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 不教孩子隻講故事--讓成長成為快樂的旅程

正版 不教孩子隻講故事--讓成長成為快樂的旅程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饒雪莉 著
圖書標籤:
  • 親子教育
  • 傢庭教育
  • 兒童成長
  • 故事
  • 教育方法
  • 溝通
  • 情緒管理
  • 正麵教育
  • 培養習慣
  • 快樂成長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易寶易硯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譯林齣版社
ISBN:9787544737692
商品編碼:29568673352
包裝:平裝
齣版時間:2013-05-01

具體描述

   圖書基本信息
圖書名稱 不教孩子隻講故事--讓成長成為快樂的旅程
作者 饒雪莉
定價 29.80元
齣版社 譯林齣版社
ISBN 9787544737692
齣版日期 2013-05-01
字數
頁碼 248
版次 1
裝幀 平裝
開本 20開
商品重量 0.359Kg

   內容簡介
聽故事長大的孩子受教!你想對孩子說的,其實都在故事裏!當孩子沒有耐心的時候,當孩子發脾氣的時候,當孩子遇到睏難的時候……彆著急,更不要批評孩子,講個故事給他聽!
  《不教孩子隻講故事》用故事引導孩子在生活習慣、心態、品德、社交、性格等方麵形成良好的行為意識。寶貝計劃、講故事前的準備、講故事的環境、情景再現、經典故事、父母小貼士,五步實現快樂育子的過程,同時增強親子閱讀的樂趣。

   作者簡介
饒雪莉,教育學者,兒童文學作傢,齣版人。曾是小學教師,四川省少先隊輔導員。現專注於傢庭教育研究和兒童閱讀推廣,被媒體譽為“傢長知己”。應邀擔任中央電視颱教育頻道《成長不煩惱》及天津衛視《幸福來敲門》等節目的專傢嘉賓。已齣版教育著作與兒童小說四十餘部,部分作品在港颱齣版。個人代錶作《彆讓孩子傷在小學》係列及《甜蜜園小學》係列。策劃《親親孩子談談性》《這樣管孩子就對瞭》《心理專傢的教子秘訣》等多部暢銷書。

   目錄
懶惰的狐狸和勤勞的熊
寶貝計劃1:讓孩子懂得勤勞是一種美德

小田鼠的煩惱事
寶貝計劃2:培養孩子做事的條理性和計劃性

鹿王成長記
寶貝計劃3:讓孩子遇到睏難時勇敢麵對

小豆做保姆
寶貝計劃4:引導孩子擺脫依賴心理,學會自立

馬虎圖的故事
寶貝計劃5:孩子不再是個小馬虎

阿基米德和浮力的故事
寶貝計劃6:培養孩子的洞察力

魯班造鋸
寶貝計劃7:培養孩子的創新精神

魔法學校裏的花仙子
寶貝計劃8:培養孩子閤理地利用時間

毛筆和墨水壺
寶貝計劃9:讓孩子學會變身的哈利
寶貝計劃10:讓孩子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莫裏斯太太傢的怪物
寶貝計劃11:引導孩子珍惜彆人的勞動成果

沒有耳朵的國王
寶貝計劃12:讓孩子有一對能傾聽的耳朵小個子也不錯
寶貝計劃13: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楠楠有個打字機
寶貝計劃14:培養孩子閱讀的興趣

山榖裏的迴音
寶貝計劃15:讓孩子懂得尊重彆人

城裏老鼠和鄉下老鼠
寶貝計劃16:孩子不再盲目攀比

幸福的玫瑰花
寶貝計劃17:平復孩子的嫉妒心理,引導孩子學會肯定彆人並正確認識自己

會贊美的公主
寶貝計劃18:讓孩子做個禮貌小達人

辛巴達航海記
寶貝計劃19:讓孩子學會擔當,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小鰐魚看牙醫
寶貝計劃20:告訴孩子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能拿

一件珍貴的襯衫
寶貝計劃21:培養孩子損壞東西要賠償的意識

灰姑娘的水晶鞋
寶貝計劃22:培養孩子成為一個堅強的陽光小戰士

一塊錢的妙用
寶貝計劃23:培養孩子正確的理財觀和消費觀

豆莢裏的五粒豆
寶貝計劃24:培養孩子樂觀積極的心態

不怕睏難的諾貝爾
寶貝計劃25:幫助孩子勇於麵對挫摺

小貓釣魚
寶貝計劃26: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我們一起迴傢
寶貝計劃27:消除孩子對父母抵觸的情緒

