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幼儿家庭教育100问
定价:49.80元
售价:37.8元,便宜12.0元,折扣75
作者:李晓巍,谢娟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9-01
ISBN:978756756563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幼儿家庭教育100问》针对2-6岁幼儿家长这一群体,以家庭教育中困扰家长的幼儿典型行为表现为案例,从儿童心理学、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专业视角进行深入分析,并给出对策和建议,以期普及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提高家庭教育质量。
《幼儿家庭教育100问》具有以下特点:首先,问题的代表性与案例的真实性。第二,在分析幼儿行为原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给出对策建议。第三,在进行案例分析的同时,介绍儿童心理学的科学知识。教育孩子意味着需要对孩子有充分的了解,这也是高质量家庭教育的基础。期望家长读完这100个问题后,知晓适宜的教育方法,在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可以举一反三,轻松应对家庭教育中的各种问题。愿这本书能够对家长们有所帮助!当然,本书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进行案例分析时,还介绍了儿童心理学的专业知识,也适合幼儿园教师、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以及致力于儿童服务的专业人员阅读。
内容提要
《幼儿家庭教育100问》是给幼儿家长的读物,全书归纳了2-6岁幼儿家长在家庭教育中面临的教育理念、幼儿行为习惯、学习品质、社会适应、情绪管理、新媒体使用、二孩教育等多方面的问题。针对每个问题,从儿童心理学、幼儿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分析与解答。
目录
章 做型的父母:家庭教育要遵循的原则
一、家庭教育的科学性原则
二、家庭教育的理智性原则
三、成为木又威型的父母
第2章 做孩子的知心朋友:了解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
一、了解幼儿自皲意识的发展
二、了解幼儿的认知发展
三、了解幼儿社会性与情绪的发展
第3章 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生活习惯的培养
二、文明礼貌习惯的培养
三、阅读习惯的培养
第4章 培养幼儿积极的学习品质
一、幼儿独立性的培养
二、幼儿自信心的培养
三、幼儿好奇心的培养
四、幼儿抗挫折能力的培养
第5章 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适应
一、幼儿安全感的培养
二、帮助幼儿进行情绪管理
三、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
四、幼儿性别角色认同的培养
第6章 新媒体时代的幼儿家庭教育
第7章 幼儿入学准备早知道
第8章 社会变迁中的幼儿家庭教育
一、二孩政策下的幼儿家庭教育
二、祖辈一父辈共同养育
作者介绍
李晓巍,已出版著作:儿童生活中我是谁:学前教育导论(第九版). 商务印书馆. 2015.2译著教育部全国中职生国家规划教材:心理健康.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 参编透视处境不利儿童的心理世界.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参编处境不利儿童的发展状况报告. 团结出版社. 2009. 参编
文摘
序言
这本书在内容构建上的逻辑性构建得极其巧妙,它并不是简单地将育儿知识点堆砌在一起,而是建立了一个非常清晰的成长路径图。它似乎是按照孩子从婴儿期到学龄前不同阶段的心智发展特点,预设了一套层层递进的“知识模块”。比如,第一部分侧重于建立安全依恋和生活习惯的基础框架,语言简练且操作性极强;到了中间部分,开始深入探讨社交技能和规则建立的复杂性,这里的分析就显得更为深入,引入了社会学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但依然保持了语言的通俗性。最让我惊叹的是,它在每一章末尾都设计了一个“家长自检清单”和“本周实践挑战”,这把被动的阅读转化成了主动的学习和实践过程。这种“理论导入—场景模拟—实践检验”的闭环设计,极大地提升了知识的吸收效率和长期记忆效果,让人感觉每读完一个章节,我的育儿技能树上就点亮了一个新的分支。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封面采用了柔和的马卡龙色系,搭配手绘风格的插画,让人一看就觉得非常温馨、亲切。材质上选择了略带磨砂质感的纸张,拿在手里很舒服,不至于太滑溜,也显得很有品质感。字体排版方面,正文部分选择了一种非常清晰易读的宋体加粗版本,行距和字间距都把握得恰到好处,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侧边栏的信息,比如章节标题和重点提示,则使用了略带俏皮的圆体字,形成了一种视觉上的层次感。尤其值得称赞的是内页的彩印质量,色彩还原度很高,那些用于辅助解释复杂概念的示意图和生活场景插画都栩栩如生,让枯燥的理论知识瞬间变得生动起来。装订方面,采用的是锁线胶装,翻开时可以平摊,这对于需要一边阅读一边做笔记或者带着孩子一起参考的家长来说,简直太友好了,不需要担心书页会轻易脱落。整体来看,这本实体书的制作水准,完全符合它作为一本高质量家庭教育参考书的定位,看得出出版方在细节上的用心。
评分这本书在处理“个性化差异”方面展现出惊人的细腻度,这一点常常被许多泛泛而谈的育儿书籍所忽略。作者非常强调“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完美方案”,并在多个关键议题上,都加入了“如果你的孩子是高敏感型(HSP)”或者“如果你的家庭是双职工结构”等情境分析模块。例如,在讨论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时,它不仅给出了通用方法,还专门开辟了一个小板块,专门分析了对于那些天生依恋度较高的孩子,如何循序渐进地引入独处时间,避免简单粗暴地推开反而造成逆反。这种对“变数”的充分预估和解决方案的多样化设计,让这本书的适用范围大大拓宽。它不像一本僵硬的教科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能够根据不同“孩子-父母”组合的“个性化定制师”,总是能提供一个最贴近我们实际情况的优化路径。
评分我最欣赏这本书的叙事方式,它完全摒弃了那种居高临下的“专家说教”口吻,而是采取了一种非常接地气、仿佛邻家经验丰富的老朋友在分享心得的语调。阅读过程中,我几乎感觉不到任何阅读压力,许多原本让我感到困惑或焦虑的育儿难题,在作者平实的语言中被层层剥开,变得清晰而可操作。举个例子,书中在讨论“如何应对孩子的情绪爆发”那一章节时,它没有直接给出“你应该这样做”的指令,而是先描述了一个非常真实的场景——比如孩子在超市里因为玩具没买到而大哭大闹,然后紧接着分析了孩子情绪背后的需求,最后才提供了一套“缓冲-确认-引导”的步骤,这些步骤的描述都充满了人文关怀和同理心。这种娓娓道来的叙述,使得读者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获得了一种情感上的支持和认同,让人觉得“原来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极大地缓解了新手父母的无助感。
评分作为一个在育儿过程中非常注重科学依据的读者,我对这本书的引注和参考文献部分给予高度评价。尽管它整体风格非常亲民,但核心观点的支撑却非常扎实。在涉及认知发展或行为矫正的章节后面,我经常能看到以小字标注的“参考自XX儿童发展里程碑研究”或者“基于积极行为支持体系(PBS)的修正观点”。这种严谨性极大地增强了文本的说服力,避免了落入俗套的经验主义陷阱。我特别留意了其中关于“屏幕时间管理”的那一节,它没有简单地要求“限制使用”,而是详细解释了不同波段的蓝光对褪黑素分泌的影响,并且引用了近期的神经科学研究成果来佐证其推荐的休息间隔时间,这种将前沿科研成果转化为日常指导的能力,是许多同类书籍所不具备的,体现了作者深厚的专业素养和对信息时效性的把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