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4-02
李申,1946年生。上海師範大學哲學系教授,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所研究員、儒教研究室主任。著有《四書集註全譯》、《中國儒教史》、《周易經傳譯註》等。
方廣锠,1948年生。主要從事佛教、敦煌學研究,曾任北京圖書館善本部副主任、中國社科院宗教所佛教研究室主任。著有《佛教誌》、《中國寫本大藏經研究》、《敦煌學佛教學論叢》、《敦煌遺書散論》等,主編有《藏外佛教文獻》。
本書對現存六種主要的敦煌《壇經》寫本進行了合校,以文字最佳的旅順博物館藏本為主要依據,另以敦博本、英藏斯坦因本、國圖本兩種及西夏文寫本殘片對校,又吸收了鈴木貞太郎、郭朋、楊曾文、鄧文寬、周紹良等學者的校勘成果,力求恢復敦煌本之原貌。除對經文進行全面校勘外,還做了今譯和簡要的註釋,並有任繼愈、杜繼文先生所撰前言及多位學者的相關研究成果附錄,對深入研讀《壇經》頗有助益。
【編輯推薦】
敦煌本《壇經》的發現,開啟了人們對這一禪宗經典的新認知。這些寫卷成於唐宋時期,篇幅僅為傳世本的一半,語言簡潔質樸,而且比此前通行的各本《壇經》更接近於六祖慧能說法的時代,具有重要的文獻和思想價值。
本書由李申、方廣锠兩位哲學及敦煌學領域的專家整理,匯校敦煌本《壇經》現存的六種主要寫本,擇善而從,力求保持與恢復古本原貌,並通過今譯及註釋疏解文義,令讀者更切近了解《壇經》的思想世界。
敦煌壇經合校譯註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敦煌壇經合校譯註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敦煌本坛经非坛经原貌,恐曹溪本更接近原貌。但目前可能敦煌本更在市面上流行。敦煌本坛经被认为是删减版,曹溪本被认为更加完整。虽为删减版,因是为了方便阅读,略去些繁琐内容,留下精华。读后多有感悟,尤其是“无住为本”一章,每每读来多有启发。其实“无住”和《当下的力量》所讲的“正念”意思基本相同,而且实现的方法也相同。坛经讲“若一念断绝,法身即离色身。念念时中,于一切法上无住”。《当下的力量》讲,去观察自己的念头(临在),念头即终止。
评分 评分##考据党估计会很感兴趣,比较了坛经几个版本的区别,这本敦煌本应该是目前整理的最新(自称最准确)的版本。由于我也没看过其他版本,我的感想也只能针对坛经本身。我虽能看完但很难产生共鸣,可能我慧根不够无法顿悟,所以只能以看哲学书的方法把这本书看完并记完笔记。原文和校注不错,今译内容属于可以但没必要的。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惠能引般若系思想入佛性论瓦解楞伽系“真如心”“如来藏”“自心清净”“客尘污染”“黑云覆盖”的二元关系,净、染之间再无差异,烦恼即菩提,菩提即烦恼;引“慧不在乱亦不在定,慧不在有常亦不在无常,慧不在苦乐亦不在有我无我,是为菩萨摩诃萨应无所倚”入境界观拆毁楞伽系“独处闲静观察”的修行路径和早期禅师“凝住壁观”“念佛名令净心”的修行必要性基础,“起般若观照…即是自真正善知识,一悟即知佛地”。但他并未贯穿般若系理路到底,未把否定差别境界的“空”观和寻求绝对自由的超越放大到一切领域,故其尚存难以自圆其说处。真正糅合般若与老庄道家思想融汇演进成儒家士大夫所羡仰的自然人生哲理是在中唐马祖道一等禅师时代,那时禅宗才彻底由印度禅变成了中国禅。坛经为此长达数百年转轨上重要一环,正在此处酝酿出后世思想史之大变局。
评分敦煌壇經合校譯註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