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贻琦(1889.12.29-1962.5.19),字月涵(也写耀韩),祖籍江苏武进,祖先于明成祖时由江南迁居北京,后于天津落籍,为梅曾臣长子。第一批庚款留美学生,1914年,由美国伍斯特理工学院学成归国。历任清华学校教员、物理系教授、教务长等职,1931-1948年,任清华大学校 长,西南联大常委会主席。
梅贻琦先生字月涵,1931年至1948年任清华大学校长。1937年,抗日战争时,清华与北大、南开三校合并为西南联合大学,梅贻琦任国立长沙临时大学校务委员会常务委员,翌年任西南联合大学校务委员会常委兼主席,一直到抗战胜利。《梅贻琦西南联大日记》即收录了梅贻琦先生从1941 年到1946年在昆明主持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合大学校务时期的日记(其中有间断和不少缺失)。
日记所记录的时间正是西南联合大学在昆明八年的关键时期,真实记录了梅贻琦先生的思考活动、经历见闻。第一,物价飞涨,生活紧张,不少教工兼职增加收入,而学校领导到处筹款,设法增加教职员工补助。第二,经常跑警报,生命财产没有保障,当时敌机经常来轰炸昆明,日记中有炸毁联大财产,炸死联大职工的记录。第三,校务繁重,梅贻琦先生同时掌西南联大和清华大学,事务繁重可想而知。第四,应酬频繁。为了维持联大,争取科研、教学经费,提高联大的声誉,一要和中央各部委、地方政府打交道,二是要和金融界、银行界打交道,三是要和军界打交道,四是进行国际联系,接待外国使团、学者,等等。
可以说《梅贻琦西南联大日记》和《郑天挺西南联大日记》一样,是了解、研究西南联大历史的第一手资料,具有很高的价值。
##1. 原来之前出过哦!为啥之前没有读?不过反正不贵…2.还是获得了一些新知识的,比如竟然爱喝酒!很多的应酬,一些家庭生活,一点感情生活。3. 4546年的蛮好看,比如一二一运动那些事。4.一看就是留学过的
评分 评分##梅贻琦是真的爱喝酒诶也懂酒
评分##12月29日,是寡言君子梅贻琦月涵先生的生日。他有一句名言:大概或者也许是,恐怕仿佛不见得。 一边听着男声《赤仱》,一边写这点书评。看前面的日记倒未伤感,文未附的“西南联大与梅贻琦校长”倒令人感慨,文章是他儿子梅祖彦写的,开头的序也是他写的。 在日记中,梅贻琦也提到过祖彦,不无关怀之至,对于孩子妻子,梅贻琦在日记中涉及的不多,以至我都没搞清他的妻子是...
评分 评分##一直和郑日记对读,颇有意思。郑先生的日记能感受到一个史学家保留史料的本能,而梅校长的日记则更简略也更自我。于是在那个众所周知的寡言君子形象之外,有了一个日记中善饮、“看竹”、种花、听戏、爱吐槽、念知己的更可爱的梅校长。
评分##12月29日,是寡言君子梅贻琦月涵先生的生日。他有一句名言:大概或者也许是,恐怕仿佛不见得。 一边听着男声《赤仱》,一边写这点书评。看前面的日记倒未伤感,文未附的“西南联大与梅贻琦校长”倒令人感慨,文章是他儿子梅祖彦写的,开头的序也是他写的。 在日记中,梅贻琦也提到过祖彦,不无关怀之至,对于孩子妻子,梅贻琦在日记中涉及的不多,以至我都没搞清他的妻子是...
评分##真真是往来无白丁。有一个“珊”,屡次提到,看的出来好像有特殊情谊之交。似乎梅家后人不想作注。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