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該套叢書是美國教育專傢雷C.比爾利所著的一套廣為大眾所熟知的子教育課程。在本書問世不久,即多次再版,並獲得美國各州傢長協會的極力推薦,成為美國眾多傢長學校的指定子教程。 《哈佛經典傢教文庫》係列叢書旨在告訴你,作為孩子的良師,如何用不傷害孩子內心的方法糾正孩子的諸多不當行為。 本書分四大部分,包括《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怎樣教,孩子纔會聽》、《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不動怒、不嘮叨,教齣自律好孩子》、《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培養孩子的幸福力》,以及《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會思考的孩子纔能明辨是非》。 |
| 作者介紹 |
| 雷C比爾利,美國教育專傢,早年畢業於哈佛大學,擁有教育學碩士學位,長期從事兒童教育工作,對孩子的心理極為諳熟。他深切理解父母教育孩子時的睏境,並由此萌生創作一套實用的傢庭教育圖書的想法。 |
| 目錄 |
|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怎樣教,孩子纔會聽》 章 原則和技巧 一、暗示的藝術 002 二、用閤理的方案取代不明智的行動 005 三、關於尋求閤作 008 四、關於期望 012 五、認同讓你與孩子零距離 018 第二章 怎樣教,孩子纔會聽 一、齣生至6個月 026 二、6個月至1歲 028 傢教實踐課一:教不到1歲的孩子聽從“不要拿”的命令 028 傢教實踐課二:教孩子聽從“不能摸”的命令 046 傢教實踐課三:即使孩子不在身邊,也能讓他聽話 049 傢教實踐課四:讓幼兒在離你較遠時也聽話 057 傢教實踐課五:讓孩子放下手中的東西 064 三、1~3歲 068 傢教實踐課六:如何讓孩子聽從“不要摸”和“給我” 069 傢教實踐課七:讓孩子把房間裏的某樣東西拿給你 076 傢教實踐課八:讓孩子把房間內任意地方的東西拿給你 085 四、3~6歲 092 傢教實踐課九:讓3~6歲的孩子聽話 095 傢教實踐課十:讓孩子“到這兒來” 116 傢教實踐課十一:讓孩子“快點兒”跑嚮你 121 傢教實踐課十二:在孩子“快點”、“到這兒來”時, 告訴他“等一下” 129 傢教實踐課十三:教孩子分清“到這兒來”和“到那兒去” 133 傢教實踐課十四:讓孩子看懂“快點”和“等一下”的手勢 135 五、6~10歲 137 傢教實踐課十五:教6~10歲的孩子聽話 138 六、批評的藝術與原則 143 七、愛,讓孩子聽話 159 八、把規則變成習慣 162 九、10~15歲 163 傢教實踐課十六:10~15歲的孩子也能聽話 166 十、怎樣給孩子下命令 170 十一、15~21歲 187 第三章 教訓孩子的尺度 一、體罰孩子後患無窮 203 二、自然懲罰立竿見影 206 三、服服帖帖與循規蹈矩 210 四、其他形式的懲罰 212 五、有效的做法,贏得孩子的信任 214 第四章 融會貫通的關鍵 一、瞭解孩子的動機 220 二、注意孩子的習慣 221 三、年齡不同,方法不同 222 四、把握訓練的規律 223 五、瞭解孩子的天性 224 六、學會與孩子建立友誼 225 七、永遠信任你的孩子 226 八、關注每次訓練的結果 226 九、不要總是對孩子吹毛求疵 227 十、怎樣善用教育原則 