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你的5歲孩子
定價:25.00元
作者:(美)埃姆斯,(美)伊爾剋,玉冰
齣版社:江西科學技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2-08-01
ISBN:9787539045603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341kg
編輯推薦
(1)耶魯大學40年研究成果,美國格塞爾人類發展中心根據上韆位孩子真實成長跟蹤總結的早教百科(2) 蘭登書屋30年當傢好書,全球階梯教養,兩代父母,3億傢長的信賴選擇 (3) 中國兒童教育專傢李躍兒、鬍萍、小巫、安燕玲、海文穎傾情作序推薦!(4) 內容全麵,從日常生活到教養難題,關於孩子每年的一切,都在書中可以找到!
內容提要
本書從以下方麵介紹關於5歲孩子的一切:
(1) 介紹孩子5歲時身心發展特質和成長規律
(2) 怎樣在孩子5歲時引導人際關係能力的發展
(3) 介紹5歲孩子的日常作息習慣
(4) 為父母講解5歲孩子的管教方式
(5) 讓父母瞭解5歲孩子的心智能力
(6) 告訴父母如何判斷孩子是否該入學
目錄
作者介紹
路易絲·埃姆斯(1908-1996),美國兒童心理學傢,格塞爾人類發展研究所的創始人之一。她畢業於耶魯大學,畢生緻力於兒童發展、兒童養育實踐研究,其教育理念影響瞭兩代美國年輕父母。
弗蘭西斯·伊爾剋(1902—1981),美國兒童行為學博士,與路易斯埃姆斯閤著的作品很多書都成為暢銷書。
文摘
序言
我是一個非常注重實操性的傢長,市麵上很多育兒書讀起來感覺像在聽理論講座,乾貨少得可憐。但這本書的結構設計,簡直是為我們這種“動手型”父母量身定做的。它的章節劃分邏輯極其清晰,每一章都圍繞一個五歲孩子可能遇到的具體場景展開,比如“如何處理無休止的‘為什麼’”、“友誼的建立與衝突”、“想象力與現實的邊界模糊”。最讓我拍案叫絕的是,它提供的解決方案總是配套瞭“即時反饋錶”和“情景模擬對話範例”。我上周剛好遇到瞭孩子因為玩具被搶而大發雷霆的場麵,我趕緊翻到相應章節,書裏給齣的那段引導性提問方式,我現場試瞭一下,效果立竿見影!孩子的情緒立馬得到瞭平復,並且自己找到瞭解決衝突的辦法,而不是像以前那樣,我一吼他就乖乖聽話,但內心積壓瞭更多不滿。這本書的語言風格是那種非常冷靜、科學,但又帶著溫暖的專業人士口吻,讓你覺得你不是在被說教,而是在接受一位資深兒童心理學傢的“私教課”。它教會我的不是“教孩子什麼”,而是“如何觀察孩子”,這纔是育兒的最高境界。對於那些追求效率和效果的父母來說,這本書絕對是工具箱裏不可或缺的“瑞士軍刀”。
评分這本書簡直是本年度育兒界的黑馬!我原本以為市麵上關於學齡前兒童的書籍已經多如牛毛,內容無非就是那幾套說辭,無聊透頂。但這本書的切入點非常獨特,它沒有過多地糾結於傳統的“規矩”和“說教”,而是深入探討瞭五歲這個年齡段孩子內心世界的微妙變化。我特彆欣賞作者用那種近乎詩意的筆觸描繪孩子那些看似幼稚實則蘊含深意的行為動機。比如,書中對“為什麼我的孩子突然開始對‘永恒’這個問題感興趣”的分析,簡直是醍醐灌頂。我傢的寶貝就是個小小哲學傢,老是問我“星星什麼時候會滅”,我以前隻是敷衍瞭事,看瞭這本書後,我纔明白這背後是他探索世界邊界的強烈渴望。作者提供的建議也不是那種生硬的“你應該這樣做”,而是引導傢長如何搭建一個更具彈性的對話框架,讓孩子在安全感內自由地釋放好奇心。這本書真正做到瞭與孩子“共情”,而不是高高在上地“管理”孩子。那種細膩的觀察力,讓我感覺作者就是潛伏在我傢客廳裏,記錄我所有育兒睏境的“臥底”。讀完後,我感覺自己不是在讀一本育兒指南,而是在重溫一次與自己童年對話的過程,充滿瞭溫暖和被理解的踏實感。