孔雀的漂亮尾巴
寶貝計劃28:培養孩子謙遜的品質

賣火柴的小女孩
寶貝計劃29:培養孩子的愛心

狼來瞭
寶貝計劃30:培養孩子誠實的好品質

寒號鳥搭窩
寶貝計劃31:引導孩子不怠慢,不鬆懈

守信用的艾麗莎
寶貝計劃32:鼓勵孩子成為守時守信的好寶寶

不聽話的紅舞鞋
寶貝計劃33:引導孩子尊重長輩,孝敬傢人

想當公主的濛娜
寶貝計劃34:讓孩子懂得感恩

春天是大傢的
寶貝計劃35:改變孩子的自私,引導孩子學會與他人分享

小鳥和它的樹朋友
寶貝計劃36:培養孩子的環保意識 神筆馬良的故事
寶貝計劃37: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正義觀

四個好朋友
寶貝計劃38:引導孩子與人良好溝通,逐漸建立友誼

溫柔友好的薇薇
寶貝計劃39:消除孩子的暴力傾嚮,引導孩子控製自己的情緒

茶壺公主捉迷藏
寶貝計劃40:培養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

龜兔賽跑
寶貝計劃41:培養孩子謙虛謹慎、戒驕戒躁的品性

誇海口的小裁縫
寶貝計劃42:改掉孩子愛吹牛皮的壞習慣12

小馬過河
寶貝計劃43:讓孩子有主見性,敢於錶達自己意願和想法

兩隻山羊過橋
寶貝計劃44:引導孩子懂得謙讓、不自私

三隻小豬造房子
寶貝計劃45:培養孩子的耐性,讓孩子懂得善始善終

玩具總動員
寶貝計劃46:讓孩子懂得珍惜,不隨意搞破壞

“智多星”小瑪莎
寶貝計劃47:引導孩子遇事要沉著冷靜

蝴蝶先生找朋友
寶貝計劃48:讓孩子講文明,懂禮貌

古裏古怪的糖果屋
寶貝計劃49:增強孩子抵禦誘惑的能力

拇指姑娘的心願
寶貝計劃50:讓孩子插上夢想的翅膀

   編輯推薦
1. 教師饒雪莉繼《彆讓孩子傷在小學》之後,發起學前(3—6歲)教育新主張——不教孩子,隻講故事,用故事陪伴孩子的成長。啓迪孩子從故事裏汲取健康成長的新鮮養料。
  2. 聽故事長大的孩子受教!你想對孩子說的,其實都在故事裏!
  當孩子沒有耐心的時候,當孩子發脾氣的時候,當孩子遇到睏難的時候,當孩子做事馬虎的時候……彆著急,更不要批評孩子,講個故事給他聽!
  3. 給孩子講故事是父母對孩子未來值得的投資
  新穎有趣的體例
  寶貝計劃 :達成孩子快樂成長的50個小目標;
  講故事前的準備:小道具變成養育孩子的歡樂紐帶;
  講故事的環境:選擇恰當的時間地點給孩子講故事;
  情景再現:見識每一個機靈鬼的小把戲;
  經典故事:短小精悍,豐富有趣,寓教於樂;
  父母小貼士:付齣愛心、耐心與實踐。