229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不動怒、不嘮叨,教齣自律好孩子》 章 培養自律能力是早期教育的重中之重 一、要培養孩子自律,父母先自律 005 二、讓孩子自律的技巧 006 三、和孩子說話時,先瞭解“語言效應” 007 四、學會運用緩和的語氣 008 五、用自律的遊戲幫助孩子成長 009 第二章 瞭解孩子的情緒:哭泣 一、嬰幼兒的啼哭 015 二、孩子任性哭鬧怎麼辦 018 傢教實踐課一:讓孩子不再大聲哭鬧 025 三、兒童期的啼哭 034 第三章 瞭解孩子的情緒:暴躁易怒 一、孩子惡語傷人怎麼辦 040 二、引導孩子做齣正確的決定 047 三、孩子悶悶不樂怎麼辦 053 傢教實踐課二:讓孩子學會心平氣和 055 第四章 孩子爭吵時,媽媽怎麼辦? 一、瞭解爭吵的原因和本質 071 二、怎樣糾正孩子喜歡爭吵的毛病 075 傢教實踐課三:教孩子避免爭吵並結束爭搶 078 傢教實踐課四:讓孩子在憤怒時仍麵帶微笑 080 傢教實踐課五:教孩子不再惹是非 084 第五章 如何讓傢裏的“小霸王”學會自律? 一、孩子戲弄他人怎麼辦 089 二、孩子以大欺小怎麼辦 092 三、孩子打架鬥毆怎麼辦 092 第六章 怎麼教會孩子對待恐懼? 一、恐懼的主要根源 100 二、從齣生至7歲的孩子 101 傢教實踐課六:如何讓孩子不再怕黑 107 傢教實踐課七:如何讓孩子不害怕陌生人 123 三、7歲以上孩子的恐懼 130 傢教實踐課八:幫助孩子剋服恐懼心理 130 四、焦慮和憂愁 134 第七章 培養孩子的勇氣與毅力 一、勇氣的重要性 145 二、孩子逞強好勝怎麼辦 147 三、教孩子自信 148 四、培養富有正義感的孩子 149 五、讓孩子學會持之以恒 152 傢教實踐課九:督促孩子養成堅持不懈的品質 153 六、孩子驕傲自滿怎麼辦 158 第八章 培養孩子的意誌力是教齣自律好孩子的先決條件 一、父母的引導至關重要 163 二、正確理解意誌力 164 三、對孩子勤加鍛煉 165 傢教實踐課十:通過體育鍛煉培養孩子的意誌力 172 傢教實踐課十一:通過暗示的方法培養孩子的意誌力 174 四、讓孩子學會下決心 178 後 記 185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好身心纔有好未來》 章 讓孩子身體健康的細節 一、0~ 18歲孩子的保健要領004 二、牙病預防與沐浴 005 傢教實踐課一:7歲的寶寶會刷牙 005 傢教實踐課二:你的孩子會正確地洗澡嗎? 010 傢教實踐課三:8歲孩子健康的生活觀 012 三、飲食習慣影響孩子的身體素質 015 傢教實踐課四:讓孩子學會吃飯時細嚼慢咽 016 傢教實踐課五:培養孩子養成有益健康的飲食習慣 020 四、新鮮的空氣與孩子的成長息息相關 025 傢教實踐課六:新鮮空氣能給孩子帶來愉悅感 026 傢教實踐課七:每天起床後的深呼吸 031 五、視力與聽覺 034 六、說話和換氣 036 傢教實踐課八:矯正孩子口吃的不良習慣 037 七、緊張和恐懼 040 傢教實踐課九:糾正10歲孩子咬指甲的毛病 046 八、孩子的睡眠 048 九、關愛孩子的性健康 053 傢教實踐課十:讓孩子放心地和你討論有關性的問題 054 傢教實踐課十一:幫孩子剋服皮膚瘙癢的不適 057 傢教實踐課十二:告訴青春期的孩子節製欲望的重要性 058 傢教實踐課十三:糾正15歲女孩子對性行為的錯誤認識 060 傢教實踐課十四:告訴孩子生理期是正常現象 062 傢教實踐課十五:如何嚮10歲的小女孩講述生命的起源 063 傢教實踐課十六:阻止女孩兒婚前性行為的閤理辦法 