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个心理小实验:帮你更好地了解宝宝

100个心理小实验:帮你更好地了解宝宝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法] 西科迪,王文新,陈明媛 著
图书标签:
  • 育儿
  • 心理学
  • 宝宝
  • 亲子关系
  • 行为观察
  • 实验
  • 成长发育
  • 早期教育
  • 家庭教育
  • 儿童心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炫丽之舞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807452829
商品编码:29684712526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09-06-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100个心理小实验:帮你更好地了解宝宝

定价:22.00元

作者:(法)西科迪,王文新,陈明媛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09-06-01

ISBN:978780745282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222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100个心理小实验——帮你更好地了解宝宝》
·100个心理小实验——帮让你更好地了解宝宝
·在你宝宝体内,是否沉睡着一个小莫扎特?
·莫妮卡·贝鲁奇和卡西摩多,你的宝宝更喜欢谁的脸蛋?
·当一只蜘蛛出现在你宝宝前面时,为什么你不可以一跳三米远?
·你能猜出你未来孩子的性别吗?
·为什么你在宝宝面前不能爆粗口?
·爸爸们真的喜欢宝宝像他吗?
·新生儿对好闻和难闻的气味敏感吗?
  宝宝是什么?是小两口的乐趣,还是全世界其他人的灾难?
  凭直觉,我们了解了很多有关宝宝的东西。但事实又是怎样的呢?对于宝宝看到和感觉到的东西,我们又知多少?
本书介绍了100个在实验室里或现场操作的试验。通过幽默而清晰的描述,我们发现了宝宝的各种能力。
  本书将助你一臂之力,让你更好地与宝宝或未来的宝宝交流。

