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先懂孩子才会教-轻松化解0-6岁孩子的90个教养难题
定价:32.00元
作者:薛文英
出版社:中国妇女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1-01
ISBN:9787512712133
字数:
页码:24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新手爸妈养育0~6岁孩子的实用工具书,提供教养新理念、新思路,给父母超有效、超简单的教子方法
一本书读懂0~6岁孩子心理,轻松教出自律、贴心、负责、主动学习的孩子
内容提要
孩子玩到半夜不睡觉怎么办?孩子吮吸手指要戒掉吗?孩子不跟人打招呼怎么办?为什么孩子老爱打妈妈?孩子被小朋友欺负该怎么处理?孩子成天动来动去,静不下来怎么办?孩子总是问个不停,如何解决孩子的“为什么”?……
本书详细解答0~6岁孩子的家长*头痛的90个教养课题,帮助新手爸妈建立科学的育儿观念,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训练教会孩子自律、负责的好习惯。同时,还告诉新手爸妈们要耐心读懂孩子的情绪,以旁观陪伴的立场提供孩子适时适龄的建议及照顾,促进孩子健全人格的发展。
目录
章 众说纷纭,听谁的好?——教养的抉择
Q01 孩子要不要经常抱?常抱会养成依赖习惯吗 / 002
Q 02 孩子不好好吃饭,要不要果断收掉餐具 / 004
Q 03 到底要不要和孩子讲道理 / 006
Q 04 孩子吸吮手指要不要戒掉 / 009
Q 05 遇到长辈不想问候,要不要强迫孩子改 / 011
Q 06 孩子不愿去上幼儿园,妈妈可不可以在家自己教 / 013
Q 07 上幼儿园要不要选名校 / 015
Q 08 孩子什么时候适合学写字?早点教还是晚点教 / 018
Q 09 孩子快乐就好不是吗?要不要给孩子压力 / 021
Q 10 要不要提前教孩子小学的知识内容 / 023
第2 章 孩子的挑战——解决头痛的教养难题
Q 11 1岁多的孩子不让大人喂食,要顺着孩子的心意吗 / 028
Q 12 2岁孩子吵着非要用大人餐具,可以让他用吗 / 031
Q 13 孩子吃饭坐不住、吃饭时间拖太久,怎样才能改掉 / 033
Q 14 孩子偏食、挑食,该怎么办 / 036
Q 15 孩子想吃什么父母就给吃什么吗 / 038
Q 16 孩子不愿让父母牵着走,如果乱跑怎么办 / 040
Q 17 为什么孩子不肯乖乖坐婴儿车 / 043
Q 18 孩子玩到半夜不睡觉怎么办 / 045
Q 19 孩子睡觉要大人陪,到底要不要答应 / 048
Q 20 孩子经常晚上睡不着,早上起不来怎么办 / 051
Q 21 孩子经常把鞋子穿反,不会觉得难受吗 / 053
Q 22 孩子不肯穿外套出门,可以顺着他吗 / 056
Q 23 只听老师的话,在家是个小霸王怎么办 / 058
Q 24 孩子动手打妈妈,需要打回去吗 / 060
Q 25 孩子对妈妈没礼貌怎么办 / 063
Q 26 吵着要出去玩,出去又不愿意配合怎么办 / 066
Q 27 叫孩子做事时不配合,不理他时又自己做,是故意唱反调吗 / 068
Q 28 遇到孩子霸道无理时怎么办 / 070
Q 29 如何改善孩子动不动就哭的习惯 / 073
Q 30 上街看到喜欢的东西就吵着要买,当众哭闹不停怎么办 / 076
Q 31 孩子很依赖,不肯自己动手怎么办 / 078
Q 32 多大的孩子要学会收玩具?孩子不肯收拾该怎么办 / 080
Q 33 孩子的动作老是拖拖拉拉的,能够改善吗 / 083
Q 34 为什么叫好几次孩子才有回应,要纠正吗 / 086
Q 35 孩子动作粗暴给人很粗鲁的感觉怎么办 / 089
Q 36 为什么孩子总是坐姿不良 / 091
Q 37 成天动来动去,静不下来怎么办 / 093
Q 38 为什么孩子走路常会跌倒、撞到东西 / 095
Q 39 孩子调皮又好动怎么办 / 097
Q 40 常说不好玩,是不是就别浪费钱给孩子上兴趣班了 / 100