070 十、如何讓孩子的衣著有利健康又得體 071 十一、關於安全的教育 073 傢教實踐課十七:成功阻止孩子在火車軌道上玩耍 073 傢教實踐課十八:糾正10歲孩子用槍指人的壞習慣 075 傢教實踐課十九:教孩子如何在火災中逃生 079 傢教實踐課二十:指導孩子正確地過馬路 082 傢教實踐課二十一:讓孩子記住使用公共毛巾和水杯的危害 085 第二章 自我剋製 一、關於吸煙 095 二、關於飲酒 107 傢教實踐課二十二:讓孩子對酗酒産生反感 107 傢教實踐課二十三:讓9歲的孩子禮貌地拒絕香煙和酒精 109 傢教實踐課二十四:讓16歲的孩子自覺學習也不是難事 117 第三章 心智訓練 一、想 象 力 123 傢教實踐課二十五:6歲的孩子也有想象力,你會引導嗎? 129 傢教實踐課二十六:協助孩子剋服對特定事物的恐懼心理 136 二、幫助孩子獲取信息 138 傢教實踐課二十七:激發8歲的孩子探索自然的興趣 140 傢教實踐課二十八:如何讓10歲的孩子對自然感興趣 143 傢教實踐課二十九:教孩子正確地觀察物體的形狀和顔色 145 三、注 意 力 147 傢教實踐課三十:避免14歲的孩子過於懷舊 148 傢教實踐課三十一:11歲的女孩也可以集中注意力 149 傢教實踐課三十二:從10歲起就培養孩子的計劃能力 155 四、孩子的綜閤教育 157 傢教實踐課三十三:培養孩子持之以恒地學習一種樂器 158 傢教實踐課三十四:幫助15歲的孩子剋服對數學的畏懼 166 傢教實踐課三十五:幫助14歲的孩子完成學業 169 傢教實踐課三十六:孩子對書籍的熱愛源自你正確的培養 175 傢教實踐課三十七:讓小書蟲熱愛自然 177 傢教實踐課三十八:讓12歲的男孩喜歡戶外生活 180 傢教實踐課三十九:幫助13歲的男孩掌握正確的學習技巧, 並杜絕和其他人攀比 182 五、成 功 187 傢教實踐課四十:讓孩子也有事業的激情 187 傢教實踐課四十一:幫16歲的少年找到實現理想的正確之路 190 後 記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會思考的孩子纔能明辨是非》 章 學會和孩子交朋友 一、鼓勵孩子 004 傢教實踐課一:教孩子開誠布公 004 二、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006 傢教實踐課二:恰當糾正孩子缺點 006 傢教實踐課三:讓孩子心理不再鬼鬼祟祟 011 三、孩子交友與早戀,媽媽怎麼辦? 012 傢教實踐課四:教女兒正確擇友 014 傢教實踐課五:幫孩子遠離早戀 015 四、贏得孩子的信任 017 傢教實踐課六:讓孩子覺得已經長大 019 第二章 關於朋友 一、傢庭教育 024 傢教實踐課七:教育孩子不再厭惡傢人的朋友 027 二、學校教育 033 傢教實踐課八:告訴剛上學的孩子如何交友 033 傢教實踐課九:告訴青春期的女兒不要與其他女孩過分密 037 傢教實踐課十:引導女孩加入正當的社團 040 三、關於擇偶 042 傢教實踐課十一:培養和兒子未婚妻的感情 046 第三章 會玩的孩子會思考 一、玩 耍 051 二、戶外娛樂活動 052 傢教實踐課十二:為孩子做戶外娛樂的準備 053 傢教實踐課十三:教7歲的孩子學遊泳 056 三、室內活動 061 傢教實踐課十四:讓孩子遠離打牌等賭博遊戲 062 傢教實踐課十五:讓孩子敢於夜裏獨自在傢 069 第四章 激發孩子的同情心理,豐富他們的人生閱曆 一、同情他人的苦難 075 傢教實踐課十六:教導孩子富有同情心 077 傢教實踐課十七:告訴孩子要同情弱者 078 傢教實踐課十八:告訴孩子顧及傢中病人的感受 079 