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1842—1910)美国本土第一位哲学家和心理学家,也是教育学家,实用主义的倡导者,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派创始人之一,也是美国最早的实验心理学家之一。1875年,建立美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1904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06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2006年,詹姆斯被美国的权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评为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之一(第62位)。
《宗教经验种种》是一部从个人经验角度观照宗教作用的著作。作者用常识和心理科学的事实讨论各种宗教经验,对皈依、悔改、神秘主义等宗教经验进行了探讨,并以伏尔泰、惠特曼、爱默生、路德等思想家的宗教经验为例。书中分析了大量的个体传记资料,叙述生动,情节跌宕,具有很强的阅读性。美国宗教哲学家约翰·斯密评价说:“詹姆士的《宗教经验种种》关涉一个全球论题——东西方宗教经验的多维层面,他的生动实例加上他的精彩描述,激发了国内外好几代读者的兴趣和想象力。”
宗教经验之种种 威廉·詹姆斯 39个笔记 ◆ 第一讲 宗教与神经学 >> 圣徒的禁食与传教士的奉献,只是父母自我牺牲本能走岔了的表现。就歇斯底里、渴望自然生活的修女而言,基督只是她们世俗之情感对象的一个想象替代品 >> 我们所有的狂喜与干枯,我们的渴望与悸惧,...
评分##作者是从宗教心理学的角度(仍然是自然科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宗教中的个别现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要么是天才,要么是白痴。心理学的思想就是从不同的学术研究的角度表达自己的观点,有点类似中国传统的五行生克理论,只要你能说得通。那都是对的。或者说就没有黑白,对错。这本...
评分 评分 评分##粗略浏览,读了最后结论。作者把宗教生活归结为5个特征,前3个是超验信念,后2个是心理特征。作者对宗教经验的定义,反映出强烈的相对主义、实用主义、个人主义的认识论倾向。从“个人宗教”实在性与“客观科学”抽象性之间的张力出发,作者讨论了宗教与科学的关系,批判了宗教遗俗观背后的科学本质主义。用化约论的方法,试图抛开宗教思想部分,而就情感和行为给宗教经验下一个最小公约数的定义,这个研究只关心宗教经验对个体的影响,不关心宗教范畴里的神秘部分。但是在讨论到经验真实性时,又不得不触碰到超验领域,对此作者的态度还是化约论地“求证”最小公约数。其实,实用主义也好经验主义也罢,这又何尝不是詹姆斯自己的宗教。最后一段表白,真实世界与物质世界的二分,以及作为超越的额外信仰尤为淋漓尽致。
评分##William James:The Varieties of Religious Experience: A Study in Human Nature (1902) The Varieties of Religious Experience was first presented as a series of lectures at the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in 1901. To prepare for the talks, Harvard p...
评分 评分 评分##远看是法国,近看是英国,细细端详还是美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