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前必读】:
本店销售的书籍包含(二手旧书、新书)均为正版,品相可能因为存放时间长短关系会有成色不等,请放心选购。
付款后,不缺货的情况下,48小时内发货,如有缺货的情况下,我们会及时在聊天窗口给您留言告知。
发货地为北京,一般情况下发货后同城次日可以到达,省外具体以快递公司运输为准。
二手书籍,8成新左右,不缺页,不影响阅读和使用,发货前会再次检查。
二手书籍,没有光盘、学习卡等附带产品。
二手书籍,或多或少都有笔记和重点勾画,比较挑剔和习惯用新书的买家请谨慎购买。
望每位读者在收货的时候要验货,有什么意外可以拒签,这是对您们权益的保护。
注意:节假日全体放假,请自助下单;如需帮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祝您购物愉快!商家热线:010-57272736
基本信息
书名:外国教育名著丛书 克鲁普斯卡雅教育文选(上卷)
定价:30.30元
作者:(苏)克鲁普斯卡雅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11-01
ISBN:978710717460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481kg
编辑推荐
《 外国教育名著丛书》(共38种44册)荟萃了上至古希腊时期,下至20世纪所出现的国外教育家有影响的教育经典著作,旨在把人类共同的教育精神遗产继承下来并传给后代,为我国教育工作者及从事教育专业研究和学习的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和研究资料。
参加本丛书编、译的人员均为我国教育界的知名专家、学者,如王承绪、瞿葆奎、赵祥麟、任钟印、吴式颖等。
本丛书出版后产生了巨大影响,多年来深受读者欢迎,成为教育科研人员、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及师范院校师生的书。
内容提要
本书是外国教育名著丛书之一,是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雅一部关于苏联国民教育研究的理论文集,主要包括自传性作品和教育论文、报告、演说词等,内容涉及教育史、比较教育和国民教育(包括学前教育、学校教育、校外教育、成人教育)、综合技术教育、劳动教育和职业指导等各个方面。本册是其中的上卷。
克鲁普斯卡雅是苏联革命家和*早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家,列宁的夫人和战友。她在世界教育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69年设立了克鲁普斯卡雅奖金和荣誉证书,以奖励发展中国家在普及教育方面作出特殊贡献的组织和个人。本书从俄文版六卷本《克鲁普斯卡雅教育文选》选译而成,主要包括自传性作品和教育论文、报告、演说词等,内容涉及教育史、比较教育和国民教育(包括学前教育、学校教育、校外教育、成人教育)、综合技术教育、劳动教育和职业指导等各个方面。书前刊有教育史专家吴式颖教授的论文《克鲁普斯卡雅及其教育思想简论》。该文全面论述了克鲁普斯卡雅的生平、教育活动和教育思想,为人们学习和研究这位教育家提供了重要线索。本书为研究苏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经验教训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我们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提供了有益借鉴。
目录
克鲁普斯卡雅及其教育思想简论 吴式颖
自传性作品
我的生活道路
我是怎样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回忆录摘要)
在斯摩棱斯克夜校工作的五年
十月革命前作品(1899~1917)
妇女与儿童教育(《女工》一书摘录)
论自 由学校问题
是否应教 男孩做“女人家的事”
教育管理工作 的两种方法
无产阶级的儿童
家庭与学校
关于北美和西欧的国民教育工作(迎接笫一次全俄国民教育代表大会)
致国民教师代表大会
论国民教育部的政策问题
国民教育和民主主义
附:《国民教育和民主主义》一书素材摘要
列宁致阿·马·高尔基
克鲁普斯卡雅致阿·马·高尔基
十月革命后作品(1918~1925)
论社会主义学校问题
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
论废除童工问题
职业教育的任务
教师联合会和国际主义教师联合会
社会主义教育的理想(1918年9月20日在无产阶级文教团体代表会议上的演说)
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在全俄次学校教育科代表大会上的发言摘要)
对无产阶级文化协会进一言
综合技术教育学校
关于综合技术教育学校的提纲
主义教育问题
论妇女职业教育问题
论学校建设(国家学术委员会科学教育部提纲)
在俄国共青团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演说
论青年主义教育问题
一级学校的任务
谈教学大纲问题
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和无产阶级文化协会
组织自学
与流浪儿现象作斗争
浅论教师
改革教师培养工作
论道德缺陷儿童问题
俄罗斯联邦的国民教育制度(在国民教育局长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提纲)
培养列宁主义者(在俄国共青团第六次代表大会上的演说)
论儿童之家问题
学什么和怎么学(在俄罗斯联邦列宁共青团中央全会上的报告)
发动群众参加学前教育工作(在全俄第三次学前教育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学校和少先队运动