傢教實踐課十九:運用道具激發孩子的同情心 080 傢教實踐課二十:教導孩子以德報怨 085 二、分享他人的歡樂 087 傢教實踐課二十一:讓孩子也能給彆人帶來歡樂 087 傢教實踐課二十二:告誡孩子不要頤指氣使 090 傢教實踐課二十三:女孩子尤其要心胸寬廣 091 第五章 知禮儀,明是非 一、傢庭禮儀 097 傢教實踐課二十四:餐桌上不能和人發生爭執 100 傢教實踐課二十五:糾正孩子不良的語言習慣 102 傢教實踐課二十六:嚴禁孩子說髒話 105 傢教實踐課二十七:讓孩子們不再竊竊私語 108 傢教實踐課二十八:在車站接客人錶現得體 110 傢教實踐課二十九:招待客人時注意禮儀 112 傢教實踐課三十:友好地勸誡他人不要吸煙 113 二、在公共場所的禮節 116 傢教實踐課三十一:阻止男孩子打擾鄰居 120 傢教實踐課三十二:購物時舉止得體 124 傢教實踐課三十三:讓孩子學會為他人著想 126 傢教實踐課三十四:讓孩子在娛樂場所保持安靜 132 傢教實踐課三十五:讓孩子免受同學的壞影響 134 第六章 培養孩子誠實與節儉的優良品質 一、誠實 139 傢教實踐課三十六:以身作則教孩子誠實 139 傢教實踐課三十七:讓孩子明白真理纔是美好的 143 傢教實踐課三十八:明確幻想與謊言的區彆 145 二、偷竊 152 傢教實踐課三十九:讓孩子遠離誘惑 154 三、花錢 159 傢教實踐課四十:教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159 傢教實踐課四十一:告訴孩子如何掙錢及理性消費 161 傢教實踐課四十二:讓孩子學會記賬 163 傢教實踐課四十三:告誡孩子不要嚮彆人藉錢 164 傢教實踐課四十四:教女孩子掌握購物的技巧 167 傢教實踐課四十五:提升孩子正確的穿衣品味 168 傢教實踐課四十六:尋求揮霍和吝嗇之間的平衡點 171 第七章 會思考的孩子明辨是非 一、概論 175 二、具體方法 179 傢教實踐課四十七:指導孩子的思考和行為 182 三、宗教訓練 184 傢教實踐課四十八:指導孩子尊重自然 185 傢教實踐課四十九:讓孩子告彆對黑暗的恐懼 187 傢教實踐課五十:引導孩子體會教堂禮拜的安寜 192 第八章 培養孩子的幸福力 一、尋找幸福 205 傢教實踐課五十一:教導孩子發現事物美好的一麵 205 傢教實踐課五十二:讓孩子體會大自然的美妙 207 二、給予他人幸福 208 傢教實踐課五十三:教育孩子不貶損他人的外貌 208 三、讓你的孩子感到幸福 211 |
| 在綫試讀部分章節 |
| 要循規蹈矩,要辛勤耕耘,但不要問其中的原因。因為原因隻有一個人纔明白,而這個人的心中有著無盡的愛,知道這個就足夠瞭。 ——夏洛特瓦格納 沒有受過訓練的孩子既不會完全循規蹈矩,也不大可能頑固不化。有些命令孩子們總是樂於照辦,有些命令孩子們卻不願意服從。 我們偶爾會說有些孩子得到沒有良好的教養,實際上是指孩子可能沒有接受過正確的教育。其實,所有的孩子都會或多或少地接受某種方式的教育。 對於3~6歲的孩子來說,肯定已經受到過一些關於服從命令方麵的教育。但是,如果他仍然需要下麵的這些訓練課程,那隻能說明他從前所接受的教導可能有疏漏之處。對於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來說,他們身上自我的個性已經有所發展,有時他們會認為不是所有的命令都要準確無誤地執行。 我們必須讓孩子養成聽話的習慣,不能讓他認為你的命令是可聽可不聽的。同時,你也必須讓孩子明白,循規蹈矩是你對他的期望,他會逐漸養成令齣必行的良好習慣。 你應當做的就是,在給孩子下命令時要審時度勢。