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宣扬,浙江杭州人,国务院外国专家局特聘“海外名师”,2010年8月至今为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现任上海交通大学欧洲文化高等研究院院长;2004-2010年7月为同济大学特聘华裔法籍专家,时任同济大学欧洲文化研究院院长兼法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精通英、法、德、俄及印尼文,近30多年在法国、德国、英国和美国持续进行实际的社会、文化和政治的观察分析及学术调查研究,长期从事哲学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的跨学科研究。目前的研究重点方向为:(1)当代法国哲学;(2)德国哲学史;(3)当代社会理论以及当代艺术评论。
主要著作:《福柯的生存美学》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流行文化社会学》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鲁曼社会系统理论与现代性》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当代法国思想五十年》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毕加索与当代艺术》,人民出版社,2014;《后现代:思想与艺术的悖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对话》(Le Dialogue),与程抱一院士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存在主义》,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结构主义》,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高宣扬文集,10卷本)。
自20世纪50年代起,列维-斯特劳斯和他所奠定的结构主义轰动了整个欧洲,嬗变成一股影响深远的社会思潮,它不仅是哲学的、也是人类学的、社会学的、心理学的、文学艺术的、更是实际生活经验的。它代表的是一种对整个世界、整个人类社会及历史新的思想体系和研究方法。本书从结构主义的渊源、形成及发展,综述它和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引导我们进入结构主义极具革命性的、丰富有趣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中心。
##小入一门
评分##建议修改书名为《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几乎和《结构人类学》1、2卷对比着读的,就作者这论述,可以说一条腿都还没迈过结构主义大门(当然作者好像也没这个意思),序文竟是全书最佳,其余部分亮点几乎在列维斯特劳斯或其他一些理论家的原文引用,论述要不直接用列维原文,要不就是一顿含糊不清,经常出现前言不对后语和夹带“唯物主义”私货的情况,这是不是只能归结到“时代局限性”了。另,知道作者常年留法,习惯读法语文献,但在一些常用理论家译名和专有名词上,其实可以借鉴下国内主流译法。
评分 评分短评放不下。一点胡思乱想。 阅读这本书之后我就有了这样一种看法,即当结构主义发现“结构”的存在之后,转而论证其是一种“存在方式”,并将结构主义作为一种方法深入研究而找到了理论落脚点,那么结构主义短暂的哲学生命也就到此结束了。根本原因就在于它的研究态度,也就是...
评分 评分##论述有点含混。
评分##结构那章写的很好,太偏施特劳斯了,有关结构主义从方法论走向本体论的争议和尝试没有涉及耶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