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1分鍾教育:培養齣色寶寶的101個方法 | 作者 | 李軼君 |
| 定價 | 28.00元 | 齣版社 | 山西教育齣版社 |
| ISBN | 9787544049320 | 齣版日期 | 2011-07-01 |
| 字數 | 頁碼 | ||
| 版次 | 1 | 裝幀 | 平裝 |
| 內容簡介 | |
| 說起教育孩子,很多傢長平時所實施的大都是擺事實、講道理、苦口婆心、聲疾色厲、語重心長,好似公開演講般慷慨激昂,又如單口相聲般巧舌如簧。對於三皇五帝般悠長的長篇大論,很多人把它叫做“教育”,但孩子隻把它當作“嘮叨”,充耳不聞。 對於6歲前的孩子,韆言萬語有時不如一句話。有效的教育就存在於簡單的行為、語言和方法中,而不存在於紛繁復雜的理論中,存在於1分鍾的錶揚、鼓勵、溝通中,而不在於1小時的長篇大論中。針對6歲前兒童的心理和生理特徵,《1分鍾教育(適用0-6歲)》挑選瞭101個睏擾年輕父母的難題,輔以大量翔實生動的、就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實例,以1分鍾教育的思路找到與之相應的簡單方法,獻給廣大父母。 |
| 作者簡介 | |
| 精彩內容敬請期待 |
| 目錄 | |
| 引言0~6歲,每1分鍾都很關鍵 |
| 編輯推薦 | |
| 精彩內容敬請期待 |
| 文摘 | |
| 精彩內容敬請期待 |
| 序言 | |
| 精彩內容敬請期待 |
從裝幀和齣版社來看,我希望這本書在設計上也能體現齣它“快速、高效”的特點。也許是小開本、便於攜帶,方便我隨時隨地在陪玩或通勤的間隙翻閱。內容上,我對“方法”的具體呈現形式非常好奇。是圖文並茂的步驟分解?還是深入淺齣的理論闡述加上操作指南?我非常不喜歡那種文字密集、閱讀起來需要高度集中精力的書籍。對於一個定位為“1分鍾教育”的作品,它的排版和視覺呈現應該是非常清晰、直觀的。我希望每個方法都有一個明確的標題,然後用精煉的語言勾勒齣“是什麼”、“為什麼這麼做”以及“具體怎麼做”這三個核心要素。如果能用一些醒目的圖標或色彩區分不同類型的方法(比如,親子溝通類、習慣養成類、潛能激發類),那閱讀體驗將會大大提升。這種高效的信息傳遞方式,纔配得上“1分鍾”這個響亮的口號。
评分這本書的書名實在是太吸引人瞭,光是“1分鍾教育”這個概念就讓人眼前一亮。我一直都在尋找那種既實用又高效的育兒方法,畢竟現代父母的生活節奏快,沒有太多時間去鑽研那些長篇大論的理論。我特彆期待這本書能像它的名字一樣,提供一些立竿見影、操作性極強的“小技巧”,能在日常與孩子的互動中迅速應用起來。我希望能從中找到一些能立刻改善親子關係、激發孩子潛能的秘訣,最好是那種隻需要幾分鍾就能完成,但效果卻能持續很久的“魔法”。比如說,如何用最快的方式處理孩子突如其來的情緒爆發,或者如何用最簡短的語言進行一次有效的溝通。如果這本書真的能做到“1分鍾”的效率,那對於忙碌的父母來說,簡直是及時雨,是育兒焦慮的解藥。我希望它能像一本工具書,隨時翻開就能找到對應的解決方案,而不是一本需要耐心研讀的學術著作。那種清晰、簡潔、直擊痛點的錶達方式,對我來說,纔是真正有價值的“教育方法”。
评分作為一名長期關注兒童發展和早期教育的成年人,我對市麵上形形色色的育兒書籍總保持著一種審慎的態度。我更傾嚮於那些基於紮實的兒童心理學研究,但又能以非常生活化的語言呈現齣來的作品。這本書的作者是李軼君,山西教育齣版社的齣品,這讓我對內容的可靠性有瞭初步的信任基礎,畢竟齣版社的把關是重要的一環。我期望它不是那種空泛的“雞湯文”,而是能提供一些具體、可量化的步驟和策略。例如,關於“培養齣色寶寶”的這101個方法,我希望它們不是簡單地羅列清單,而是能深入到兒童認知發展、社交技能培養、甚至是情緒智能(EQ)培養的各個維度。我特彆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將復雜、係統的教育理念,濃縮成101個“方法”的。這些方法之間是否有內在的邏輯關聯?它們是否覆蓋瞭從幼兒到學齡前這段關鍵時期的所有重要發展裏程碑?如果能提供一些案例分析,哪怕隻是簡短的場景描述,來佐證這些方法的有效性,那就更好瞭。
评分我個人對“教育”的理解,越來越傾嚮於“情商和心智模式的培養”,而非單純的知識積纍。因此,這本書中的“齣色寶寶”的定義,對我來說至關重要。我非常希望作者能夠在這個“齣色”的定義中,融入現代社會對人纔的核心要求——創造力、韌性(Grit)和同理心。如果這101個方法中,有相當一部分是著重於培養孩子在麵對挫摺時的心理復原能力,或者教會他們如何有效地錶達和理解他人的情感,那這本書的價值就遠超一般的“育兒技巧手冊”瞭。我期待它能幫助我建立一種更具前瞻性的育兒觀,即我們培養的不是符閤當前標準的孩子,而是能夠適應未來不確定性的、有韌性的終身學習者。這本書如果能提供一套能夠促進這種內在力量覺醒的工具箱,那它無疑是一本值得反復閱讀和實踐的經典之作。
评分我購買這本書的動機,其實源於我對“係統性培養”的追求。市麵上的育兒書很多時候是零散的,這邊教你做手工,那邊講如何管教,缺乏一個連貫的框架。我希望這本書的“101個方法”是一個有機整體,能夠構成一套完整的、可執行的培養體係。我特彆關注的是它如何平衡“快樂成長”與“能力培養”這兩者之間的關係。一個“齣色”的寶寶,絕不應該是在壓力下被塑造成的“完美機器”,而應該是能夠自主學習、充滿好奇心、擁有強大內心力量的孩子。因此,我期待書中能有關於如何保護孩子天性和好奇心的章節,而不是一味強調技能的灌輸。比如,如何設計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日常活動,讓孩子在“玩”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習得重要的生活技能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纔是真正高明的教育。希望這些方法能夠引導父母成為孩子成長的“引導者”,而非“控製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