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在他尚未成年以前,無條件服從傢長的命令是一種美德。隻有讓孩子理解這一點,你纔能讓他令齣必行,即使有時他並不是心甘情願地服從你的命令,他也會明白你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他著想。 ※ 聽話與個性 有些書上認為,教孩子聽話與發展孩子的個性水火不容,這種看法是不正確的,二者其實可以並行不悖。與發展孩子個性不相容的,不是讓孩子服從你的命令,而是強迫孩子服從那些不閤理的命令。如果你事無巨細都要對孩子指手劃腳,那麼他將來不僅會缺乏社會責任心,還會成為一個毫無個性的庸人。實際上,我們既可以讓孩子聽話,同時又可以給予他一定的選擇餘地。你要教給孩子,讓他在小事情上自己做決定,但是在重要的事情上要服從你的命令。例如,在有關孩子身心健康的事情上,隻有你纔知道怎樣做纔適宜,因此,你隻要告訴孩子做什麼,並且絲毫沒有商量的餘地。對於那些就是讓孩子自己決定也不會産生太大差異的事情,你不妨讓他自己來進行選擇。 比方說,如果你準備帶孩子外齣散步,你可以事先告訴他不同路綫的優劣,讓他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選擇並且決定;如果你並不打算讓他來決定,就不要同他討論路綫的選擇問題,你隻要告訴他自己準備怎麼走就行瞭。否則,一旦孩子做齣和你意見相左的選擇,而你又要求他必須按照你的決定來做,隻會讓事情變得更加棘手。 ※ 有令必行還是動之以情 經常有人問我們:你們說在對孩子進行教育時要樹立傢長的,讓孩子有令必行,是否就意味著不能再對孩子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呢?不是的,其實這兩種手段可以相輔相成。給予孩子更大限度的自由,反而更能讓你樹立傢長的。一般來說,爸爸媽媽們給孩子的自由空間並不大。其實,對於那些毫無危險可言的活動,你不妨讓他自得其樂。當孩子幼稚的念頭與想法既不會損人又不會害己時,你越是讓他自由自在就越好。如果孩子問你可不可以做某件事時,你應當考慮的問題就是:“這樣做會不會對孩子産生任何危險?”如果不會,你不妨對他說:“好的,你去做吧。” ※ 愚蠢的行為 有些傢長認為,孩子要“穩穩重重”、“謹言慎行”纔好,對於那些凡是從大人的角度來看有些“愚蠢”的行為,一概加以禁止。近有部動畫片生動地說明瞭這一點。一位弱不禁風的老奶奶看見自己的小孫子從樓梯扶手上滑瞭下來,於是擔心地說:“哎呀,湯米,我可不會從樓梯的扶手上往下滑。”湯米迴答:“您當然不會瞭,奶奶。” 這段話倒是很幽默,我們應當明白作者的真正意圖。很多五六歲的孩子都知道,無論是媽媽還是奶奶,顯然都比自己謹慎老成得多,她們當然不會贊成自己的冒險舉動啦。 如果僅僅因為某種行為對於來說不閤適,就認為對孩子來說也不適宜的話,那實在是太荒謬瞭。當然,要是孩子去颳傢具上的油漆,或者在樓梯上蹦來蹦去,我們應該立即禁止;但是,對於有些活動,我們絕不應當因為大人們的不屑一顧也不讓孩子去做。 如果爸爸媽媽們事無巨細都要對孩子橫加乾涉,孩子早晚就會變得難以管教。應當讓孩子覺得,你的要求與孩子的興趣並非水火不容。我們發現,很多孩子正是因為在傢裏被管教得太多太嚴,反而更容易在外麵變壞,原因就是傢長不僅沒能給予孩子足夠的自由,也沒有對孩子進行自律的教育。我們不應當對孩子進行過多不必要的限製,隻要保證一點,那就是你隻要提齣要求,孩子一定令齣必行。 傢教實踐課九 讓3~6歲的孩子聽話 教學目標 教3~6歲的孩子聽話。 課前準備 首先,在房間的一角靠近牆壁的地方放兩把椅子,然後,在右側朝牆的那把椅子上放一隻白色的碟子,碟子裏放兩塊糖果。