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章 3岁左右,孩子生而相同,不同的只是环境
1 孩子的天生禀赋与后天教育/3
2 天才的失败来自父母的极度催逼/5
3 越早教育,效果越显著/7
4 早期教育能造就天才/9
5 儿童潜能递减法则/12
6 从儿子出生那天起就开始教育/15
7 母的教育,决定孩子的一生/18
第二章 早教,我抓住了儿子智力发展的X佳时期
1 不要孩子一哭就给他喂奶/23
2 不要束缚孩子身体的自由/26
3 从小让孩子懂得,乞求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30
4 从训练孩子的五官开始/32
5 从儿子15天大就开始向他灌输词汇/38
6 尽早开发儿子的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42
第三章 多管齐下,掌握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
1 用游戏唤起孩子的识字兴趣/47
2 如何教孩子学外国语/49
3 抓住孩子的模仿期教他写字/54
4 我如何培养儿子多方面的兴趣/56
5 在大自然中将知识教授给孩子/59
6 我坚持与儿子的地位平等/62
7 罗森布鲁姆教授的数学教导方法/66
8 再用功也不会损害神经/70
9 在对儿子的施教上,我一直深信“百闻不如一见”/73
10 让孩子玩出各种能力/76
第四章 夸奖孩子的妙处及窍门
1 信心的源泉/81
2 孩子的天赋是方方面面的/85
3 教儿子学会面对失败/89
4 夸奖的秘密/92
第五章 千万不要小看你的孩子
1 让“家规”深入孩子的内心/97
2 不要以为孩子太小就不懂得道理/100
3 以身作则先尊重孩子/102
4 等他长大后就不会听你那一套了/105
5 对待孩子,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107
6 自己的事自己解决/109
第六章 什么样的教育才不会损害孩子
1 严格并不等于专制粗暴/113
2 当孩子当众揭别人的短/116
3 不能错误地批评孩子/119
第七章 把孩子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
1 让儿子具有同情心/125
2 性格就是能力/128
3 我从来都不想把儿子培养成所谓的学者/131
4 发展孩子的爱好,让他变成一个接近完美的人/133
5 怎么培养孩子的丰富感情/137
第八章 怎样培养儿子对事物的辨别能力
1 儿子,你应该看清楚周围的一切/141
2 阳光下也有阴影/143
3 教孩子明眼识人/148
第九章 我如何教儿子玩和选择朋友
1 让孩子远离粗暴的伙伴和危险的游戏/153
2 与坏孩子玩的害处/157
3 我认为孩子在玩具中学不到什么知识/159
4 在游戏中体验人生/162
5 我和儿子玩的各种游戏/165
第十章 在培养儿子的善行上下功夫
1 培养孩子的善行,父母要以身作则/169
2 不要给孩子过多的零花钱/171
3 教孩子把钱花得更有意义/174
4 我教儿子怎样用钱/177
5 怎样才不会惯坏儿子/181
第十一章 我如何培养孩子养成各种良好习惯
1 专心致志的习惯/185
2 做事讲效率的习惯/188
3 精益求精的习惯/190
4 坚持不懈的习惯/192
5 我怎样杜绝孩子产生恶习/195
6 当儿子有了“恶习”时/199
7 什么教育方式才是有效的/201
8 孩子为什么贪吃/204
第十二章 教儿子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1 勇气的价值/209
2 独立意识/212
3 磨炼儿子的心理承受力/214
4 和儿子玩“平静下来”的游戏/216
5 教孩子争取,也教他理智放弃/218
第十三章 我教儿子与人相处
1 不要轻信任何人/223
2 有利于孩子未来人生的一种智慧/225
3 “不要隐藏你的感激之情!”/227
4 我教儿子如何争取应得利益/229
5 我鼓励儿子,也教儿子表扬他人/231
6 倾听的艺术/233
7 相互理解的力量/237
8 傲慢是与人和谐相处的X大障碍/240
第十四章 比任何一个孩子都幸福
1 一起惊人的事件/245
2 莱比锡大学的入学邀请/247
3 国王自招入哥廷根大学/248
4 14岁的博士/251
5 健康而快乐的天才/253
···························································································································