工厂艺徒学校的社会政治教育(在全俄工人教育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苏维埃学校(在全苏次教师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全苏次教师代表大会
为建立文明的新国家而奋斗(在全苏第三次苏维埃代表大会上的演说)
少先队运动(在党的国民教育会议上的报告提纲)
少先队运动的迫切任务(在全苏第二次少先队工作者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和闭幕词)
注释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作为一名资深书虫,我对外国教育史上的“冷门”但实则影响深远的思想家总是抱有极大的好奇心。克鲁普斯卡雅在历史叙事中常常被放在次要位置,但这套文选成功地将她从陪衬的阴影中拉了出来,展示了一个独立且极具创新精神的教育思想体系。我注意到,在不同的篇章中,她对“为未来社会培养公民”这一核心目标的坚持是贯穿始终的,但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论却展现出惊人的灵活性。从早期的扫盲运动经验到后来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深刻思考,她的思想是不断发展和修正的。特别是她对如何利用新技术的论述(尽管是当时的新技术),都体现了一种面向未来的务实精神。这本上卷的价值不仅在于记录了历史,更在于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审视传统教育模式的独特参照系,让我对如何构建一个更具适应性和前瞻性的教育体系有了更开阔的视野和更深入的思考工具。
评分这本《正版弘外国教育名著丛书 克鲁普斯卡雅教育文选(上卷)》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纸张的质感相当不错,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一看就是精心制作的版本。从扉页到内文排版,都透露出一种对经典应有的尊重。我个人非常看重阅读体验,而这套书的字体大小适中,行间距也处理得恰到好处,即便是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明显的疲劳。装订得也非常结实,完全不用担心翻阅几次后就散架的问题,对于这种需要反复研读的文选来说,耐用性是至关重要的考量因素。尤其是考虑到它所收录内容的学术价值和历史意义,如此精良的制作无疑提升了收藏价值。我甚至会花些时间去留意一下封面设计所采用的艺术风格,它似乎在试图营造一种苏维埃早期教育思潮的某种特定氛围,虽然我无法精确辨认出具体的艺术流派,但这种用心是能被感受到的。这种对细节的打磨,让翻开这本书的过程本身,都变成了一种对知识的敬畏和期待的仪式。
评分我最近一直在系统地梳理近现代世界教育思想的演变脉络,手边正好缺一套权威且相对集中的文献资料来辅助研究,这套《克鲁普斯卡雅教育文选》的出现,对我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我主要关注的是她对劳动教育与学校教育如何深度融合的论述,特别是如何将生产实践融入到基础教育的各个环节,这在当时的背景下无疑是非常激进和前瞻性的构想。我尤其感兴趣的是,她的理论是如何在实践中对抗那些脱离社会现实的空泛说教的。每一篇选文都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和明确的理论支撑,读起来感觉思路非常清晰,不像有些翻译作品,晦涩难懂,需要反复揣摩作者的本意。通过阅读这些早期的论述,我更能体会到教育思想的继承与批判是如何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前行的。这套文选的编纂者显然下了大功夫,对原文的理解和翻译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准,使得原著的精髓得以较好地保留和传达,极大地便利了我的学术梳理工作。
评分说实话,在开始阅读之前,我对克鲁普斯卡雅这个名字的了解大多停留在列宁夫人的身份标签上,对她的教育思想本身并没有一个深入的认知。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逐渐发现,抛开那些历史光环,她本身就是一个极其深刻、极具实践精神的教育理论家。我特别喜欢她那种脚踏实地、不尚空谈的文风,她谈论的不是抽象的“人”的塑造,而是具体到如何组织一次学生活动、如何设计一份教案、如何与工厂建立联系的实际问题。这种强烈的现实关怀,让她的教育理念摆脱了理论的束缚,充满了生命力。特别是她对青少年德育的看法,非常注重在集体活动和实际责任中培养个体的社会性,而不是依靠单纯的说教和惩戒。这与当下我们提倡的“全人教育”理念在某些底层逻辑上存在着奇妙的共通之处,让人不禁感叹,真正的教育智慧是超越时空的。
评分最近家里的孩子进入了小学高年级,对学习的兴趣开始出现波动,我一直在寻找一些能够启发大人和孩子共同思考教育本质的读物。这套文选虽然历史背景较为遥远,但其中关于“如何激发学习内在动力”的探讨却异常尖锐和有效。例如,她对将知识碎片化、将学习过程游戏化的某些早期尝试的批判,非常值得我们今天的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反思。她强调的是通过意义建构和实际操作来实现知识内化,而不是单纯追求短期的分数提升。这本书(指上卷)中对“兴趣的培养”与“纪律的建立”之间平衡的论述,提供了非常细致的视角。我尝试着将其中一些关于“学习如何与生活连接”的观点,用更现代的语言与孩子进行交流,发现她提出的很多看似朴素的原则,在今天依然具有强大的穿透力和指导意义,它促使我重新审视自己对孩子学习过程的期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