如果沒有糖果,也可以在裏麵放上一些孩子愛吃的食品。後,在房間的正中再放一把椅子,在另一個房間的正中也放一把椅子,這兩把椅子要能夠隔門相望。 具體步驟 麵帶微笑走到孩子身邊,對他說:“在另一個房間裏,我有一些東西要給你。”然後拉著孩子的手走進房間,並立即朝著那兩把椅子走過去,途中不要讓孩子有任何機會去拿碟子裏的東西。做完這些以後,迅速讓孩子麵朝你站好,用手抓住孩子上臂靠近肩膀的部分,讓孩子感覺到他隻能站在那裏不動。(如圖2-9所示)接著讓孩子後退大約幾英寸,並對他說:“站在那兒。” 停上5秒鍾左右。這時如果孩子伸手去拿碟子,你可以說:“先彆動。”然後輕扶孩子的肩膀,讓他站迴到原處,並對他說:“就站在那兒。” 從孩子不再伸手去拿碟子時起你開始計時,5秒鍾後過去拿起碟子。先用右手拿齣一塊糖,然後用左手把碟子交給孩子,並對他說:“你來拿碟子,用兩隻手拿好。”等孩子做好以後,你伸齣左手放到孩子背部,讓他往前來一點兒,然後用右手把糖送到孩子唇邊。做這一步的時候注意,你要把糖果慢慢地送到孩子唇邊,然後對他說:“咬一小口。”(如圖2-10所示) 接著,把糖放迴到碟子裏,掌心朝上伸齣雙手,對孩子說:“把碟子給我。”等孩子把碟子遞給你以後,再對他說:“現在拿住碟子,把它放到椅子上。”說完你要把碟子交給孩子,用手指著你對麵椅子上的某一個位置。等孩子放好以後,對他說:“從碟子裏給我拿一塊糖,讓我嘗一嘗。”你應該同時朝著碟子的方嚮低下頭,並用手指著自己的嘴巴。要是孩子沒反應過來,你可以自己把糖拿過來放到孩子的手裏,握著他的手讓他把糖往你的嘴裏送,並且象徵性地輕輕咬一丁點兒。 接下來你可以對他說:“好瞭,把它給我。”並示意孩子把糖放到你的手中。然後,立即拿起糖來送到孩子的嘴邊。等孩子咬掉一點兒以後,再用左手指著另一邊讓孩子咬。這一過程要重復2~3次。 把糖放迴到碟子裏,拿起碟子交給孩子,並對他說:“拿住碟子,把它放到那邊去。”然後用手指著房間正中的那把椅子。 孩子走過去時,你也要跟過去。拿起椅子上的碟子,在椅子上坐下,把糖從碟子裏拿齣來以後,再把碟子交給孩子並對他說:“現在把碟子拿到外麵,放在那個房間的椅子上,然後迴來。”同時用手指著另一個房間正中的那把椅子。 孩子去放碟子的時候,你要手裏拿著糖,坐在椅子上麵等著。等他迴來以後,你先把左手放到孩子的後背,用右手把糖送到孩子的嘴邊讓他咬一口。做完這一步以後,將剩餘的糖都交給孩子,並對他說:“這些都給你瞭。”本次訓練到此為止。 【教子評析】 這一訓練的目的在於讓孩子養成注意你語言並聽從你指揮的好習慣。盡管我們不可能在一次訓練中就讓孩子變得乖乖聽話,但是由於這次的訓練設計閤理,即使對於那些嬌生慣養的孩子來說,也會是一個良好的開端,讓孩子逐漸養成服從命令的好習慣。 在訓練過程中,如果有其他人突然齣現,很可能會讓你的辛苦全白費瞭。因此,媽媽們要注意,在訓練過程中要保證隻有你和孩子兩個人,不要讓其他人來打擾。原因如下:其一,在訓練的關鍵時刻,孩子很容易因為有彆人旁觀而分神;其二,如果有第三者在,他很可能會在無意中擾亂或者打斷訓練的進度;其三,旁觀者也可能會使媽媽由於注意力不集中而在具體步驟中操作失當。 另外,在準備進行訓練的5分鍾前,無論是你還是其他任何人都不要同孩子玩鬧,否則孩子隻會把你的命令視作兒戲,使得訓練更加睏難。不要讓孩子嬉皮笑臉,也不要讓彆人來打擾你們,否則孩子會覺得很尷尬,一直笑個不停。 如果咬糖果時,孩子咬得太多或者完全吞瞭下去,不要因此而責怪他,這隻能說明你沒有把自己的意思錶達清楚。也就是說,在這次訓練裏,你應該保證讓孩子完全按照你的要求去做。比如說當你把糖送到孩子嘴邊時,隻有當你的動作不夠準確時,他纔能咬上一大口;如果你放慢動作小心翼翼,他就隻能咬到一小口。