮,某些還沉浸在文化英雄角色中的知識分子可以醒醒瞭,食大便瞭。大佬提齣的“中層理論”“新社會史”等理論框架,其實沒有他的實際分析過程精彩,比如西方醫療話語對生死空間的強文化建構,纏足與反纏足中的性彆議題之翻轉,防疫行為作為一種政治行為,等等。有很多解釋技巧都可以藉鑒到文學研究中來,其實文學和曆史都有某種成為素材的趨勢,如何建構自身的獨立性?又如何與其他學科對話?大佬把目光放在瞭對社會理論的引進上,一味強調文學本位雖然是去政治化的一環,但也容易畫地為牢,文學研究的當務之急也是“開眼看世界”吧?這個看“世界”的目光既要嚮上,也要下沉,以及“中層"的糾纏。

評分

##楊念群此書中申言中國曆史學研究中社會史和文化史轉嚮的重要性,尤其通過文化史,對民間自治的文化符號和社會心態的重建,突齣瞭與現代化和革命兩種以政治史為核心的曆史敘事相對的民間話語的自治性敘事。作者受文化史影響較深,尤其是杜贊奇的研究,其中層理論也是對社會史中國傢與市民社會的西式劃分比附中國史的反思。

評分

##文筆非常之好,尤其是《“後現代”思潮在中國》一文,行文流暢,批評到位,視野開闊。開篇對中國史研究的現實處境的描述,以及“市民社會”研究在中國的案例,都呈現齣四十餘年來中國在接受西方理論過程中的復雜狀態,或許隻有理清曾經,纔能真的迴到我們自身。

評分

##楊念群此書中申言中國曆史學研究中社會史和文化史轉嚮的重要性,尤其通過文化史,對民間自治的文化符號和社會心態的重建,突齣瞭與現代化和革命兩種以政治史為核心的曆史敘事相對的民間話語的自治性敘事。作者受文化史影響較深,尤其是杜贊奇的研究,其中層理論也是對社會史中國傢與市民社會的西式劃分比附中國史的反思。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