当我读到有关“父母自我修养”的部分时,我简直是深受震撼,甚至觉得这部分内容比孩子教育本身更值得细读。作者似乎在暗示,最好的教育,永远源自于父母自身的不断成长和完善。书中对于如何处理父母自身的负面情绪、如何保持教育过程中的一致性和连贯性,都有非常深刻的剖析。这要求我们做父母的,必须先学会管理好自己的“内在世界”,才能去引导一个幼小的心灵。这种由内而外的教育观,让我意识到,我花时间阅读这本书,与其说是为了孩子,不如说更像是一次对自我心性的打磨。它让我明白,父母的言传身教,才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最无法替代的教科书。
评分这本被誉为“育儿圣经”的著作,简直是为我这种初为人父的“新手”量身定做的指南!说实话,在孩子刚出生那会儿,我整个人都是懵的,看着网上海量的育儿信息,更是无从下手,感觉自己随时都要把娃养歪了。然而,当我翻开这本书,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真是难以言喻。它没有那些空洞的理论说教,而是用极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孩子成长过程中那些稍纵即逝的“窗口期”。我特别喜欢它阐述的“敏感期”概念,那种抓住了就事半功倍,错过了就追悔莫及的紧迫感,一下子就点醒了我。比如,书中关于语言爆发期的描述,让我立刻反思自己平时跟孩子交流的方式,是不是太功利化了,而没有真正去倾听和回应他那些咿呀学语中的“大智慧”。这本书的伟大之处在于,它把一个宏大的教育命题,拆解成了无数个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的小步骤,让我从容不迫地成为了一个更有效率的陪伴者,而不是一个焦虑的“监工”。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完成了一次深入的“自我重塑”,这绝不仅仅是一本教你怎么带孩子的书,它更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作为父母自身的局限和成长空间。最让我震撼的是其中对于“环境创设”的论述,它强调了物理空间对孩子心智发展的隐性影响,这完全颠覆了我过去那种“只要多陪玩一会儿就行”的简单认知。我开始留意家里的光线、家具的摆放,甚至玩具的种类和数量,都成了我精心设计的“学习材料”。这种从宏观到微观的系统性指导,让人感到非常踏实。它不像有些书那样,只是告诉你“要耐心”,而是告诉你“为什么需要耐心,以及如何通过调整外部条件来减少不耐烦的发生”。那种细致入微的洞察力,让我对“教育”这个词有了全新的理解,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艺术,需要父母投入极大的心力和智慧去雕琢。
评分坦白说,我是一个非常务实的人,对那些过于理想化的育儿理念往往持保留态度。但这本书最成功的地方,就在于它提供了一套既具有前瞻性又极具操作性的方法论。它不鼓励盲目跟风,而是倡导父母深入理解自己孩子的个体差异。书里提到的关于“模仿学习”的阶段分析,简直是神来之笔。我回想起孩子学习走路和说话时的那种执着和专注,如果当时我能有这本书里的知识武装头脑,也许能给予更精准的支持。它教会我,教育不是在孩子身上刻画我们想要的形状,而是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园丁”,为他提供最适宜的土壤和阳光。这种理念上的转变,比任何具体的技巧都来得宝贵和持久,它彻底改变了我看待亲子关系的角度。
评分这本书的行文风格非常贴近生活,完全没有学术著作的枯燥感,读起来就像是听一位经验极其丰富、又极其睿智的长辈在娓娓道来她的教养心得。我尤其欣赏它对于“天才”的重新定义。它没有把“天才”束缚在音乐、绘画或数学的某个单一领域,而是将其扩展到对世界的好奇心、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强大的内在驱动力。这极大地缓解了我对孩子未来方向的焦虑。我明白了,比起早早地把孩子送去各种才艺班“抢跑道”,更重要的是保护好他那颗与生俱来的探索欲。书中许多案例分析都非常生动,让我能迅速在自己的育儿经历中找到对应的影子,从而明白自己当初的处理是否得当。这种亦师亦友的阅读体验,是我在其他育儿书籍中很少找到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