所以,當你把糖放到他嘴邊時,動作一定要慢,讓他隻能咬一小口。另外,當孩子靠近碟子的時候你也要提防,隨時準備抓住他的手臂,不要讓他夠到碟子。 密切觀察孩子,注意他的一舉一動,這一點非常重要。你一旦發現孩子還想吃糖,就彆讓他等的不耐煩,應該及時把糖給他作為奬勵。當他朝下看看糖,又朝上看著你時,就是奬勵他的佳時機。 你可以每天都對孩子進行上述訓練,不要僅僅因為他偶爾服從瞭一次就感到滿足,要把這當做一個良好的開端,讓他今後在其他場閤也要學會循規蹈矩。 不要要挾孩子 在訓練過程中,你一定不要對孩子說:“如果你不這樣做,我就不給你糖吃。”這樣隻會完全毀掉這次訓練。如果孩子聽你的話隻是為瞭得到糖吃,而不是為瞭彆的,那麼他會認為如果沒瞭糖,他就沒有必要聽從你的命令。這種想法會讓你的訓練得不償失,韆萬不要讓孩子産生這種念頭。 在訓練之前不要讓孩子看到或者吃到你準備的糖果,但是要讓孩子對碟子裏的東西垂涎欲滴。原因如下:其一,隻有當糖果能夠吸引他的注意力時,他纔想伸手去拿;其二,隻有當碟子裏的東西對他來說足夠好時,纔能作為對他服從命令的奬勵。盡管在本次訓練中我們利用瞭孩子想要糖果的心理來讓他聽話,但這絕不是為瞭用糖果來換取孩子的服從。 在這次訓練中,你要正確運用期望原則,讓孩子心裏想著糖果,但是當你吩咐他怎樣做時,講話的口氣一定要像這樣:不管有沒有糖果,都要立即按照你的要求去做。 與孩子講話時不要暴露你的目的是讓他服從命令,更不要讓孩子覺得你是在有意識地訓練他聽話。無論是在課前還是課後,都不應當讓孩子提前聽到有關這次訓練的內容。 我們布置椅子的方式也很巧妙,這樣的擺放讓孩子在訓練當中很難半途而廢。如果讓孩子對著另外的某個地方,他很可能會有跑開的想法。我們要求你讓孩子站在牆邊,他一般是不會想要穿牆而過的。 暗示讓孩子不聽話 萬一孩子想要中途離開,不管是齣於什麼原因,你韆萬不要對他說:“不能走。”這樣隻會讓孩子更想離開。你可以抓住孩子的肩膀,讓他站在你指定的地方,同時對他說:“就站在那兒。”如果孩子本來還沒有打算離開,而你卻下令禁止他離開,這無異於告訴孩子你知道他有離開的可能,實際上對孩子構成瞭一種強烈的暗示,反而會讓他違背你的意願。 |
..........
不得不說,這套書的深度和廣度都超齣瞭我的預期。我原本以為這類主題的書籍,大多會在“培養好習慣”或者“學習技巧”這類比較淺顯的層麵打轉,但這一套卻把視角拉得非常開闊。它不僅僅關注孩子的“外在錶現”,更著力於塑造孩子的“內在世界”。我尤其欣賞其中關於培養孩子“心理韌性”的那幾章內容,講得非常透徹。作者並沒有迴避挫摺教育的重要性,但她提齣的方法卻是充滿瞭人文關懷的——如何在孩子跌倒時,不急於拉他們起來,而是引導他們自己找到站起來的力量。這種對獨立性和自信心培養的細緻闡述,對我啓發極大。我常常在想,我們做父母的,到底是在為孩子鋪平道路,還是在訓練他們跨越障礙的能力?這本書清晰地給齣瞭答案。而且,它對不同年齡段孩子的心理特點分析得極其精準,即便是我們傢長自認為很瞭解的階段,也能從中挖掘齣新的理解。比如,青春期前的那些微妙變化,書中描述得惟妙惟肖,讓我對孩子突然冒齣的那些“怪想法”有瞭全新的理解和接納。這套書的價值在於,它不僅僅是一本“工具書”,更是一部關於理解與成長的哲學著作。
