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国际服装备忘录(卷二)
定价:61.00元
售价:36.6元,便宜24.4元,折扣60
作者:卞向阳
出版社:东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4-01
ISBN:978781111360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899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作为《国际服装备忘录(卷一)》的延续,本书收录有法国、意大利、美国、英国、西班牙、德国、荷兰、瑞典、比利时、瑞士、日本等国家的54个品牌。其中既有品类的路易登威、图沙蒂等,也有很多如马克·雅各布斯、芒果/MNG等知名的成长型品牌和大众成衣品牌。
本书主要分为国际服装的内涵分析、作品解读以及其强势手段讨论三大部分。前两部分主要是针对书中收录的每个品牌而设立,并有以时尚美学和品牌理论为出发点的具体评述。书的第三部分主要集中了作者近年来对外服装品牌的研究体会,希望能够让中国服装界在品牌建设中有所借鉴,而对于流连于逛街购物的时髦热衷者,尽管这部分内容相对比较理论化,但是也可以从中体会到之所谓成为的缘故,进而减少被伪困惑的可能。
目录
序
章 国际服装的内涵分析
一、法国服装
1.阿涅斯B
2.阿泽丁·阿莱亚
3.多浪迪
4.雷欧娜
5.路易威登
6.马丁·马吉拉
7.马丁·斯特本
8.帕科·拉巴纳
9.让·夏尔·德·卡斯尔巴加克
10.瑟琳
11.索尼亚·里基尔
二、意大利服装
1.阿尔巴特·费露迪
2.厄米尼格多·杰尼亚
3.菲拉格慕
4.吉尔·桑德
5.劳伦斯·斯蒂尔
6.马克斯·玛拉
7.玛丽艾拉·普拉尼
8.莫斯奇诺
9.图沙蒂
三、美国服装
1.BCBG麦克斯·艾兹瑞亚
2.安娜·苏
3.安妮·克莱因
4.巴吉雷·米其卡
5.盖普
6.盖斯
7.豪斯顿
8.杰弗里·贝尼
9.李维斯
10.理查德·泰勒
11.马克·雅各布斯
12.迈克尔·高斯
13.汤米·希尔菲格
14.维拉·王
四、英国服装
1.贝蒂·杰克逊
2.达科斯
3.戈斯特
4.红色与死亡
5.贾斯珀·康兰
6.尼科尔·法伊
7.小筱美智子
8.亚历山大·麦奎因
五、西班牙服装
1.罗意威
2.芒果/MNG
3.扎哈
六、其他国家服装
1.C和A
2.H和M
3.安·德默勒梅斯特
4.百丽
5.大卫·迪克逊
6.赫尔穆特·朗
7.乌居由纪
8.斯增内斯
9.朱普
第二章 国际服装的作品解读
第三章 国际服装的强势手段研究
一、国际服装的信息流手段
二、国际服装的物质流手段
三、国际服装资金流手段
四、国际服装知识流手段
附录
1.服装品牌索引
2.国际服装和设计师名称中英文对译表
主要参考资料
后记
作者介绍
卞向阳,博士,教授,哈佛大学访问学者。东华大学服装及艺术设计学院艺术设计理论部主任,英国伯明翰艺术设计学院特邀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理事,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上海服饰》和《服装时报》专家委员会委员。“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和“全国艺术科学十五规划国家课题”获得者。主要从事服装史论及时尚美学、服装品牌理论领域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出版和发表有多部论著论文及大量时装评论文章,策划和组织有多项大型服装专业活动和品牌企划活动。
文摘
序言
从实际的阅读体验来看,这本书的排版设计也充分考虑到了读者的便利性。页边距的设置合理,字体选择清晰易读,即便是长时间阅读,眼睛的疲劳感也明显低于其他同等字数的书籍。尤其是一些关键术语和概念的标注处理得非常巧妙,既不打断阅读的流畅性,又能有效地在视觉上进行强调。这表明编校团队在制作过程中投入了极大的细心和专业精神,他们深知,好的内容需要同样优秀的形式来承载。总而言之,这是一次从拿起书本到合上书本,都充满愉悦感的阅读旅程。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与其说是一本严肃的“备忘录”,不如说是一份精心烹制的知识盛宴。它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让我对某些长期存在的国际议题有了全新的、多维度的认识。阅读过程中,我时常会停下来思考作者提出的那些挑战性的观点,它们并非提供简单的标准答案,而是激发读者进行更深层次的批判性思考。这种引导式的阅读体验,远比单纯的知识灌输更有价值。它鼓励你走出舒适区,去质疑既有的框架,这种思维上的碰撞和启发,才是真正衡量一本学术著作价值的关键所在。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实在是太让人眼前一亮了,那种厚重中带着典雅的气质,光是捧在手里就能感受到一种历史的沉淀感。纸张的质地也相当考究,触感细腻,油墨的印刷清晰入眼,即便是复杂的图文排版也能看得一清二楚。特别是封面和封底的艺术处理,那种深邃的色彩搭配和恰到好处的留白,很能勾起人一探究竟的欲望。我一直觉得,一本好书,除了内容本身,它的物理形态也是一种艺术表达,而这本《国际服装备忘录(卷二)》显然在这方面下了大功夫,绝对是值得珍藏的佳作。翻阅的过程中,那种纸张的摩擦声都带着一种令人心安的仪式感,让人忍不住想慢下来,细细品味每一个章节。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功底令人印象深刻,作者的叙事风格如同行云流水,却又处处透着精准的考量。它不像那种枯燥的教科书,每一个段落都充满了张力,仿佛在带领读者进行一场身临其境的田野考察。语言的运用非常老练,既有学术的严谨,又不失文学的感染力,让人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享受到阅读的乐趣。特别是对一些复杂的国际现象的剖析,作者总能用一种非常平易近人的方式将其拆解开来,使得即便是初涉此领域的读者也能快速抓住核心要义。这种平衡的艺术,在当代学术著作中是比较少见的,足见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对题材的驾驭能力。
评分我必须赞扬这本书在结构逻辑上的精妙布局,它展现出一种大师级的规划能力。内容的递进不是随意的堆砌,而是层层深入,环环相扣。从宏观的背景梳理到微观的案例分析,过渡自然得几乎让人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读完一个部分,自然而然就会对接下来的内容产生强烈的期待,这种阅读的连贯性是非常难得的。很多同类书籍往往在某一章节会显得臃肿或仓促,但这本书几乎没有这种赘余感,每一个部分的篇幅都拿捏得恰到好处,紧密服务于整体论证的需要,显示出作者对知识体系构建的深刻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