Q 41 孩子学什么都提不起兴趣,该怎么办 / 103
Q 42 孩子很容易分心,做事无法持续该怎么办 / 106
Q 43 为什么孩子很固执,非得照自己的方式玩 / 109
Q 44 孩子做游戏时很固执,不肯听大人教怎么办 / 112
Q 45 孩子对交代的事情好像左耳进、右耳出,该怎么办 / 114
Q 46 说过的事马上忘,该如何改善呢 / 117
Q 47 总是问个不停,该如何应对孩子常问为什么 / 120
Q 48 孩子满2岁还不太会说话,该怎么办 / 122
Q 49 孩子说话结巴,要特别纠正他吗 / 125
Q 50 为什么孩子经常找不到东西,放在眼前的东西常看不到 / 127
Q 51 为什么家里有很多绘本,但孩子每天只看熟悉的那本 / 129
Q 52 孩子对异性特别好奇怎么办 / 132
Q 53 孩子不大方,常常躲在父母身后怎么办 / 134
Q 54 孩子怕生黏人,可以改善吗 / 136
Q 55 孩子被玩伴欺负时,该如何处理 / 138
Q 56 如何正确引导孩子与同伴相处 / 141
Q 57 孩子动不动就打人怎么办 / 144
Q 58 为什么孩子对朋友很好,对自己的弟弟妹妹却很凶 / 147
Q 59 孩子不跟人打招呼 / 149
Q 60 孩子的人际关系不好怎么办 / 151
第3 章 教养中的几种基本训练
Q 61 如何教孩子刷牙 / 154
Q 62 如何训练孩子上厕所 / 156
Q 63 训练孩子的自理能力:先让孩子自己穿鞋袜 / 158
Q 64 训练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 / 161
Q 65 训练孩子收拾东西,保持整洁 / 163
Q 66 训练孩子做家务 / 166
第4 章 让孩子更愿意合作——有效的管教技巧
Q 67 怎样教出贴心的孩子 / 170
Q 68 学会当孩子的听众 / 172
Q 69 倾听孩子的心声 / 175
Q 70 科学启发与诱导,孩子就会让你刮目相看 / 178
Q 71 尊重孩子的个性特点 / 181
Q 72 珍惜和孩子相处的时刻 / 184
Q 73 懒妈妈也能教出棒小孩 / 187
Q 74 故事是教养的魔法棒 / 189
Q 75 因材施教 / 191
Q 76 爱孩子不必谈条件 / 194
Q 77 教养无处不在 / 196
第5 章 培养孩子品质——父母要懂的教养关键
Q 78 教孩子比IQ更重要的事 / 200
Q 79 如何培养高EQ的孩子 / 203
Q 80 让孩子做自己 / 206
Q 81 怎么培养孩子良好的气质 / 209
Q 82 培养孩子良好的沟通能力 / 212
Q 83 怎样提升孩子的创造力 / 215
Q 84 教出自信且有教养的孩子 / 217
Q 85 帮孩子建立信心 / 220
Q 86 提升受挫孩子的自信心 / 223
Q 87 让孩子学会面对挫折 / 225
Q 88 培养孩子勇气,爸爸妈妈要小心的误区 / 228
Q 89 如何让孩子勇于接受挑战 / 231
Q 90 培养孩子的主动性、独立性 / 234
作者介绍
薛文英,1968年出生于台湾,从事幼教工作与教学管理十余年,现任优儿亲子教育集团知研部协理。中华全能力学习发展协进会理事长,易飞迅亲子馆创办人,苏州易飞迅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苏州市O~3岁科学育儿促进会会员。
擅长领域:
◎儿童发展评测与教育教养咨询
◎婴幼儿教具学习效益分析研究
◎视知觉学习力评测与教学辅导