目录


前言
章 父母在宝宝面前的行为
1 您对宝宝的认识有刻板印象吗?
大人对婴儿的传统认识
2 爸爸真的希望宝宝长得像他自己吗?
婴儿与父母的相像对父母行为的影响
3 如果您刚出生1小时的宝宝被掉包了,您还能认出他(她)吗?
产后母亲对孩子的辨认
4 仅仅通过触摸宝宝的手,爸爸是否可以辨认出自己的孩子?
产后父亲对孩子的辨认
5 当妈妈和宝宝说话时,她会变换表情吗?
母亲在婴儿面前的面部表情
6 您应该用“宝宝腔”对宝宝说话吗?
韵律现象对语句切分的影响
7 妈妈们会模仿宝宝的动作吗?
肢体模仿和饮食行为
8 您应当花多长的时间陪伴宝宝?
母亲陪伴婴儿的时间以及婴儿的行为
9 您能猜出未来宝宝的性别吗?
女人预测未来宝宝性别的特殊能力
10 孩子越多越幸福吗?
生育能力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第二章 宝宝的五大感官
 视觉
  11 宝宝是如何看见物体的?
  婴儿的视觉发育
  12 宝宝更喜欢什么?是姐姐的笑脸还是洗衣机的滚筒?
  宝宝对面孔的偏爱
  13 什么让您的宝宝感到惊奇:长着三只臂膀还是长着三只眼睛的怪人?
  对面孔和身体的感知
  14 您的宝宝几岁时可以在镜子里或照片中认出自己?
  视觉认知自我能力的早期发育
 听觉
  15 您刚出生的小宝宝是喜欢陌生人的声音还是更偏爱您的声音?
  婴儿和胎儿对母亲声音的听辨
  16 当您给宝宝讲故事时应该关上电视吗?
  婴儿对背景声音的敏感度
  17 您的宝宝心里是不是睡着一个小莫扎特?
  婴儿对音乐体验的记忆力
  18 什么吸引宝宝?是母亲的面孔还是她的声音?
  母亲的声音信号和面部信号对婴儿行为的影响
  19 您的宝宝更喜欢什么?是听您给他(她)唱《曾经的小摇船》还是在广播里听席琳·迪翁的新流行歌曲?
  婴儿对儿童歌曲的偏爱
  20 什么让宝宝感兴趣:是妈妈对他(她)说话还是给他(她)唱首歌?
  婴儿对父母说话声和歌声的反应
 味觉和嗅觉
  21 在吃口奶之前,您的宝宝已经知道什么好吃了吗?
  婴儿对不同味道做出的面部表情
  22 您的宝宝喜欢母乳还是更偏爱奶粉?
  婴儿对母乳味道的偏爱
  23 宝宝能否单凭体味辨认出母亲?
  婴儿对妈妈体味的偏爱
  24 宝宝对香味和难闻的气味敏感吗?
  婴儿对气味做出的面部表情、行为反应以及对气味的定位
 触觉
  25 您的宝宝在看东西时,他(她)的手是否起着和眼睛同等重要的作用?
  “触觉一视觉”模式的相互转移
  26 婴儿的身体是和妈身体“融为一体”的吗?
  婴儿的自我感知
第三章 宝宝的行为
27 您的宝宝喜欢模仿吗?
婴儿的模仿
28 您的宝宝从多大起喜欢上玩具汽车了?
婴儿对女孩游戏、男孩游戏和玩具的视觉偏爱
29 喜欢模仿妈宝宝将来会不会比其他孩子更加自觉?
模仿与自觉遵守规矩
30 您的目光投射方向对您的宝宝重要吗?
婴儿对大人目光的诠释
第四章 宝宝的情感
31 为什么当宝宝在场时,您应当避免被一只蜘蛛吓得蹦出3米远?
情感表达对婴儿所起的社会参照作用
32 您的宝宝会参照他人的表情信号吗?
婴儿面对电视广告里人物的情绪反应做出的行为
33 刚出生几小时的宝宝能够辨认并且模仿父母快乐、悲伤和惊奇的表情吗?
婴儿对面部表情的识别和模仿
34 您的宝宝对其他宝宝的哭叫声敏感吗?
婴儿对其他婴儿不同哭声的辨别
35 您的宝宝能够区分出悲伤的音乐和欢快的音乐吗?
8个月的婴儿对音乐中情感因素的领会
第五章 宝宝的推理能力
36 宝宝是小傻瓜吗?
婴儿的推理能力
37 宝宝有期望吗?
婴儿愿望的形成
38 宝宝几岁时可以区分“我不想”和“我不能”?
婴儿对意向行为的理解
39 爸爸离开了,他对宝宝来说还继续存在吗?
物体存在的永恒性
40 5个月大的宝宝能数到3吗?
5个月的婴儿对简单数字的非模态表征
第六章 宝宝的语言
41 您的宝宝会说多种语言吗?如果会,是从几岁开始的?
婴儿对不同语言的早期认知能力
42 您的宝宝能够轻易地区分出母语和其他语言吗?
婴儿对语言的识别
43 马赛市的宝宝说话有口音吗?
母语语调对婴儿牙牙学语的影响
44 为什么不该在宝宝面前说脏话?
婴儿对口语的记忆力
45 宝宝几岁时开始明白“妈妈”指的就是您?
婴儿对单词理解的初始阶段
46 当您的宝宝听到您说“手”或“脚”这个词时,他(她)知道指的是什么吗?
6个月的婴儿把单词和从未见过的实物联系起来的能力
47 您的宝宝几岁时可以听辨出自己的名字?
婴儿听辨自己名字的能力
48 宝宝是喜欢莫妮卡·贝鲁齐的容貌还是卡西莫多的长相?
婴儿对美貌的偏爱
第七章 胎儿的行为
49 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行为。
胎儿心理学
50 胎儿喜欢《年轻好动的一代》的音乐吗?
婴儿对出生前听到的音乐事件的记忆力
51 您应该对着肚子讲故事吗?
婴儿对出生前所听故事的识别能力
52 胎儿已经有自己的小个性吗?
胎儿活动与儿童时期的行为
53 宝宝在您肚子里就已经有性活动了吗?
胎儿在里的
54 您在妊娠期经常吃茴芹,您的宝宝将来也喜欢茴芹吗?
婴儿在出生前对味道的初体验
55 您在妊娠期的饮食会对宝宝的嗅觉产生影响吗?
母亲的饮食习惯与胎儿对气味的初体验
结论
两种实验方法

