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智慧的女人不生氣
定價:28.00元
作者:汪建民
齣版社:北京工業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3-06-01
ISBN:9787563934607
字數:270000
頁碼:244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40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通過通俗易懂的語言,結閤具體事例,精心編寫瞭此書,以此告訴廣大女性讀者不生氣的女人會有哪些特點。比如不生氣的女人會爭氣,金不自生,財要靠掙;不生氣的女人聚人氣,人脈財脈,聚人聚財;不生氣的女人有朝氣,活力四射,財聚錢來。不生氣的女人氣,柳暗花明,財源廣進;不生氣的女人自信,信心滿腔,黃金萬兩;不生氣的女人堅強,久經挫摺,方能攏財。在這些特點的基礎上細細品讀本書,並認真思考,相信女性朋友們會從中受益良多,從而更加有助於追求幸福人生、財富人生,更好地認識自己,看清前進的道路,為自己的人生之路開闢捷徑。
目錄
作者介紹
汪建民,畢業於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學院,管理學碩士,北大MBA研修班畢業,管理類圖書策劃人,曾編輯齣版《總經理管人用人的21種手段》《拿什麼奉獻給你我的老闆》《一本手冊管公司》、《領導培養下屬的100條鐵律》等管理類暢銷書,深受讀者朋友喜愛。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簡潔卻充滿力量,深邃的藍色背景搭配燙金的“智慧的女人不生氣”幾個字,仿佛在訴說著一種內在的力量和沉澱。我在書店偶然翻開它,最初是被標題所吸引。現在生活節奏這麼快,壓力無處不在,很多人都容易被情緒左右,尤其是女性,往往承擔著更多的社會和傢庭角色,更容易感到焦慮和煩躁。看到這樣的書名,我內心深處仿佛被觸動瞭一下,覺得或許裏麵有我一直尋找的答案,一種能夠讓自己平靜下來,更理性地麵對生活挑戰的方法。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定義“智慧的女人”,又會提供哪些具體的“不生氣”的策略。是心靈雞湯式的鼓勵,還是更具操作性的心理學指導?我期待這本書能夠給我帶來啓發,讓我不再因為一些小事而情緒失控,而是能夠以一種更從容、更成熟的態度去處理人際關係和生活中的種種不如意。我希望它能教會我如何識彆和管理自己的情緒,如何在壓力之下保持內心的平靜,最終成為一個更加強大而溫柔的自己。
评分作為一個常年與情緒“搏鬥”的普通女性,我必須說,這本書的內容讓我眼前一亮。我之前讀過很多關於情緒管理的書籍,但總感覺有些空泛,或者過於理論化,難以在實際生活中應用。這本書則非常接地氣,它沒有那些復雜的心理學術語,而是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娓娓道來,仿佛一位經驗豐富的長輩在分享人生智慧。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反復強調“理解”的重要性——理解自己,理解他人。當我們能夠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去體諒對方的難處時,很多讓我們憤怒的導火索就消失瞭。同時,它也教會我如何去理解自己內心的需求,如何去識彆那些讓我們感到不被重視、不被理解的信號,並找到健康的錶達方式。這本書讓我看到瞭“不生氣”的可能性,也給瞭我實現的途徑,它讓我相信,女性也可以擁有智慧的力量,用平和的心態去擁抱生活中的一切。
评分自從讀瞭這本書,我感覺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好像發生瞭一些微妙的改變。之前,我總是習慣性地將很多事情都攬到自己身上,一旦遇到不如意,就會感到特彆沮喪和憤怒,常常會陷入一種負麵情緒的漩渦裏,久久不能自拔。這本書並沒有給我一套立竿見影的“魔法”,反而像是一位循循善誘的朋友,引導我一步步去探索情緒的根源,去理解那些讓我們“生氣”的真正原因。它讓我明白,很多時候,我們的憤怒並非源於事情本身,而是源於我們對事情的解讀,源於我們內心深處未被滿足的期望和需求。我開始嘗試去覺察自己的情緒,去問自己“我為什麼會生氣?”,而不是僅僅沉浸在憤怒之中。這種覺察本身就帶有一種療愈的力量,它讓我看到瞭情緒背後的真相,也給瞭我選擇如何應對的可能性。現在,即使遇到一些讓我覺得不舒服的事情,我也能夠更快速地調整自己的心態,不再讓負麵情緒占據我太久的時間。
评分我一直相信,內心的平靜纔是幸福的源泉。在讀這本書之前,我常常為外界的事情所睏擾,總覺得自己的生活不夠完美,需要不斷地去追求和改變。這本書則讓我意識到,真正的改變,始於內心的寜靜。它提供瞭一種非常實用且深刻的方法論,教導我們如何從根本上解決“生氣”的問題,而不是僅僅去壓抑或忽視它。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接納”的部分,它讓我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不如意,我們無法改變,但我們可以選擇如何去麵對,如何去接納。當我不再抗拒那些不完美,不再執著於那些無法控製的事情時,我發現自己內心的煩躁和焦慮也在慢慢消散。這種“不生氣”並非是被動地忍讓,而是一種主動的選擇,一種基於智慧和成熟的自我管理。它讓我能夠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真正重要的事情上,去創造屬於自己的幸福。
评分這本書就像是一麵鏡子,照齣瞭我許多不自知的缺點和需要改進的地方。我一直覺得自己是個比較感性的人,容易被周圍的人和事影響,有時候也會因為一些小摩擦而耿耿於懷,甚至會因此懷疑自己。讀瞭這本書之後,我纔恍然大悟,原來許多時候,我們的“生氣”並不是因為彆人故意惹惱我們,而是因為我們內心的一些防禦機製在起作用,我們害怕被傷害,害怕不被理解,於是用憤怒來包裹自己。作者在書中分享瞭許多真實的案例和深刻的見解,讓我對人性有瞭更深層次的認識。我發現,很多時候,我們以為的“問題”其實隻是溝通的障礙,是我們沒有學會用更有效的方式去錶達自己的感受和需求。這本書教會瞭我如何去傾聽,如何去共情,如何在衝突中找到共同點,而不是一味地堅持自己的立場。這種轉變讓我的人際關係變得更加和諧,也讓我對自己更加寬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