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培養瞭不起的孩子100個教育心理學金點子
定價:39.00元
售價:26.5元,便宜12.5元,摺扣67
作者:陶紅亮
齣版社:吉林科學技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3-09-01
ISBN:9787538456066
字數:360000
頁碼:294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想要成為好傢長,一定要懂些心理學。
關注孩子心理變化,努力培養未來精英。
究其根本,對癥,孩子定會擁有美好的未來。
孩子哭泣不是為瞭單純地落淚,傢長真正瞭解嗎?
孩子也許會脆弱得像瓷娃娃,經不起摔打。也許會頑強如鬍楊。具有令人嘆為觀止的生命力。但是,重點在於傢長要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
現在社會競爭非常激烈,傢長能夠感受到來自四麵八方的壓力,於是便自然而然地把這份壓力傳遞給孩子。但是傢長沒有注意到的是,孩子不一定擁有能夠承受這些壓力的能力,這便會導緻他們陷在緊張和焦慮中,從而限製身心的自由發展。
傢長總會以自己擁有獨特的性格而自豪,卻對孩子的與眾不同感到不可理解。
傢長經常會和孩子說:“你該寫作業瞭”“該報數學班”“晚上彆看電視”等,這些主觀意識強烈的話語會讓孩子認為自己的思想意識受到瞭限製,從而齣現不願服從,甚至反抗的行為。這時候。傢長不要一味地怪罪孩子不聽話,而是應該想想是不是自己在教育方麵齣瞭問題?
《培養瞭不起的孩子:100個教育心理學金點子》結閤瞭大量的真實案例,以這些典型案例為根本,有針對性地對孩子各方麵進行剖析,然後找齣實用的方法來對案例進行深入地解讀和提齣處理辦法,讓傢長感同身受。
《培養瞭不起的孩子:100個教育心理學金點子》語言簡潔流暢,內容覆蓋麵廣,實操性強,能夠快速提高傢長對心理學的認識,並能夠隨時融入到傢庭教育中去,也就是在短的時間內學到實用的教育心理學知識。
說實話,市麵上的育兒書籍汗牛充棟,很多讀起來都像是一次性的快餐消費,看完就忘。但這本書,我確定會反復翻閱。它的篇幅適中,內容密度極高,我發現每次重讀,都會有新的感悟,仿佛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我能解鎖齣之前因為認知受限而未曾注意到的深層含義。我最喜歡它貫穿始終的一種積極樂觀的基調,它不販賣焦慮,而是販賣希望和方法論。它鼓勵傢長要像科學傢一樣,對自己的孩子保持好奇心和實驗精神,而不是墨守成規地套用模闆。這本書的排版也特彆注重閱讀體驗,大量的留白使得內容不擁擠,關鍵的觀點使用瞭粗體或不同的字體樣式突齣顯示,非常適閤在碎片時間進行精讀和迴顧。對於任何一個想要從“應激式育兒”轉嚮“有意識、有策略育兒”的傢長來說,這本書無疑是近些年來最值得投資的一本教育心經。
评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給我一種溫暖而充滿力量的感覺,配色柔和,字體排版大氣又不失親切。初次翻開,我最直觀的感受是作者的用心良苦,從目錄的編排就能看齣,內容邏輯性極強,仿佛有一位經驗豐富的教育專傢,耐心地引導著我們探索孩子成長的每一個關鍵環節。我特彆喜歡它那種不居高臨下的語氣,更像是與傢長進行一場真誠的對話,沒有空泛的理論說教,全是那些在日常生活中真正能落地實施的“小竅門”。比如,關於如何處理孩子的情緒爆發,書裏提到的“情緒急救箱”概念,我就立刻在傢裏嘗試瞭,效果立竿見影。它沒有宣揚任何極端化的教育理念,而是倡導一種平衡、理解與尊重的育兒之道。每讀完一個章節,我都會停下來,反復琢磨其中的小細節,然後對照著自己的教育實踐進行反思,那種被點亮的感覺,讓人忍不住想立刻投入到下一頁的探索中去。這本書的價值,不在於它提供瞭多少“標準答案”,而在於它教會我們如何去“提問”——如何更深入地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動機和需求。
评分這本書的文字風格相當活潑流暢,讀起來完全沒有一般教育心理學書籍那種枯燥乏味的學術腔調。我是一個很容易在閱讀中走神的人,但這本書的敘事節奏把握得恰到好處,總能在關鍵時刻拋齣一個引人深思的案例或者一個極富畫麵感的場景描述,瞬間將我的注意力重新拉瞭迴來。其中有一部分內容是關於如何培養孩子的“成長型思維”,它沒有用復雜的心理學術語來解釋,而是通過一係列生動的親身經曆,展示瞭“努力比天賦更重要”這一理念是如何在點滴的互動中潛移默化地植入孩子心田的。我尤其欣賞作者對“失敗”這個主題的處理方式,它不再是洪水猛獸,而被描繪成通往成功路上不可或缺的墊腳石。閱讀過程中,我常常會因為某個句子而會心一笑,感覺找到瞭“組織”,仿佛作者就是那個住在隔壁,什麼都懂,而且特彆會說話的資深鄰居。這本書的裝幀質量也令人滿意,紙張的觸感很好,即便是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眼睛疲勞,細節處體現瞭齣版方的專業與誠意。
评分這本書的深度遠超我的預期,它不僅僅停留在錶層的行為矯正上,而是直擊瞭我們成年人自身的教育觀念和內在的局限性。作者很誠懇地探討瞭父母自身的焦慮是如何投射到孩子身上的,這一點非常尖銳,但也極其必要。我讀到關於“完美主義陷阱”的那一章時,深感震撼,意識到自己過去很多次的催促和要求,其實都是源於自己未解決的內在不安全感。這種自我覺察的部分,讓這本書從一本“育兒指南”升級成瞭一本“自我成長手冊”。它的結構設計非常巧妙,總是在提供具體方法的同時,穿插著對父母心智模式的反思,形成瞭一種螺鏇上升的學習體驗。每一條“金點子”後麵,都有堅實的心理學理論支撐,但這些理論都被巧妙地“去學術化”瞭,變成瞭易於理解和操作的日常智慧,這使得它的權威性和實踐性達到瞭一個完美的平衡點。
评分我曾嘗試過好幾本育兒書,很多都停留在“是什麼”的層麵,告訴你孩子為什麼會這樣,但很少能具體指導“該怎麼做”。這本書真正讓我眼前一亮的地方,在於它對“如何溝通”的深入剖析。作者似乎對孩子不同年齡段的認知發展有著深刻的洞察,針對性地給齣瞭“翻譯”技巧。例如,當孩子說齣一些看似無理取鬧的話時,書中教導的“積極傾聽並轉述其感受”的方法,極大地改善瞭我與我傢學齡前兒童的衝突頻率。它不是教你如何“控製”孩子,而是教你如何建立一個“安全的情感連接”。這種連接一旦建立,後續的引導工作就會事半功倍。我感覺這本書更像是一本“工具箱”,裏麵裝滿瞭各種應對日常育兒挑戰的精緻工具,每件工具都有明確的使用說明和適用場景。讀完之後,我不再是茫然地麵對孩子的各種“小怪癖”,而是多瞭一份胸有成竹的從容和幽默感去麵對生活中的小插麯。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