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光年间湘淮分野与晚清权力格局变迁(1862~1895)

同光年间湘淮分野与晚清权力格局变迁(1862~1895)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邱涛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2018-10-1 平装 9787520132893

具体描述

邱涛,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本书通过对清同治、光绪两朝地方督抚群体结构和人事嬗递状况之梳理,着重分析了同光督抚的特性及其对晚清政局的影响。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后期和镇压捻军起义的过程中,以曾国藩、李鸿章等为首的湘淮集团趁势崛起,而清廷通过“扶淮抑湘”到“湘淮互制”,确立了“湘淮分立”的调控路径。双方博弈的结果,最终导致湘淮集团由同治元年(1862)的全盛时期进入光绪二十六年(1900)全面衰落的态势,地方实力集团呈现出从湘淮集团向北洋集团转换(1862~1900)的政治格局。

用户评价

评分

##晚清央地关系研究,但更多是制衡机制

评分

评分

评分

不错,从以淮压湘到湘(左系)淮互制,清廷始终保持主动权。慈禧先以李鸿章左宗棠压破曾国藩,再以左宗棠制李鸿章,联醇亲王清流派李鸿藻制恭亲王沈桂芬。在中法战争之机一举促垮政敌醇亲王。并大破再无价值之清流党。李中堂转投慈禧醇王怀抱,只能马首是瞻。厉害!最后一章表明清廷弹药严重缺乏,军制体系不足才是失败原因,所谓将帅逃跑怯战并非主因

评分

评分

评分

##又给我打开了一个维度

评分

##又给我打开了一个维度

评分

##对历史资料的选择性阅读和对历史脉络的过度解读,以论证史,貌似信史,实为意淫。晚清政局内轻外重的总体格局是成立的,否则无法解释庚子年间东南互保现象的出现,但清室虽轻,仍能有效制约地方势力的挑战;地方虽重,但明清两朝的权力分配架构使地方挑战中央的可能绝无。证之明清两朝,帝制稳定时期,无一地方坐大挑战中央之先例。(阅读时间:2019年10月21日-22日;自评:6.9;推荐指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