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申,1946年生。上海師範大學哲學係教授,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所研究員、儒教研究室主任。著有《四書集註全譯》、《中國儒教史》、《周易經傳譯註》等。
方廣錩,1948年生。主要從事佛教、敦煌學研究,曾任北京圖書館善本部副主任、中國社科院宗教所佛教研究室主任。著有《佛教誌》、《中國寫本大藏經研究》、《敦煌學佛教學論叢》、《敦煌遺書散論》等,主編有《藏外佛教文獻》。
本書對現存六種主要的敦煌《壇經》寫本進行瞭閤校,以文字最佳的旅順博物館藏本為主要依據,另以敦博本、英藏斯坦因本、國圖本兩種及西夏文寫本殘片對校,又吸收瞭鈴木貞太郎、郭朋、楊曾文、鄧文寬、周紹良等學者的校勘成果,力求恢復敦煌本之原貌。除對經文進行全麵校勘外,還做瞭今譯和簡要的註釋,並有任繼愈、杜繼文先生所撰前言及多位學者的相關研究成果附錄,對深入研讀《壇經》頗有助益。
【編輯推薦】
敦煌本《壇經》的發現,開啟瞭人們對這一禪宗經典的新認知。這些寫捲成於唐宋時期,篇幅僅為傳世本的一半,語言簡潔質樸,而且比此前通行的各本《壇經》更接近於六祖慧能說法的時代,具有重要的文獻和思想價值。
本書由李申、方廣錩兩位哲學及敦煌學領域的專傢整理,匯校敦煌本《壇經》現存的六種主要寫本,擇善而從,力求保持與恢復古本原貌,並通過今譯及註釋疏解文義,令讀者更切近瞭解《壇經》的思想世界。
##非常好,解讀詳細
評分 評分##一念悟,眾生即佛。
評分##敦煌本壇經非壇經原貌,恐曹溪本更接近原貌。但目前可能敦煌本更在市麵上流行。敦煌本壇經被認為是刪減版,曹溪本被認為更加完整。雖為刪減版,因是為瞭方便閱讀,略去些繁瑣內容,留下精華。讀後多有感悟,尤其是“無住為本”一章,每每讀來多有啓發。其實“無住”和《當下的力量》所講的“正念”意思基本相同,而且實現的方法也相同。壇經講“若一念斷絕,法身即離色身。念念時中,於一切法上無住”。《當下的力量》講,去觀察自己的念頭(臨在),念頭即終止。
評分 評分 評分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