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講析

論語講析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周誌文
圖書標籤: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論語》這本書 (代前言)
捲一
學而第一
為政第二
天既生我,也讓我與聞天底下最奧秘的真理,可知我之存在是有意義的。我知道它,但我不“相信”它會左右我的一切,除瞭天命之限之外,這世界還留下瞭不少可供我奮鬥的餘地,人生有限,這是天命,但有限的生命並不妨礙我讓它變得豐富而有內涵。(摘自2.4)
捲二
八佾第三
裏仁第四
告朔之禮在魯,早已不存。但孔子認為不廢餼羊,此禮尚有恢復之可能,而廢瞭,就永遠消失瞭。對已消失或將消失的文明,明知恢復無大望,孔子總抱著無限珍惜懷念之思,這叫作有情。(摘自3.17)
捲三
公治長第五
雍也第六
一個有完美人格的人,可能與時多迕,他與彆人甚至自己都有無數的衝突與矛盾的可能,但當他選擇一個道德為信念、為依歸時,那些衝突與矛盾都自然化解,衝突反而使他的道德實踐充滿懸蕩的力量。在孔子看起來,一個以選擇浩蕩的死來明誌的人,即使平生有些小埋怨,也早已放掉瞭。(摘自5.22)
捲四
述而第七
泰伯第八
此章顯示齣師生的性情麵貌,顔淵真是個“終日不違如愚”的人,是個默默承受一切的好學生,在此章中顔淵始終沒有說話,也沒寫他錶情,就是證據,子路不改他直率、又有點莽撞的性格,孔子呢,會幫學生指齣大道理、大方嚮,是個既有言教也會身教的好老師。但他有時也是會動一些情緒的,這纔顯示孔子的真。(摘自7.10)
捲五
子罕第九
鄉黨第十
此章記孔子飲食的細節,跟現在的飲食習慣也相差不多,譬如魚餒肉敗、色惡、惡臭、割不正等,現代人也不食。“割不正”令人聯想起“食德”的問題,認為食品不正會影響人的品德,這種推論不是不可以有,但也不能過於拘泥,因為前麵的描述,都是衛生健康因素,與人品無關。“惟酒無量,不及亂”到今天也還成立,倒是孔子不飲沽酒,不食市脯,自有他特殊的條件,彆人不見得全做得到。(摘自10.8)
捲六
先進第十一
顔淵第十二
老師在匡被圍,顔淵落後沒跟上。後來見著瞭,老師說:“我還以為你死瞭呢。”顔淵說:“老師在世,迴怎敢死呢?”孔子言“吾以女為死也”,聽起來不吉,卻是經大難而發的真心話,“子在,迴何敢死”,也很直白,也發自真心。一個擔憂,一個堅持,毫無掩飾,可見師生情義相接,關係密切。(摘自11.22)
捲七
子路第十三
憲問第十四
清明的自己告訴自己說,算瞭吧,這叫多管閑事,但浪漫的自己卻又說,這事不得不管,兩麵掙紮。他兩次說:“以吾從大夫之後,不敢不告也。”其實是說給自己聽的。這話聽起來有些慘淡,孔子仗義執言並不是因為自己是大夫之後,而是有一種更蓬勃且有點浪漫的正義感在後麵驅使,但外麵的世界實在太壞瞭,孔子隻有設一個理由,把他蓬勃的初誌掩藏起來。
此章發生時孔子已七十一歲,兩年後,孔子就過世瞭。(摘自14.22)
捲八
衛靈公第十五
季氏第十六
研究曆史的人該意識到,舊的不崩解,新的要如何形成呢?新的也許不如舊,然而新的包含瞭更多的可能,譬如政治權力的下放,可能形成較大的公平,一個有理想卻毫無憑藉的人可能有較多“治國、平天下”的機會,可惜這些福利的前景,在孔子時代還看不太齣來,當時的人,隻有凋零之嘆,無有新建之望。(摘自16.3)
捲九
陽貨第十七
微子第十八
微子離開瞭殷,箕子被囚為奴,比乾因諫而死。孔子說:“殷代曾經有過三個仁人呢。”
這裏所敘三人,一個流放,一個被囚,一個死瞭,都不屈服,以所遇而言,都倒黴到底,但因為倒黴到底,高潔的人格纔能夠充分展現,因此,“去”字如放在適當的場閤,也有極剛健的含義。(摘自18.1)
捲十
子張第十九
堯曰第二十
紂不見得是自居下流,而是在曆史上不幸被認作是下流。他最大的“下流”是被武王所滅,成瞭個亡國之君,要知道曆史有時跟盲目的眾人一樣,是喜歡打“落水狗”的,當亡瞭國之後,就成瞭眾惡所集的人,這是“成者為王,敗者為寇”的命運模式。(摘自19.20)
孔子年錶
後記
· · · · · · (收起)

具體描述

作者以自身數十年閱讀《論語》的工夫為根基,以多年講學積纍為基礎,完成此書。每章包括四部分:《論語》本文、注釋、語譯和講析。注釋部分,注重會通,以簡馭繁,解釋清晰而明確;翻譯部分,盡量切閤古人語言特點,十分注意氣氛與語言力度,力爭兼顧達意與傳神;這部書稿中,作者用力最深也最有特色的,是講析部分,在博采眾說的基礎上,結閤自身閱曆,斷以己意,多有新見,更為難得的是,講解接近日常,更宜讓讀者産生共鳴。

用戶評價

評分

##周誌文在大陸沒什麼名氣,卻暗暗地也聚集瞭一批自己的讀者。他的文字,懷古幽落,常有凋零之嘆,又有一往無前的勇猛精神。他講孔子,不拘泥考據,從情理齣發,由此可見齣一位耿直真實的孔子。這是一本難得的好書,作者十年磨劍,終成此書,令人敬佩。

評分

##儒傢學派占據中國思想韆年,孔孟曾顔四傢的思想需要深入鑽研,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最好可以應用到實際。

評分

##浮躁的社會,讀一讀周誌文先生的作品,也許可以激發一點點自己蓬勃且有點浪漫的正義感。

評分

評分

##颱灣學者周誌文用自己畢生的學問功底,以三四十年的思考跨度,寫就這本對中國最經典的典籍的講析之作。《論語》可以算是被解析最多的古代典籍之一,這本書又何以突顯其特色呢?周先生基於大量《論語》著作,從中做瞭大量化解壁壘的工作,以求真、修正的態度對待每一節每一句。周先生認為,當今中國憂慮的不是傳統的消亡,而是扭麯,扭麯的禍害比一點不剩的消亡更可怕。《論語講析》希望為有心的中國人找齣更多曆史的真相,重新認識我們的傳統。—— 綠茶

評分

##浮躁的社會,讀一讀周誌文先生的作品,也許可以激發一點點自己蓬勃且有點浪漫的正義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難得的一本書,雖然是講《論語》的,從中還是能讀到作者的風骨。周誌文以散文見長,書中語言精練含蓄,情感剋製,很喜歡。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