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哲学》与《启示哲学导论》构成了一个整体。如果说《启示哲学导论》表明了谢林晚期哲学的最终诉求、思想出发点和方法,那么《启示哲学》则是对前者的运用和具体化。谢林在其中着重考察的是神话史、三一论、基督论、人类学和教会史,以一种不同于黑格尔的否定辩证法的历史哲学方法,重新构造了一条人类理解自由的历史谱系,对当代的哲学、神学、宗教学、比较神话学,乃至海德格尔的“存在史”观和沃格林的“政治观念史”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定要读一下王丁老师的谢林研究,实在是太优秀了! 另外启示哲学实在太精彩了,结合谢林之前的否定哲学的构想,就会发现这一开端的开端的构想是多么精妙绝伦。有如此好的中译本,研究谢林的学者就方便多了。
评分##但我所宣告的,不仅是启示哲学,而且我同时还要宣告,启示哲学是从神话哲学中产生的,是紧随其后、以神话哲学为基础的。我把现在进行的讲座看作我先前那些讲座自然且必然的后果。但启示和神话之间可能有什么彼此共同之处呢?神话的宗教是多神教因而是错误的宗教,而启示宗教是一神教,并且就我们所有人都在这一点上意见一致而言,一神教就此说来至少是真正的宗教。也就是说,唯有一神教才是真正的宗教。 先刚主编的《谢林著作集》已经买入心仪的几本,以后的《神话哲学》等几本决定不再购买!
评分##据说,尽管慕名参与谢林讲座的不乏马克思、克尔凯郭尔等人,但观众大多难以忍受其讲演之冗长。虽然原文和王丁老师译文都相当明白晓畅,但前半本车轱辘话实在太多。后半本论及神话和秘仪的部分,以及谢林的古典学和词源学考察则十分精彩,如果二十讲能更详细一些就好了,并且我们希望看到谢林的“秘仪流程图”。 谢林的上帝面对的窘境是,他的创造的创造不再是他的创造,而是对他意志的反对,从而衍生出了堕落后的世界和作为一神论残缺形式的多神论,但同时也为(与永恒-创造相对的)历史留出了空间。
评分 评分 评分##“事物越是难理解,对来自思想的解释就会要求的越多。于我而言认同于某一教会教义并非紧要之事。我并无兴趣成为一个正统主义者,正如我如果愿意的话也可以毫不费力地成为一个非正统主义者一样。对我而言,基督教仅只是一个我为之寻求解释的现象。”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