   文摘
懶惰的狐狸和勤勞的熊
  寶貝計劃1:
  讓孩子懂得勤勞是一種美德
  講故事前的準備:一個小盆栽
  講故事的環境:天氣晴朗的假日,父母鼓勵孩子參與傢庭大掃除
  芳芳是由爺爺奶奶帶大的,從小她就習慣瞭“飯來張口,衣來伸手”。芳芳認為大人們為她做的一切都是應該的。於是,每天都能聽到芳芳吆喝爺爺奶奶的聲音,“奶奶,給我換把勺子來!”“糖都黏在手上瞭,你們怎麼還不給我拿水洗手呀!”
  媽媽決定要用狐狸和熊的故事讓芳芳從小懶蟲變成勤快的好孩子。
  森林裏住著一隻狐狸和一隻熊,他們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狐狸特彆聰明,但是他把聰明都用在如何偷懶上瞭。
  有一年春天,狐狸得到瞭一些玉米種子,他開心地對熊說:“熊大哥,咱們在地裏種上玉米吧!”熊聽瞭也非常高興,於是,他們帶著種子來到地裏。陽光太強瞭,狐狸眯著眼想:播種那麼辛苦,我還是找個地方睡覺去吧。
  熊拿著鐵鍁翻地,他看見狐狸站在那裏不動,就催促著說:“狐狸兄弟,我們抓緊時間吧,不然,太陽要落山瞭。”
  “熊大哥,我得看著鳥,不然它會吃瞭我們的種子。”狐狸邊走邊說,“我去樹那邊把小鳥趕走,你先乾吧,趕跑瞭它們我就迴來。”
  狐狸找瞭棵大樹,躲在陰涼處睡覺去瞭。等狐狸睡醒瞭,玉米已經播種好瞭。
  狐狸迴到地裏對熊說:“哎呀,那邊好多鳥都想飛過來吃咱們的種子呢!還好,我趕跑瞭它們。”老實巴交的熊相信瞭狐狸的話。
  澆水、施肥、除草……熊在玉米地裏忙碌的時候,狐狸總是在一旁追著蝴蝶玩耍。
  轉眼,鞦天到瞭。地裏的玉米金燦燦的,讓人看著都直流口水。於是,熊和狐狸背著竹筐去收玉米。
  可是,狐狸又對熊說:“熊大哥,我去山上打隻野兔燉玉米吃,你抓緊時間收玉米吧!”熊覺得狐狸的想法非常棒,就同意瞭。狐狸放下竹筐就上山瞭,他在山上找瞭棵大樹,又躲在陰涼處睡覺去瞭。
  等狐狸揉著眼睛迴到玉米地時,熊剛好收完瞭玉米。他對熊說:“熊大哥,我今天倒黴透瞭,一隻兔子也沒碰到。”熊擦瞭擦汗水,說∶“沒關係的。”
  收完瞭玉米,他們又該到山上柴準備鼕天的柴火瞭。熊叫狐狸一起去,狐狸卻說:“熊大哥,我在傢看著玉米吧!要不然小偷會把我們的玉米偷走的。”熊看著金燦燦的玉米,同意瞭。等熊一走,狐狸就在傢啃玉米,睡大覺。
  懶惰的狐狸剛睡醒,熊就扛著一捆木柴迴傢瞭。“剛纔有小偷來咱們傢裏偷玉米,還好我把他趕跑瞭。”狐狸對熊說。熊十分信任地點瞭點頭說:“狐狸老弟,你乾得真棒!”
  鼕天到瞭,狐狸和熊看著滿屋子的玉米,高興極瞭!
  “熊大哥,我們把這些糧食分瞭吧!”狐狸對熊說。
  “好呀!你說怎麼分?”熊一貫都聽狐狸的話。
  狐狸對熊說:“種子是我弄迴來的,如果不是我趕走那些小鳥,打跑瞭小偷,我們哪來的這些玉米呢?所以,我要九筐,剩下的這一筐是你的。”勤勞的熊同意瞭,狐狸偷偷地笑瞭起來。狐狸帶著自己分到的玉米離開瞭,還美滋滋地想:這麼多玉米夠我吃好幾年的瞭。
  第二年春天,勤勞的熊又到地裏播種,施肥。狐狸卻每天守著那堆玉米大吃大喝。一場大雨過後,他也懶得晾曬玉米,結果,玉米都發黴壞掉瞭。懶惰的狐狸隻有餓肚子瞭……
  父母
  小貼士
  引導孩子獨立完成他們感興趣的事情
  無論在傢裏或是學校,孩子都會有感興趣的事情,傢長要積極引導孩子親身實踐他們感興趣的事情。比如給花草鬆土,用圖片或相片裝飾房間,吃飯前分碗筷等。
  讓孩子在遊戲中體驗勞動的快樂
  傢長和老師可以采用做遊戲的方法讓孩子體驗勞動,幫助孩子明確做事情的要求,並使他們主動參與完成任務。例如,“小魚餓瞭,你去給它們喂些食物吧!”“故事書迷路瞭,你能把它放迴原來的位置嗎?”還可以和孩子比賽做一些事情,如看誰疊的衣服整齊等等。
  給孩子自主勞動的機會
  傢長要給孩子提供一個空間,比如,給孩子獨立的櫃子或抽屜,用來放置他們的衣物、玩具等,讓孩子在自由的空間充分發揮自主勞動的積極性。
  ……

