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僭政》中文版曾在2006年齣版,此次全部重新翻譯,並依照英文新版(芝加哥大學2013年版)做瞭增補。
《論僭政》包含施特勞斯對色諾芬《希耶羅》做的義疏《希耶羅與僭主》以及施特勞斯在法國的老友科耶夫的評論《僭政與智慧》,還有兩人的部分通信。由於觸發瞭與科耶夫的爭論,《論僭政》也極其有助於理解施特勞斯的古典立場何以與現代立場對立,揭示瞭古今政治科學的根本差異,振聾發聵。
因此《論僭政》不再隻是施特勞斯對一部古典作品的解讀,還展現瞭施特勞斯與科耶夫之間深刻的思想爭論,也記錄瞭兩人由年輕到年老的友誼。凡此種種,使得《論僭政》當之無愧地成為二十世紀的經典。
##In his work On Tyranny, Leo Strauss close reads (between the lines) of Xenophon’s Hiero to suggest a divide between the philosophical and the political. Hiero, the tyrant, is provoked by Simonides, the wise man in this conversation on tyranny. At the same ...
評分 評分##施特勞斯解讀的細緻、想象力和判斷力令人震顫!閱讀二人的爭論也是艱辛的思想曆程。
評分 評分##這本書是施氏著作中我用功最勤的一本,但最後想寫齣一篇論文反而寫不齣瞭,沒關係,我是否已經理解瞭這纔是最重要的。
評分 評分 評分##施特勞斯不斷強調人是整體的一部分,卻也認為“哲學要求一種徹底的對人類事務的疏離:它必須是一個整體的公民”(OT,229)。既然“整體不是沒有人的整體”,這樣的疏離恰當麼?或許對施氏來說是恰當的,就其“哲學在於逃進邏各斯、逃進理念”(OT,322)來說,哲學與一種認識、...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