◎资优教育研究辅导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色彩搭配柔和又不失活力,给人一种温暖、可靠的感觉。初拿到手时,我就被它那种让人心安的气质所吸引。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扉页上那句引人深思的话,它一下子就抓住了我作为新手父母的心——那种对未知育儿路上的迷茫和渴望被指引的迫切心情,似乎都被这本书精准地捕捉到了。这本书的纸质也很好,拿在手里很有分量,一看就是用心制作的。我特别喜欢它排版上的留白,读起来一点都不觉得拥挤,非常适合在孩子午睡时,捧着一杯热茶,静下心来细细品读。它的装帧给人一种经典著作的感觉,即便放几年,也不会过时,是那种可以反复翻阅的育儿宝典。光是这份对阅读体验的重视,就让我对书的内容充满了期待,仿佛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在轻轻地对你诉说。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欣赏的一点,是它所倡导的教育理念中蕴含的那种深沉的“尊重感”。它始终强调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不是父母的附属品或实现自己未竟梦想的工具。书中关于如何建立有效沟通的章节,与其说是教家长说话的技巧,不如说是教我们如何真正地“倾听”一个非语言能力还很有限的小生命。它鼓励我们去探索孩子行为背后的真正需求,而不是仅仅关注表面的服从与否。这种“先理解,后引导”的哲学,让我对未来几年的亲子关系充满了信心,我相信,通过这本书所提供的视角,我们能构建起更具韧性、充满信任的亲子联结,这对孩子未来的性格形成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
评分我发现这本书的叙事风格非常平易近人,完全没有那种高高在上、说教式的语气,这一点对我来说至关重要。它更像是一位知心姐姐在分享她的真实感悟和踩过的“坑”,读起来一点都不费劲,很多理论知识都被转化成了生动的日常场景。比如,书中描述某一个常见行为爆发时,作者的内心挣扎和最终采取的行动,那细节刻画得太到位了,让我忍不住对着书中的情景会心一笑,感觉“天哪,这不就是我家那位小祖宗吗!” 这种强烈的代入感,瞬间拉近了与作者的距离,也让我更加相信书中所提供的建议是真正经过实践检验的,而不是纸上谈兵。它用一种非常温柔而坚定的声音告诉我: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很多父母都会遇到这些挑战。这种情感上的共鸣,比任何复杂的理论都来得更有力量。
评分翻阅过程中,我惊喜地发现,书中对于“父母自我关怀”的篇幅占比相当可观,这在很多育儿书中是被忽视的关键点。作者非常坦诚地讨论了父母自身的情绪管理和压力释放的重要性,指出只有父母先稳定下来,才能更好地引导孩子。书里提到的自我对话练习和小小的“喘息空间”建议,操作性极强,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或金钱,就能在日常的忙碌中挤出一点属于自己的时间。我尝试了其中一个关于“放下完美主义”的练习,效果立竿见影,第二天面对孩子早上的哭闹时,我的反应明显平和了许多,不再那么容易被点燃。这种关注到“养育者”自身的深度,让整本书的立意拔高了不少,它不仅仅是教你养孩子,更是在教你如何成为一个更健康、更快乐的成年人。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着实巧妙,它没有将育儿问题简单地罗列成清单,而是似乎遵循着孩子成长的自然脉络进行布局。我注意到,它对不同月龄和年龄段孩子的特点分析得非常透彻,那种对儿童心理发展的细腻观察,体现了作者深厚的专业素养,但表述上却丝毫没有晦涩难懂的术语。它更侧重于“为什么”会发生,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告诉你“该怎么做”。这种由内而外的理解,让我对孩子的一些“不合理”行为多了一份耐心和同情,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焦虑。对我而言,这本书提供的不是一套僵硬的“SOP”,而是一套灵活的思维框架,让我学会了在具体情境中去“解码”孩子的信号,这才是真正长远的帮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