   序言





《成長的耳語:傾聽,與孩子一同綻放》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我們常常忙於設定目標、規劃藍圖,卻在不經意間錯過瞭那些最寶貴的瞬間——與孩子共同成長的點滴。本書並非一本枯燥的育兒指南,也不是一套嚴苛的教育手冊。它是一場溫柔的邀請,邀請每一位父母、每一位看護者,放慢腳步,靜心傾聽,重新審視我們與孩子之間的連接,以及那隱藏在日常生活中的無限可能。 我們深知,教育的本質並非灌輸知識,而是點燃內心;成長的核心,亦非抵達終點,而是在探索中體驗生命的豐盈。正如一本好書,它應該引領讀者進入一個充滿想象和感悟的世界,而不是生硬地告知“應該怎樣”。因此,《成長的耳語》也選擇瞭一條不同的路徑,它不直接教授“方法”,而是通過一係列真摯動人的故事,以及其中蘊含的深刻洞察,來觸動我們內心最柔軟的部分,喚醒我們最本真的育兒智慧。 故事的力量:解鎖孩子內心深處的寶藏 本書的魅力,首先在於它精心挑選和打磨的那些鮮活的故事。這些故事,或許來自尋常巷陌,或許來自童話的奇幻國度,或許來自曆史的長河。它們不是為瞭傳遞某個特定的育兒理念而生搬硬套,而是本身就承載著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情感共鳴。 想象一下,當孩子麵對挫摺時,我們是否會想起那個在暴風雨中堅持航行的船長?當孩子對世界充滿好奇時,我們是否會分享那個探索未知星辰的宇航員的經曆?當孩子感到孤單或不被理解時,我們是否會講述那個在人群中尋找歸屬的旅人的故事? 這些故事,就像一把把鑰匙,能夠輕輕開啓孩子內心封閉的門,讓他們在安全的情境中,去感受、去理解、去反思。它們能夠幫助孩子認識到,失敗並非終結,而是通往成功的必經之路;好奇心是探索世界最強大的引擎;愛與連接是生命中最溫暖的港灣。 這些故事,不是說教,而是潤物無聲的引導。它們讓孩子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悄悄地吸收那些關於勇氣、善良、堅持、同情、創造力的品質。當孩子沉浸在故事的情節中,他們不自覺地會將故事中的人物經曆與自己的生活進行對照,從而在潛移默化中形成積極的價值觀和健康的人格。 傾聽的藝術:看見、聽見、理解孩子 “傾聽”是本書核心的關鍵詞之一。我們常常以為自己在聽,但實際上,我們更多時候是在等待發言的機會,或者是在評判和糾正。真正的傾聽,是一種全然的投入,是一種對孩子內心世界的尊重和好奇。 本書將引導讀者去探索“傾聽”的真正含義。這不僅僅是耳朵聽到聲音,更是用心去感受孩子的情緒,用眼神去捕捉孩子細微的錶達,用理解去接納孩子獨特的世界觀。 當我們學會傾聽,我們會發現,孩子看似幼稚的言語背後,可能隱藏著深刻的睏惑;他們無端的哭鬧,或許是尋求關注和安全感的信號;他們那些天馬行空的想象,更是創造力的閃光點。 本書將通過生動的情景描繪,展示如何通過有效的傾聽,化解親子間的誤解,建立起深厚的信任。我們將一起探索,如何在一個充滿鼓勵和尊重的環境中,讓孩子敢於錶達內心的真實想法,而不必擔心被嘲笑或否定。 這不僅僅是聽孩子說話,更是與孩子進行心靈的對話。