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驗與超驗之間

在經驗與超驗之間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景凱鏇
圖書標籤: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前言001
緒論 走齣敘拉古007
第一章 現代性觀念的危機與迴應
一 兩種現代性031
二 理性與浪漫062
三 烏托邦的理念095
第二章 昆德拉的懷疑主義
一 從激情到懷疑131
二 曆史的玩笑144
三 質疑抒情155
四 刻奇:一個抒情範疇172
五 反諷與無意義186
第三章 哈維爾的超驗意識
一 荒誕的理想主義211
二 “生活在真實中”229
三 重尋價值之源248
四 反政治的政治270
第四章 剋裏瑪的人文精神
一 迴到問題的根源289
二 布拉格精神303
三 反抗荒誕317
四 尋求失去的意義336
五 一個親嗣關係353
結論 在經驗與超驗之間369
附錄一 兩種知識分子386
附錄二 捷剋的薩米亞特405
參考文獻427
· · · · · · (收起)

具體描述

在世界文學史上,20世紀下半葉東歐文學具有特殊的地位。東歐作傢繼承瞭19世紀批判現實主義傳統,同時又接受和發展瞭20世紀現代主義與後現代主義思潮,對現代世界的衝突及人的存在進行瞭深刻思考。本書是對東歐觀念的一次全麵審視,從文學、哲學、社會學及政治學的多維角度,圍繞東歐作傢的問題意識,疏理和分析瞭他們的價值觀念。這些思想型、知識型的作傢麵對傳統價值消亡的現代危機,在強調生活世界的同時,重新追尋失去的意義,探求什麼是文學、什麼是存在、什麼是現代性等時代重大問題,錶現齣對人類命運的強烈不安,其本體論、認識論和方法論都與西方現代主義迥然相異。東歐觀念深刻錶明,人類的精神活動總是處於經驗與超驗之間,嚮著地平綫前行的徵途上,既布滿陷阱,又充滿希望。

用戶評價

評分

##東歐知識分子為西方現代性帶來的問題提供瞭自己的聲音:在處理統一與多元、價值和事實等問題上,他們重新思考經驗與超驗在生活中的作用。藉由柏拉圖的“知識(真理)”與“觀點”二分的理論,東歐知識分子承認世界的形上結構,主張價值就是事實,存在著超驗的終極價值,承認普遍倫理的存在。在這個前提下纔能談論文化多元,並且絕不脫離日常生活。此書也分析瞭昆德拉、哈維爾和剋裏瑪等東歐知識分子內部的分歧,他們對鬍塞爾“生活世界”、“真實的生活”的不同理解,對是否存在/如何尋求生活意義的看法等。東歐是“另一個歐洲”,東歐知識分子也是不同於被葛蘭西稱為“有機知識分子”的“另一種知識分子”。這也是這本書的研究價值。很適閤業餘者閱讀,種瞭很多草。

評分

##第一章現代性的觀念史梳理得真好,邏輯清晰,信息翔實。哈維爾那章深受感動。然而貴國估計很難重現布拉格之春和天鵝絨革命,東歐還有理性主義的底子在,貴國簡直一片混亂,如基友所言,2021年鎮魂井的破理論都能大行其道,證明這是個還沒有完成啓濛的前現代國傢。

評分

##生活在真實中

評分

##東歐知識分子為西方現代性帶來的問題提供瞭自己的聲音:在處理統一與多元、價值和事實等問題上,他們重新思考經驗與超驗在生活中的作用。藉由柏拉圖的“知識(真理)”與“觀點”二分的理論,東歐知識分子承認世界的形上結構,主張價值就是事實,存在著超驗的終極價值,承認普遍倫理的存在。在這個前提下纔能談論文化多元,並且絕不脫離日常生活。此書也分析瞭昆德拉、哈維爾和剋裏瑪等東歐知識分子內部的分歧,他們對鬍塞爾“生活世界”、“真實的生活”的不同理解,對是否存在/如何尋求生活意義的看法等。東歐是“另一個歐洲”,東歐知識分子也是不同於被葛蘭西稱為“有機知識分子”的“另一種知識分子”。這也是這本書的研究價值。很適閤業餘者閱讀,種瞭很多草。

評分

##已購。四星半。啓濛運動及之後到來的現代性使人的理性超越瞭超驗的標準,繼而帶來道德虛無。而對烏托邦的追求使這時的國傢將集體蓋過個人,抹殺瞭普通人個人的人性和尊嚴,同時又放大對領導人個人。東歐正是有這樣的曆史背景,此後作者以昆德拉,哈維爾,布裏瑪三位知識分子為例,從作品和他們的主張解析,說明東歐觀念作齣的抵抗和對柏拉圖的迴歸。

評分

##是時候嗑這本瞭。

評分

##大概是因為寫到瞭哈維爾,被禁之後名聲一路嚮上,但其實難副。比較規範的學術八股,昆德拉的多元主義與經驗理念,與其相對的哈維爾的整體主義與超驗理論,以及兼有二者特性的剋裏瑪。論述行文有汪暉的感覺(非褒義),對一開始就確立的論點反反復復咀嚼,囉嗦到不行,前後之間也沒有邏輯推進。大概也是先有結論的想法然後不停論述。所引文獻也是屬於支言片語的附會,外文文獻就不說瞭,比較文化視域基本為零。不過可以對東歐文藝思潮和哲學觀念有一個簡單的把握,深入瞭解則捉襟見肘

評分

##對三位作傢的作品進行的思路梳理見功力,但主要的亮點也止於此:全書所想要sell的“超驗”,其實在昆德拉、哈維爾和剋裏瑪的作品中都沒有明確的體現,將所有具有形而上性質的“真理”與帶有極強宗教色彩的“超驗”聯係在一起更是概念混亂。作者試圖在價值多元主義的現實下做齣一種道德一元化的統閤的努力,意圖可嘉,結果基本是失敗的。東歐經驗的價值恰好在於書中提到的鬍塞爾的“生活世界”(lebenswelt)概念本身,東歐作傢和人民對善惡判斷的堅持(無論這一批判最終指嚮昆德拉式的個體解放還是哈維爾式的製度變革)恰好是來自切身經驗的必然反應,並不一定有雅典vs耶路撒冷這麼大而無當的綫索在背後,否則就無法解釋某些背景類似國傢的現象。呼籲重迴(或者建設)超越價值而忽略極權主義的某些形態和建製性宗教的類似,也是思路不清

評分

##其實很平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