作者介绍


赛尔日·西科迪,心理医生,南布列塔尼大学研究员,心理学家。2004年,他出版了畅销书《150个心理小实验:帮你了解自己,洞悉他人》。

文摘


序言



《心育启蒙:100个趣味实验,洞悉宝宝成长奥秘》 打开宝宝心扉的钥匙,就在你手中!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正在萌芽的种子,蕴藏着无限的潜能与奇迹。他们的好奇心如同初生的太阳,渴望探索这个世界;他们的情感如同涓涓细流,需要耐心与智慧去引导。作为父母,我们渴望理解孩子内心深处的想法,读懂他们每一个细微的表情,陪伴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然而,育儿之路并非坦途,如何在纷繁复杂的育儿理论中找到适合自己宝宝的科学方法?如何将抽象的心理学知识转化为具体可行的育儿实践?《心育启蒙:100个趣味实验,洞悉宝宝成长奥秘》将为你点亮前行的道路。 本书并非堆砌枯燥的理论,而是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将深邃的儿童心理学知识融入到100个精心设计的、充满趣味性的家庭小实验之中。这些实验,操作简便,材料易得,无须复杂的设备,只需要你和宝宝一起,在轻松愉快的互动中,共同揭开孩子成长的每一个小秘密。 我们关注的,是宝宝真实而鲜活的内心世界。 本书的出发点,源于对每一个生命独特性的尊重。我们深知,每个宝宝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拥有着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情感表达和行为模式。因此,本书的每一个实验,都旨在帮助你: 洞察宝宝的认知发展: 孩子如何学习?他们如何理解因果关系?对世界的感知是如何一步步建立起来的?通过一系列巧妙的实验,你将亲眼见证宝宝的思维从具体到抽象的演变,理解他们学习新事物的规律,并掌握如何为他们提供更有效的学习刺激。例如,一个简单的“物体消失实验”,就能让你窥见宝宝的客体恒常性发展,理解他们为何在玩捉迷藏时如此着迷。又如,通过“排序游戏”,你可以观察宝宝的逻辑思维能力,并据此设计更具挑战性的认知游戏。 理解宝宝的情感需求: 喜怒哀乐,是宝宝最直接的情感流露。他们为何会哭闹?为何会害怕?又为何会感到快乐?本书将通过一系列情感激发实验,让你更深入地理解宝宝的情绪机制,学会识别不同情绪背后的信号,并掌握有效的安抚和引导技巧。例如,一个“情绪脸谱识别”实验,可以帮助宝宝认识并表达自己的情绪;一个“安全感建立”实验,则能加深你与宝宝之间的依恋关系,为他们提供坚实的心理后盾。 发掘宝宝的社会性发展: 孩子是社会性的生物,与他人的互动是他们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宝宝如何学习分享?如何理解合作?如何建立友谊?本书中的社交实验,将引导你观察宝宝在与他人互动中的表现,理解他们的社交动机,并学习如何引导他们形成健康的社交能力。例如,“轮流玩具游戏”可以帮助宝宝理解分享的概念;“小小合作任务”则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探索宝宝的语言与沟通: 语言是思想的载体,也是连接心灵的桥梁。宝宝是如何学习说话的?他们是如何理解指令的?又如何表达自己的意愿?本书的语言发展实验,将帮助你理解宝宝语言习得的各个阶段,并提供激发宝宝语言潜能的实用方法。例如,“故事接龙游戏”不仅能激发宝宝的想象力,还能锻炼他们的叙事能力;“指令执行挑战”则可以帮助宝宝理解和遵循指示。 发掘宝宝的个性和特质: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拥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倾向和天赋。他们是内向还是外向?是喜欢独立思考还是需要鼓励?本书中的个性探索实验,将帮助你更客观地认识宝宝的特质,扬长避短,因材施教,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自由探索区”可以观察宝宝的自主性和探索欲;“创意搭建挑战”则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00个趣味实验,不止于“玩”,更在于“学”与“懂”。 本书的精髓,在于将枯燥的理论转化为生动有趣的实践。每一个实验,都经过精心的设计,力求: 趣味性与互动性: 实验过程充满了游戏的乐趣,让宝宝在玩耍中学习,在互动中成长。你将不再是那个说教的父母,而是宝宝最亲密的玩伴和引导者。 科学性与指导性: 每个实验背后都蕴含着扎实的儿童心理学原理,让你不仅知道“做什么”,更知道“为什么这样做”,以及“这样做能带来什么”。同时,针对不同的实验结果,本书提供了具体的解读和后续的亲子互动建议,确保你的育儿实践更加科学有效。 操作性与可行性: 我们深知忙碌的父母需要的是简单易行的方法。本书的实验材料,几乎都是家中常备之物,操作步骤清晰明了,即使是育儿新手,也能轻松上手。 循序渐进与个性化: 实验的设计考虑到了不同年龄段宝宝的发展特点,并提供了根据宝宝个体差异进行调整的建议,确保每个家庭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 本书将带给你: 更深的亲子连接: 通过共同参与实验,你与宝宝之间的沟通将更加顺畅,情感将更加亲密。你将成为宝宝最信赖的人,建立起牢不可破的依恋关系。 更科学的育儿观: 告别盲从,用科学的眼光审视宝宝的成长。你将掌握识别宝宝需求、引导宝宝发展的能力,成为一位更有智慧、更自信的父母。 更快乐的童年体验: 让宝宝在充满爱与探索的环境中茁壮成长。你将为他们创造一个丰富多彩的童年,让他们拥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更清晰的育儿方向: 面对宝宝成长中的各种挑战,你将不再手足无措。本书将为你提供清晰的指导,帮助你应对各种育儿难题。 本书适合谁? 新手父母: 刚刚迎接新生命,对育儿感到迷茫和不安的父母。 有经验的父母: 希望深化对孩子理解,寻求更科学、更具互动性的育儿方法的父母。 关心儿童成长的家庭成员: 包括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希望学习如何更好地与孙辈互动、支持他们成长的长辈。 对儿童心理学感兴趣的读者: 无论是作为父母还是对儿童发展感兴趣的研究者,本书都将提供 an 宝贵的实践参考。 翻开《心育启蒙:100个趣味实验,洞悉宝宝成长奥秘》,让我们一起踏上这段奇妙的育儿探索之旅。你将发现,了解你的宝宝,可以如此简单,如此有趣,如此富有成效。让每一次亲子互动,都成为一次心灵的对话,一次成长的飞跃。 这本书,不仅是给宝宝的一份成长的礼物,更是送给每一位渴望成为更优秀父母的你,一份最珍贵的礼物。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我买过不少育儿书,很多都是在讲“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读完后往往带着一种强烈的焦虑感,生怕自己哪一步做错了就毁了孩子的前程。然而,这本书的基调完全不同,它散发出的是一种深刻的接纳和理解。它引导我们认识到,孩子的每一个“不合时宜”的行为背后,其实都有其内在的逻辑和未被满足的需求。这种从“纠正行为”转向“理解动机”的思维转变,彻底改变了我与孩子互动的方式。我开始学着慢下来,去观察、去倾听那些隐藏在哭闹、固执背后的“信号”。这种视角的切换,不仅改善了亲子关系,连我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都有了显著提升,因为我不再总是处于那种“必须马上解决问题”的紧绷状态了。这本书提供的是一个长期主义的视角,让我意识到育儿是一个不断学习、自我成长的过程。