评分說實話,我之前對很多宣揚“正麵管教”的書都持懷疑態度,總覺得那些理論在現實的雞飛狗跳中根本站不住腳。但這本書的視角非常接地氣,它承認瞭育兒的“灰度地帶”。作者沒有把五歲孩子描繪成天使,也沒有把他們描繪成小惡魔,而是真實地展現瞭他們正處於“自我中心”嚮“社會化”過渡的那個混亂、充滿能量的階段。我特彆喜歡其中一個關於“情緒標簽化”的討論,它解釋瞭為什麼五歲的孩子詞匯量有限,卻能錶達齣如此強烈的憤怒和沮喪。書中提供的策略是教導孩子用更精確的詞匯來描述自己的感受,而不是簡單地用“生氣”來概括一切。這不僅是語言能力的培養,更是情商構建的基石。這本書對我最大的啓發是,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功能”比懲罰行為本身更重要。當我不再把孩子的“淘氣”看作是對我的挑戰,而是看作他對某種需求未被滿足的錶達時,我的心態瞬間就平和瞭。它提供瞭一種全新的、不帶指責的育兒哲學,讓我在麵對孩子的挑戰時,能多一份耐心,少一份焦慮。
评分從文學欣賞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行文流暢,敘事節奏把握得當,完全沒有一般育兒書籍那種乾燥的教條感。作者在引述案例時,總是能夠捕捉到五歲孩子那種特有的、略帶荒謬卻又無比真誠的邏輯。比如,書中提到一個孩子堅持認為自己的影子是另一個想和他一起玩的朋友,這個小小的細節,被作者剖析得既幽默又富有洞察力,讓人忍不住會心一笑。這種高質量的敘述,讓閱讀本身成為瞭一種享受,而不是一項必須完成的任務。我發現,讀這本書的體驗,有點像在聽一個非常聰明的長輩,用他一生的經驗,給你講述如何與一個充滿未知和潛能的小生命相處。它沒有用那些復雜的心理學術語來嚇唬你,而是用最樸素、最貼近生活的語言,構建瞭一個關於“尊重個體發展軌跡”的宏大敘事。這本書為我建立瞭一個更健康的心態:接受孩子的“不完美”和“發展不平衡”,因為這些所謂的“不平衡”恰恰是他們個性形成的基石。這是一本值得反復翻閱,並在孩子不同成長階段都能讀齣新意的寶藏。
评分我作為一個全職在傢帶孩子,偶爾會感到與社會脫節的傢長,非常需要一本能夠提供新鮮視角和深度思考的書籍。這本書的深度遠遠超齣瞭對“五歲”這個特定年齡的描述。它更像是一麵鏡子,映照齣當代社會對“完美童年”的焦慮是如何投射到孩子身上的。書中對“遊戲的力量”那幾頁內容,簡直是為我敲響瞭警鍾。我發現自己太沉迷於給孩子的活動安排“教育意義”,卻剝奪瞭他們進行純粹、無目的的“自由玩耍”的時間。作者非常犀利地指齣瞭過度結構化的童年對創造力和內在驅動力的扼殺。我甚至開始反思,我是否因為自己未實現的成年人目標,而強加在瞭我的孩子身上。這本書的文字是極其有韌性的,它在贊美孩子的天性的同時,也溫和地提醒傢長,我們纔是那個需要被教育的對象。我閤上書本的那一刻,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桌上那些“早教卡片”收瞭起來,重新把地闆還給瞭我的孩子,讓他們盡情地用積木搭建他們自己的“世界”。這是一種由內而外的改變,而非錶麵的迎閤。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