當我們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我們會驚喜地發現,他們比我們想象的更加聰明、敏感和有力量。 快樂的旅程:讓成長成為一種享受 “快樂的旅程”是本書傳遞的另一個重要理念。成長的道路不應該是一場充滿壓力和焦慮的馬拉鬆,而應該是一次充滿發現和驚喜的探索。 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下,我們常常將孩子的成長與學業成績、技能掌握等外部指標掛鈎,從而忽略瞭孩子內在的快樂感和學習的樂趣。本書倡導的是一種迴歸本源的成長觀,它認為,當孩子感受到快樂,當他們對學習充滿興趣,當他們樂於探索未知,成長自然會隨之發生,並且會更加穩固和持久。 本書將分享許多充滿智慧的視角,幫助父母打破“望子成龍”的刻闆思維,轉而關注孩子的全麵發展和內心幸福。我們將一起探索,如何通過營造輕鬆愉快的傢庭氛圍,激發孩子的內在驅動力,讓他們主動地去學習、去嘗試、去創造。 我們會看到,當父母放下對孩子“輸在起跑綫”的焦慮,轉而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每一個進步,無論大小,孩子會因此獲得前所未有的自信和安全感。這種自信和安全感,將是他們未來麵對挑戰、實現自我價值的堅實基石。 本書並非宣揚“放任不管”,而是強調一種“順勢而為”的教育智慧。它鼓勵父母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陪伴者”和“引路人”,而不是“決策者”和“控製者”。當我們學會放手,給予孩子試錯的空間,給予他們自主選擇的權利,我們會發現,他們能夠展現齣驚人的潛力和創造力。 超越“教”與“學”:迴歸生命的本真 本書最核心的價值,在於它鼓勵我們超越簡單的“教”與“學”的模式,迴歸生命的本真。 很多時候,我們作為父母,過於強調“教”的責任,認為自己必須將所有的知識、所有的經驗都傳遞給孩子。然而,孩子並非一張白紙,他們本身就擁有獨特的生命密碼和內在的學習機製。 本書所倡導的,是讓成長成為一個“自然發生”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父母的角色更多的是提供一個安全、支持和充滿愛的環境,讓孩子能夠自由地探索、體驗、犯錯、成長。 我們會在書中看到,當父母不再執著於“教”什麼,而是專注於“陪伴”和“引導”時,孩子反而會錶現齣更強的學習能力和更積極的探索精神。那些通過故事、通過體驗、通過自主選擇而獲得的知識和能力,將會更加深刻地烙印在孩子的心靈深處,成為他們生命中最寶貴的財富。 《成長的耳語:傾聽,與孩子一同綻放》是一本關於愛、關於連接、關於理解的書。它希望能夠喚醒你內心深處那個最溫柔、最智慧的父母形象,讓你在與孩子的每一次互動中,都能感受到成長的喜悅,都能體驗到生命的美好。 本書的目標,不是讓你成為一個“完美”的父母,而是讓你成為一個“真實”的父母,一個能夠與孩子一同探索、一同歡笑、一同成長的父母。讓你的傢庭,成為一個充滿愛與智慧的港灣,讓孩子的成長,真正成為一場沒有壓力的、充滿驚喜的快樂旅程。 我們相信,每一個孩子都蘊藏著無限的潛能,每一個傢庭都擁有創造幸福的力量。讓我們一起,傾聽成長的耳語,與孩子一同綻放,共同書寫屬於我們最美好的生命篇章。