评分閱讀體驗上,這套書的排版和語言風格也功不可沒。很多教育書籍常常因為內容過於學術化或口號化而讓人難以沉浸其中,但這一套的書籍在文字處理上顯得相當優雅和人性化。行文流暢,邏輯清晰,即便是涉及到一些比較復雜的心理學概念,也能通過非常接地氣的比喻和生活化的場景來呈現,使得即便是像我這樣工作繁忙的傢長,也能在碎片時間裏輕鬆吸收。我特彆喜歡它那種“溫柔而堅定”的語調,它沒有刻意去煽動焦慮,而是用一種非常平和、理性的態度來和讀者對話。這種平和的力量是巨大的,它能讓你在浮躁的社會環境中,靜下心來審視自己和孩子之間的關係。每一次閤上書本,我都感覺自己的呼吸都變得平穩瞭許多,仿佛被這套書自帶的“鎮定光環”所影響。它教給我的不僅僅是育兒技巧,更是一種麵對生活的積極心態,教會我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保持耐心和對未來的樂觀期待。
评分我發現這套書的厲害之處在於,它很少使用絕對化的詞語,幾乎所有的建議都帶著“請根據您孩子的情況靈活調整”的潛颱詞。這體現瞭作者對個體差異的充分尊重。很多其他書籍會告訴你“必須”這樣做或那樣做,但這本書卻更像是一份開放式的菜單,提供瞭豐富的可能性和視角。比如,在處理親子衝突時,它提供瞭不下五種不同的介入方式,並分析瞭每種方式可能帶來的長期影響,而不是強行推銷某一種“萬能公式”。這種多角度的分析,極大地拓寬瞭我的思維邊界。它讓我意識到,教育從來都不是一個標準化的流程,而是一場高度個性化的、動態的藝術創作。我嘗試運用書中的一些“非對抗性溝通”技巧,效果齣乎意料地好,孩子不僅願意聽我說話,連我們之間的爭執頻率都明顯降低瞭。這種實實在在的改變,是對這本書價值最好的證明。
评分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這套書帶給我的影響,那一定是“賦能”。它沒有給我製造新的焦慮,反而像是一個強大的後盾,讓我感覺自己作為父母的“能量槽”被重新充滿瞭電。它教會我如何從“被動反應”轉嚮“主動引導”,如何從關注孩子的“缺點”轉嚮挖掘和放大他們的“潛能”。書中有一個關於“自我效能感”的章節,讓我醍醐灌頂——父母的信心是孩子信心的最直接來源。這促使我開始更加關注自身的成長,而不是把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孩子身上。當我開始接納自己的不完美,並積極尋求成長時,我發現孩子對我的依賴反而減少瞭,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健康的“相互學習”關係。這套書帶來的改變是循序漸進的,它不是那種讀完立馬就能看到奇跡的“速效藥”,而是能讓你在潛移默化中,蛻變成一個更智慧、更從容的教育實踐者。我強烈推薦給所有正在為人父母的路上探索的人。
评分這套書真是讓人眼前一亮,尤其是它那種不落俗套的講述方式,一下子就抓住瞭我的注意力。我記得剛翻開第一冊的時候,就被作者那種娓娓道來的語氣給吸引住瞭,仿佛不是在讀一本教育指南,而是在聽一位經驗豐富、充滿智慧的長輩在耳邊細細道來那些關於孩子成長的點點滴滴。書裏很多觀點都不是那種生硬的“你應該怎麼做”,而是通過一個個生動的小故事,或者是一個個看似不經意的日常片段,來引導我們去思考教育的本質。比如,書中對“規則”的探討,沒有簡單地強調服從,而是深入分析瞭建立規則背上所蘊含的愛與尊重,這種深層次的剖析,真的讓我這個平時很注重“規矩”的傢長都開始反思,是不是有時候我們把教育的重點放偏瞭。而且,書中對情感連接的強調也特彆到位,它不僅僅停留在口頭上,而是提供瞭很多實操性的建議,教我們如何在日常的互動中,真正去傾聽孩子“未說齣口的話”,去理解他們小小的世界裏那些大大的煩惱。這種細膩的處理,讓整本書讀起來非常舒服,完全沒有那種居高臨下的說教感,更像是找到瞭一位亦師亦友的引路人,帶著我們一起探索為人父母的真諦。讀完之後,感覺內心充實瞭許多,對未來麵對育兒路上的各種挑戰也更有底氣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