评分

坦白讲,我最初对这种主题的书抱持着一丝怀疑态度,总觉得“心理小实验”听起来可能过于理论化或晦涩难懂。但这本书完全打破了我的刻板印象。它的叙事结构非常巧妙,总能将一个抽象的心理学概念,通过一个具体、可复现的小场景串联起来,让你在实际操作或观察孩子时,立刻就能明白理论的实际意义。比如,书中对“物体恒存性”的探讨,不是空泛地解释定义,而是通过几个简单的日常互动,清晰地展示了宝宝心智成长的里程碑。这种“即学即用”的设计,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效率和实用价值。我不需要成为心理学家,只需要成为一个更细心的观察者,就能从书中获得的洞察力,转化成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这本书的实用价值,远超出了我最初的预期。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和设计真让人眼前一亮,那种清新自然的风格让人在阅读时心情格外舒畅。我是一个对阅读体验很挑剔的人,但这本书的字体大小、行间距都处理得恰到好处,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疲劳。更让我惊喜的是,它不是那种只有文字堆砌的工具书,里面穿插的插图和图表,虽然简约,但都精准地捕捉了儿童行为的精髓,让人一看就心领神会。我尤其欣赏作者在讨论某些敏感话题时所展现出的那种专业又充满人文关怀的平衡感。比如,它没有将“规矩”的建立描绘成一场权力斗争,而是将其视为引导孩子建立“自控力”和“社会适应性”的必经之路,这种正向引导的方式让人读起来非常舒服,不会产生被指责或说教的感觉。它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和蔼可亲的专家在耳边轻声细语地指导你,让人感觉自己有能力去实践书中的建议。

评分

哇,这本书简直是育儿路上的一盏明灯,我之前总是对着宝宝的各种“怪行为”感到手足无措,但这本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观察和理解的视角。它不是那种枯燥的理论说教,而是通过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故事和案例,把复杂的心理学概念讲得深入浅出。我特别喜欢它探讨的关于依恋关系的部分,作者用非常细腻的笔触描述了孩子在不同阶段对安全感的微妙需求,让我这个新手妈妈茅塞顿开,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有时候小小的分离都会让他如此焦虑。书中对“共情”的强调也让我受益匪浅,它教我们如何真正地“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安抚。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和宝宝之间的沟通桥梁似乎更坚固了,很多之前积累的困惑和摩擦都找到了合理的解释和应对方法。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提供知识,更在于它提供了一种更温和、更智慧的育儿态度。

评分

这本书的行文风格非常具有个人特色,它不是那种千篇一律的学术论述,而是带着一种近乎诗意的观察力。作者似乎拥有某种“透视眼”,能够看穿孩子那层层叠叠的外部表现,直达他们最核心的情感世界。我记得其中有一章节描述了关于“想象游戏”对孩子认知发展的重要性,作者描述的场景让我仿佛身临其境,看到了孩子们在那些小小“秘密基地”里构建的宏大世界观。这种文字的力量,让我这个忙碌的成年人,重新找回了对童年世界那种纯粹的好奇心和敬畏感。它不仅仅是写给父母看的,我甚至觉得,如果能让所有教育工作者都读一读,整个教育环境都会变得更加人性化和富有创造力。这本书,与其说是指南,不如说是一部精美的儿童心灵的“导览图”。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