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萊內•瑪利亞•裏爾剋(Rainer Maria Rilke,1879-1926)奧地利著名詩人。生於布拉格,生活在慕尼黑和柏林,並曾旅居意大利、斯堪的納維亞及法國。20世紀德語世界最偉大的詩人,德語文學史上堪與荷爾德林比肩的詩哲,對中國白話詩創作具有非常大的影響,一生創作瞭大量詩歌、散文、戲劇等作品,代錶作《杜英諾悲歌》《給奧費斯的十四行詩》《給青年詩人的信》等。因白血病逝世,葬於瑞士。
譯者李魁賢,颱灣詩人、文學評論傢。1937年生於颱灣颱北縣人。1953年開始發錶詩作。1964年參加笠詩社。1972年參加瑞士的裏爾剋學會。1976年參加英國劍橋的國際詩人學會,並為創會會員,後改組為世界文學學會。齣版詩集《鞦與死之憶》《溫柔的美感》等。
裏爾剋是奧地利詩歌界的風雲人物,與葉芝、艾略特一起被譽為歐洲現代偉大的三位詩人。
李魁賢是瑞士於1972年成立的裏爾剋學會會員,有多種裏爾剋譯著齣版,是研究裏爾剋的權威專傢。
本書有譯者李魁賢詳細的導讀文字,譯文極其漂亮,在我國迄今已經齣版的幾個版本中,本譯著是極佳版本。
《杜英諾悲歌》是裏爾剋晚年改變偏重主觀抒情的浪漫風格,強調以主觀感受的真實代替客觀存在的真實,將詩歌的本質概括為“詩是經驗,而不是情感”的哲理式探尋。
這部大型組詩是奧地利著名詩人裏爾剋的代錶性作品,曆十年寫成。全詩結構宏大而嚴謹,歌鳴生命、愛情永恒,抒情而富有神秘感。
本書係《文學館》叢書之一種。
##在20世紀的世界文學星空中,若要選齣20顆最耀眼的新星,則必能看到裏爾剋的星座。這位卡夫卡的同鄉,從20歲起就離開瞭傢門,除一次短期探訪外,就再也沒有迴去過。他是一位看重“此在”的詩人,試圖從廣泛的遊曆中,讀懂人生和宇宙這部難懂的“奧義書”。他在不停的漫遊中,一...
評分##颱版《裏爾剋全集(I)》,悲歌講述的是生命的睏境,無法突破的事物的外觀構成昏黑之網。“我們在自己解釋的世界空間中/不能有自如的信賴。或許遺留給我們的是/山坡上的一棵樹,我們日日可以重見;/遺留給我們的是昨日的街道/不良的習慣上的忠誠。”由內心生長的信仰逐漸瓦解,世界變得陌生、外在而重復,仿佛博爾赫斯恐懼的重復迴廊。“我們隻不過是從萬物旁經過/有如一陣空氣的交替。”這樣隻能的生命在裏爾剋看來是不可承受之輕。麵對睏境,裏爾剋在詩中找到一條道路——“看一件事物是如何的幸福,如何的/無辜,且為我們所有……/像一件事物般的服侍,成為一件事物而死去。”把自己的生命灌注入事物,從內麵去觀看世界空間,從而與世界和解——於是迴到詩的開頭的一段——“是的,春季都需要你。群星/也期待著你去察覺他們。”
評分 評分 評分1.似錦:或許飛鳥 以更內嚮的飛翔感覺到更遼闊的天 空。 ——裏爾剋《杜伊諾哀歌》之一(p4)http://user.qzone.qq.com/564958178/mood/e293ac2142e36757ed570a00.1 ——2016/6/20 2.似錦:在這個被人闡釋的世界,我們的棲居不太可靠。——裏爾剋《杜伊諾哀歌》之一 http://use...
評分 評分##他們停在山麓,就在那兒,悲愁擁著少年,涕泣。 他轉身,停留,徘徊——我們也這麼生活著,且不斷在告彆。 持久,對他已無誘惑,他的上升纔是存在。 是的,春季都需要你。群星期待著你去覺察它們,往昔的波浪嚮麵前湧來,或者正好你走過敞開的窗口,一具提琴嚮你委身。所有一切都付托於你。 你進入我的血液中。 以第一次來到人世的眼光,道齣你所看到與所經驗的,以及愛與失落。 裏爾剋墓碑,其墓誌銘為:玫瑰,哦,純粹的矛盾,喜悅,能在眾多眼瞼下做著無人曾有的夢。 萬物一緻地不談我們的事情,或許半是羞恥、半是不可言狀的希望。 真奇妙,不再期待受人期待的事物。真奇妙,看一切互相關聯的事物,在空間輕鬆地鼓翼飛翔。
評分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