用戶評價

评分

說實話,我接觸過的育兒書裏,很多都充斥著各種“必須”、“應該”的指令,讀完之後非但沒有感到輕鬆,反而覺得責任更重瞭。但這本讓我感覺完全不同,它就像一場心靈SPA。作者的文字裏有一種魔力,能把日常生活中那些瑣碎的、常常讓人感到挫敗的親子互動,描繪成一個個充滿詩意的瞬間。我記得有一章講到如何看待孩子犯錯,以前我總是急著糾正,現在我開始學著用更寬容的眼光去看待,把錯誤看作是通往理解的橋梁。這種思維的轉變,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過這本書裏無數個生動的例子,一點點滲透到我的日常行為中的。它沒有提供那種“萬能鑰匙”,告訴你隻要照做就能解決所有問題,它更多的是在提升我們作為父母的“心力”。讀完後,我最大的收獲是,我開始更自信地相信我自己的直覺,不再被外界的喧囂所裹挾,能夠更專注於我孩子自身的節奏和需求。這是一種內在力量的覺醒,讓我對未來的親子時光充滿瞭期待,而不是焦慮。

评分

這本書啊,簡直是為我們這些在教育孩子這條路上摸爬滾打的傢長們打開瞭一扇窗!我原本以為,教孩子學習就得像過去那樣,得啃書本、做習題,每個知識點都要掰開瞭揉碎瞭講個透徹,結果呢,孩子是學瞭不少,但臉上的笑容越來越少,親子關係也像拉滿的琴弦,一碰就緊張。這本書的齣現,完全顛覆瞭我的固有觀念。它沒有給我灌輸那些枯燥的教育理論,反而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友,帶著我重新審視“學習”和“成長”這兩個詞的真正含義。我特彆欣賞作者那種娓娓道來的敘事方式,它不是那種高高在上的說教,而是充滿瞭對孩子天性的尊重和理解。讀著讀著,我就能想象齣書裏描述的那些場景:孩子在自由探索中發現規律的驚喜,父母在陪伴中感受到滿足的寜靜。它讓我意識到,教育的最高境界,或許不是知識的強加,而是點燃內在的好奇心和驅動力。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種新的視角,讓我們從“教”的壓力中解脫齣來,轉而專注於“引導”和“享受過程”。那種如釋重負的感覺,對我來說,比學到任何具體的教育技巧都來得珍貴。

评分

我周圍的很多傢長都陷入瞭一個怪圈:總想給孩子最好的教育資源,報各種輔導班,把孩子的日程錶排得比我們上班還滿。這本書就像一劑清涼散,治愈瞭這種“軍備競賽”式的焦慮。它非常坦誠地探討瞭過度教育對孩子創造力的扼殺。作者用很多對比鮮明的案例說明,當所有的活動都被“功利性”所驅動時,孩子真正的興趣點就會被掩蓋起來。這本書讓我重新審視瞭“玩”的價值。原來,那些看似漫無目的的塗鴉、搭建、甚至發呆,都是孩子大腦進行高級重組和創新的關鍵時刻。我開始有意識地為孩子創造“無目的”的時間和空間,允許他去“浪費時間”,去“做無用之事”。這種放手,最初讓我非常不適應,總覺得是在浪費時間,但很快,我從他專注的眼神和突然冒齣的奇思妙想中,看到瞭“無用之用”的巨大能量。這本書,教會瞭我如何優雅地“退後一步”。

评分

這本書的魅力還在於它的“人情味”和“真實性”。它沒有美化為人父母的過程,而是非常坦誠地承認瞭養育過程中必然存在的挫敗、睏惑乃至沮喪。這讓我感到被理解。很多時候,我們需要的不是標準答案,而是知道“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作者分享的那些自己曾經的失誤和反思,比任何完美的範例都更具指導意義。這不僅僅是一本關於如何教育孩子的書,更是一部關於如何與孩子共同成長的“生命體驗記錄”。它鼓勵父母也要持續學習、不斷自我更新,因為孩子在變,我們也不能原地踏步。讀完它,我不再把孩子看作一個需要被雕琢的璞玉,而是一個正在經曆奇妙旅程的同路人。這種心態的轉變,讓整個傢庭的氛圍都變得輕鬆愉悅起來。這本書,我強烈推薦給那些渴望迴歸教育本質的父母們。

评分

這本書的文字功底實在令人佩服,它完全不是那種冷冰冰的教科書式寫作。我個人尤其喜歡它對“敘事的力量”的強調。作者似乎深諳,人類天生就是喜歡聽故事的生物,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比起生硬的道理,一個恰到好處的故事能抵達人心最柔軟的地方。書中對如何將生活中的點滴轉化為有教育意義的“情境故事”有著獨到的見解和示範。這讓我開始嘗試在跟孩子交流時,不再直接下結論,而是先構建一個場景,引導他自己去思考。比如,當孩子對鄰居的玩具産生強烈的占有欲時,我沒有直接批評“分享是美德”,而是根據書裏的啓發,編瞭一個關於兩個小動物如何因為分享而獲得更多快樂的小插麯。效果立竿見影,孩子不僅理解瞭,而且是帶著一種“我明白瞭”的領悟,而不是“我被迫遵守瞭”的敷衍。這種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方式,真是太高明瞭。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