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讲国学

陈寅恪讲国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季风
图书标签: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陈寅恪讲国学 1
前言 1
第一章 陈寅恪谈史学:他年清史求忠迹,一吊前朝万寿山 3
1.关陇集团是古代中国最强的门阀吗? 4
2.武则天为何要打压关陇集团? 7
3.为什么府兵制的衰败会导致关陇集团消亡? 10
4.山东豪杰为何能在唐朝强势崛起? 14
5.“安史之乱”是汉胡矛盾的产物吗? 17
6.历史上只有胡人被“汉化”吗? 20
7.“河朔胡化”是近代史家首创的观点吗? 23
8.王导为何号称“江左夷吾”? 27
第二章 陈寅恪谈儒学:精深博奥的天理人事之学 30
1.白虎通三纲六纪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吗? 31
2.为什么说韩愈是承前启后的儒学大师? 35
3.为什么说宋明理学是新儒学? 39
4.什么是儒学的“通性之道”? 42
5.儒家礼制就是历朝法律典章吗? 46
6.士族文化就是儒家文化吗? 49
7.三国纷争源于儒家士族与法家寒族的矛盾吗? 53
8.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谁才是儒学正宗? 56
第三章 陈寅恪谈哲学:必以精神之学问为根基 60
1.为什么学衡派不接受杜威实用主义哲学? 60
2.为什么学衡派推崇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思想? 65
3.借鉴西方哲学时应该注意什么? 68
4.如何进行中外哲学对比研究? 73
5.“西方汉学”和“中国学问”是一回事吗? 77
6.研究古代哲学为何要有“了解之同情”的态度? 81
第四章 陈寅恪谈修养:人生是一场学无止境的修行 85
1.为什么说诚信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86
2.站得高,是否就能看得远? 89
3.交朋友一定要意见相同吗? 92
4.学者的意志有多坚强? 94
5.博学的人都喜欢孤芳自赏吗? 96
第五章 陈寅恪谈文学:无自由之思想则无优美之文学 98
1.韩愈首倡的古文改革成功了吗? 99
2.为什么古文改革直到宋朝时才成功? 102
3.《柳如是别传》反映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106
4.《长恨歌》与《长恨歌传》、《长生殿》是什么关系? 109
5.文学作品能成为史事的佐证吗? 111
6.研究古典文学可以采用哪些方法? 114
7.了解历史背景对鉴赏文学作品有何意义? 118
第六章 陈寅恪谈考据:详辨而慎取之,则庶几得其真相 122
1.《哀王孙》中的“朔方健儿”指的是什么人? 122
2.桃花源真的是世外桃源吗? 125
3.山东豪杰指的是什么人? 127
4.唐宪宗是被宦官杀死的吗? 130
5.唐初时是怎样处理与突厥的关系的? 133
第七章 陈寅恪谈佛学:吸收外来学说,不忘本民族地位 135
1.佛教支持女人当皇帝吗? 136
2.唐太宗对佛教是什么态度? 138
3.武则天对佛教是什么态度? 140
4.《西游记》的故事是怎样演变成的? 143
5.为什么说佛法教义中的忏悔最易动人? 145
6.曹冲称象的故事来自于佛教故事吗? 148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陈寅恪有着深厚的国学根底,他接受了严格的西学训练,他的新考据学方法,丰富和发展了中国传统文献研究方法,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具有重大意义。陈寅恪与王国维、陈垣等形成了中国史学史上具有代表意义的“新考据学派”。他研究的范围涉及中古史、宗教史、蒙古史、敦煌学等多个领域,均取得了不少开创性的成果。陈寅恪被牛津大学评为“最优秀的中国学者”。本书对其学术成就、治学特色以及师友关系等进行了比较深刻的阐释,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内容丰富、语言生动,为进一步研究陈寅恪提供了新的视角,不失为一部富有特色的了解陈寅恪生平及其学术成就、中国文化精神的著作。

用户评价

评分

##看陈寅恪的书,是看到陈寅恪的“四不讲”,深深的被国学大师所吸引。但是刚开始读这本书,我没有专注投入,和朋友聊到读书困难时,给了建议及很大支持。这几天一直在思考、专注投入了,很认真的去思考、去感受并记住。 1.人生是一场修行,永远学无止境;诚以待,互相帮助。 2.还想继续读《柳如是别传》等本书中提到的历史人物,都想去拜读。 3.考据,我们平时做事情,多些这样的思维。 4.佛学,原来西游记唐僧是真实人物改编。佛学是一种考证,一种领悟。最后几个故事是《杂宝藏经》里翻译的,用心去领悟。 ………………………………………… 著名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在清华上课时曾坦言自己的讲课原则: 1.前人讲过的,我不讲; 2.近人讲过的,我不讲; 3.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 4.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

评分

评分

评分

##大家就是大家,三言两语便把利害关系说得如此清晰,拜服陈老先生

评分

##看陈寅恪的书,是看到陈寅恪的“四不讲”,深深的被国学大师所吸引。但是刚开始读这本书,我没有专注投入,和朋友聊到读书困难时,给了建议及很大支持。这几天一直在思考、专注投入了,很认真的去思考、去感受并记住。 1.人生是一场修行,永远学无止境;诚以待,互相帮助。 2.还想继续读《柳如是别传》等本书中提到的历史人物,都想去拜读。 3.考据,我们平时做事情,多些这样的思维。 4.佛学,原来西游记唐僧是真实人物改编。佛学是一种考证,一种领悟。最后几个故事是《杂宝藏经》里翻译的,用心去领悟。 ………………………………………… 著名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在清华上课时曾坦言自己的讲课原则: 1.前人讲过的,我不讲; 2.近人讲过的,我不讲; 3.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 4.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

评分

##这本书较为系统的阐述了陈寅恪心血之所在,列举的一个个的小点儿来进行延伸,也对诸多难懂的文言文进行了详实的白话文翻译,可能作为一本书,作者本身的想法与论据所缺少,但作为读者,到是比较希望看到此类平述先生成就的书。

评分

评分

评分

##骗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